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在很多城市中,家中都有電動自行車。他有著方便、便捷、經濟等方式。在限行的很多城市,電動自行車成了很多人出行的首選,但是電動車的安全隱患,你真的知道嗎?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在昨天廣西南寧,一電動自行車起火,引起火災造成母子三人不幸遇難。經過當地兩級人民法院認定,21歲的電動車使用人負事件的主要責任賠償人民幣160.97萬元。自建房東因未設置消防設施賠償37.24萬元。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事發地是一七層高的自建樓房,一樓放置電動自行車,2到7樓是房東和租戶居住。起火點位於樓房的一樓,此次火災過火面積20多平米,導致8輛電動自行車、3輛摩托車、一輛自行車等物品被燒燬。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五樓的謝某和12歲的兒子,6歲的女兒不幸遇難。謝某的丈夫在附近賣豬肉,因早上出去採購豬肉躲過一劫。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11月3日,遼寧鐵嶺某小區居民樓樓道里,疑似電動車起火爆炸,一對母子正巧經過!發生爆炸的瞬間,年輕的母親下意識地護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離世!
而痛心的是,年僅5歲的兒子經搶救無效,4天后也離世了……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事發11月3日13時左右,遼寧鐵嶺開原市某小區。當天是週六,5歲的小寧(化名)沒去幼兒園上學。午後陽光正好的時候,小寧的母親34歲的任女士準備帶著小寧去家附近的公園玩。母子倆下樓,走到一層單元樓道口時,意外發生。

樓道里停著3輛電動車,疑似其中一輛電動車突然爆炸,強大的爆炸衝擊力在樓道狹小的空間裡將母子倆嚴重崩傷。

任女士在被送往醫院的半路上,就因傷重不幸離世。

“遺體上只有胸腹部那個位置是好的,那是她在爆炸瞬間,一下子抱住孩子頭的地方,才沒被爆炸和火燒傷。”小寧的家屬們說起這個都哭了,“作為一個母親,在遇到這樣危險的事情時,她的本能,一定是先去保護自己的孩子。小寧的媽媽在爆炸的那一瞬間,保護住了自己的兒子,她自己卻……母愛真是太偉大了!”

小寧受傷也十分嚴重,當天晚上,小寧連續轉了5家醫院,最後轉院到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進行治療。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5歲男童傷重,也不幸離世

7日早晨,爆炸事故中嚴重受傷的小寧,經多次搶救無效,不幸亡故。小寧的家屬在哀痛中告訴記者,當天早晨,小寧的心臟數次出現問題,肺部氣胸,雖經反覆搶救但結果很遺憾。


因這起意外不幸失去了妻子和兒子的宋先生在朋友圈發佈訃告,多次向社會愛心人士道謝:“小寧(化名)已經走了,去找媽媽了。感謝所有愛心人士和各大媒體的關注,不用再捐款了,謝謝好人一生平安……”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在去年十二月北京,凌晨1時18分,朝陽區十八里店鄉白牆子村一村民自建房發生火災,致5人死亡,9人受傷。兩輛電動自行車起火,為何會造成如此慘劇?

樓道另一側,就是一間一間的住房,房屋狹小,沒有任何安全設施,天花板上的電線像蜘蛛網一樣密佈,七八根電線從總電源接出,通過打孔等方式私拉亂接進入各戶。而且,幾乎家家都使用大功率電器,“小太陽”、電褥子、電磁爐……

另外,據介紹,有一根電線從二層牽下來,緊挨著著火的電動自行 車,但事發時是否在充電,還需進一步調查。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圖源網絡,與本文無關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除了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一樣很嚴峻!

8月22日,山東聊城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快遞貨車起火;8月25日,一輛威馬EX5電動車成都突然起火自燃;8月31日,力帆的全新純電動產品650EV自燃;9月6日,合肥一輛奔馳電動汽車起火......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8月19日深圳微型電動麵包車起火;8月20日,遼寧一電動汽車起火;8越3日,聊城電動貨車起火;8月25日,成都威馬汽車起火;8月26日,安徽銅陵安凱電動客車起火;8月31日,力帆650EV起火;9月1日,長春疑似特斯拉起火;同日,網友行車記錄儀拍下了電動汽車起火,地點未知;9月6日,北京一輛合肥奔馳車標的電動汽車起火。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看似安全、經濟的電動車,怎麼就成了這麼多起事故的“殺人兇手”呢?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有實驗有真相:

電動車著火瞬間產生的

高溫和濃煙太可怕!

電動車起火無疑十分危險,無數案例和實驗告訴我們,電動車著火,火焰燃燒速度快、火焰溫度高、產生毒氣可致死。

消防員模擬電動車充電起火,瞬間產生可怕的高溫和濃煙是什麼情況,我們一起來用實驗求證。


1、電瓶車燃燒瞬間 溫度超過300度

通過實驗可以看到,電瓶車車身多為塑料材質,遇到明火後很快燃燒,蔓延開來。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實驗人員用電子測溫儀測試,起火瞬間,起火點溫度超過150度。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60秒後,起火點溫度超過了300度。而90秒後,由於溫度過高,電子測溫儀出現了爆表。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黑煙瀰漫了整個底樓,不到一分鐘,濃煙從樓梯通道,很快向上蔓延,形成所謂的“煙囪效應”,一旦樓上有人,就被濃煙困住了。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消防人員介紹,一臺電動車產生的毒氣足以殺死數百人,人體吸入200多℃的濃煙,會造成呼吸道燒傷。吸入700多℃的濃煙,在很短的時間就會失去生命。一旦發生火災,留給住戶的逃生時間比想象中還要短。

2、電瓶良莠不齊 竟用鋁線當銅線

消防人員介紹,電動車的電瓶一般多為48伏,一些市民為了充電快捷,會誤用64伏高壓充電器,後果不堪設想。

在模擬實驗中,實驗人員用64伏高壓充電器充滿後,3小時沒拔電源,可怕的事發生了。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拆開充電器可以發現,變壓器內部纏繞了大量紫紅色漆包線,按照國標規定,必須是銅絲,可是從切口判斷,使用的只不過是鋁線。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使用鋁線有什麼影響?實驗人員找了一根和鋁線粗細相同的銅質漆包線,把這樣的兩根線頭尾相連絞接在一起,接通電流。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接通電源的一瞬間,鋁線冒出濃煙瞬間燒斷,冒著濃煙的熾熱鋁線掉落在地上。而另一頭的銅質漆包線完好無損,甚至連表面的絕緣漆都沒有絲毫的損壞。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原來,市場充電器的門檻比較低,不少小作坊為節約成本,就改用廉價的鋁線,這幾乎是這裡的行規。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消防人員提醒,電動車千萬不要長時間充電,更換電池時要選擇與電瓶車匹配的電池。電瓶車使用一段時間,應該到特定的維修點,進行排查隱患。

2017年底,公安部曾緊急下發《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

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應儘量不在個人住房內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確需停放和充電的,應當落實隔離、監護等防範措施,防止發生火災。

對構成違反消防管理行為的,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處罰;

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今年5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發佈。新國標將於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從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4月14日為過渡期。

專家告訴記者,電動車的成本集中在鋰電池,鋰電池一般價格在500-600元,好的話要超過1000元。一般大品牌的電動車市場價在4000元左右,可見,市面上這些售價1000多元由小廠製作的電動車“應該說大量不符合標準”,其可能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若使用劣質的塑料材質,材料易燃性更大,燃燒時產生的毒性也更大。


安全使用電動車

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請務必看看

提醒各位電動車車主注意!

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購買質量無法保證的電動車,在給電動車充電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安全!

1、選擇安全充電環境。

充電時,應將充電器放置在散熱通風處,要選擇在室外充電,或在有人看守的情況下充電。另外,充電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避免過充、過熱引起線路故障導致火災。

2、加強日常自查自驗。

應加強對電動車的電線、電路等方面的檢查,防止接觸不良引起接觸點打火、發熱,避免線路老化、磨損而造成短路、串電事故的發生。不要在雨天、積水路段駕駛電動車,以防電機、線路接插件潮溼、進水引起短路、漏電、接觸不良等造成火災。

3、找專人維修,不擅自改裝。

維修時要選擇專業的維修機構或人員,不得拆除電氣保護裝置,不擅自拆卸、改動車輛結構及電氣線路,確保電氣線路和保護裝置完好有效。如充電器損壞,要購買與電池相匹配的充電器。

實驗表明,電動車鉛酸蓄電池反覆充電350次、鋰電池反覆充電1000次左右,即達到使用壽命;一般使用超過2年後,蓄電池性能下降顯著。所以對電動車電池要注意檢查,及時更換已經有故障苗頭或超過使用年限的電池。


再次提醒大家:

電動車方便

但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安全!

1秒奪命!母子雙亡!身邊常見的東西已“殺”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