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雙卡手機簡史(完整版)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5G大幕逐步拉開,歷盡滄桑的雙卡手機將有那些新發展?技術的創新又能為我們帶來哪些新的啟示?本文作者:中國聯通集團實體渠道部副總經理陳豐偉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 中國3G| @中國好4G |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上篇

雙卡手機的由來

(一)雙卡手機相關概念

雙卡手機從誕生經歷了雙卡單待(一臺手機插兩張卡,用戶可選擇一張卡待機)雙卡雙待(一臺手機插兩張卡,兩張卡都待機)兩個階段,由於雙卡單待沒有太多應用場景,很快被雙卡雙待手機取代,本文沒有做特殊說明時,“雙卡手機”均是指“雙卡雙待”手機。

雙卡雙待就是手機可以安裝2個SIM卡,可以通過設置,指定某個卡為默認的通話卡和用於上網。雙卡雙待有“單通”和“雙通”的區分:

雙卡雙待單通手機:手機中插入A,B兩張SIM卡後,A卡在通話期間時,如果有人給B卡打電話會提示無法接通或不在服務區,當A卡通話結束時系統不顯示B卡的未接來電提示。此外,由於雙卡雙待手機需要手動指定某張SIM卡用於聯網功能(假設為A),那麼,當B卡通話時A卡的聯網功能也會被屏蔽。當然有一個技巧可以很好解決一部分問題,就是把B卡做“呼轉”到A卡上,當A卡在通話時,撥打B卡的人會收到對方正在通話中的提示。同時機主在打完電話之後,也會在手機裡看到B卡的未接來電提醒。

雙卡雙待雙通手機:A卡通話期間,如果有人給B卡打電話時會聽到“嘟嘟嘟”的提示音,此時你可以做兩種選擇:繼續保持A卡通話,通話結束後系統會顯示B卡的未接來電;選擇保留A卡通話,接聽B卡電話直至通話結束,在A卡來電一方沒有掛機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接聽A卡電話。

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手機是否支持雙通,用一個卡給另外一個卡撥號,能撥通就代表支持雙通。

雙通單通的實現原理:從原理上來說,雙卡雙待“單通”手機中僅內置1套射頻單元(包括基帶和天線),它需要不斷在兩個網絡間切換並自動搜索網絡,只是由於切換頻率快且時間非常短暫,從而讓用戶產生了雙卡同時待機的錯覺。問題來了,由於1套射頻單元只能同時負責一則通話,所以當A卡來電時,B卡信號會被暫時屏蔽,直至通話結束。

“雙通”手機中往往需要2套射頻單元來負責2個卡的網絡,由於2套射頻單元相互獨立,所以A卡在通話時B卡電話也是可以正常接通的。當然,由於額外增加了1套射頻單元,可能對手機的WiFi、藍牙造成干擾,甚至導致機身變厚。另外兩套天線也會導致手機功耗增加,續航縮短。由於雙卡雙待雙通的成本較高,再加上絕大多數用戶都用不到這個功能,所以現在支持雙卡雙待雙通的手機非常少了,即使是蘋果iPhone XR和iPhone XS MAX也沒有這一功能。

從國內網絡的發展趨勢來看,2G(GSM)退網是大勢所趨,未來的網絡環境,註定雙卡手機的副卡必須要支持3G/4G網絡才行,否則副卡將來會無法收到信號。因此,基帶廠商(包括高通、華為、聯發科)都順應潮流增加了對4G數據+WCDMA語音通話雙卡的支持(而“雙通”由於成本和用戶使用場景缺失等綜合因素被cancel)。現在三大運營商都在推廣VoLTE高清語音網絡,使用VoLTE接打電話時,語音也是走的4G LTE網絡,所以主卡也就不會出現接打電話同時無法上網的情況,這對於長期受困電話會議的用戶是一大利好。當然要享受這一功能,手機也必須支持雙卡4G和雙卡VoLTE才行,現在很多高端安卓手機都可以實現。蘋果新iPhone則會在後續的iOS 12更新中,增加雙卡VoLTE的功能。

(二)雙卡手機歷史發展回顧

時間拉回到2003-2004年間,中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只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其中中國移動經營GSM擁有壟斷性的市場份額。而中國聯通初期以GSM參與競爭,種種原因,又同時建設經營了CDMA網絡,在市場競爭中,中國聯通一直處於弱勢。CDMA技術和安全保密具有優勢,得到了很多商務用戶認可,但是很多用戶又非常不捨得放棄原來的“139”號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聯通啟動了中高端客戶品牌“世界風”,為了配合“世界風”發展,當時手機行業一個重要人物-於英濤(現任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時任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兼終端中心總經理、聯通華盛總經理,曾任銷售部總經理和浙江聯通總經理)創新地定義了“雙卡”世界風手機,進而提出了“雙模雙待”功能,解決CDMA/GSM兩個不同網絡同時在線的問題,滿足用戶使用一部手機同時擁有聯通CDMA新號碼和移動老號碼需求。在他的推動下,這個產品定義很快得到商業化落地,三星於2004年推出SCH-W109手機,標誌著雙卡單待手機正式誕生。

而雙卡雙待手機正式誕生於2005年,中國聯通和宇龍酷派聯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雙卡雙待”智能手機-酷派728,這部手機一度成為中國聯通“世界風”中高端品牌的典型代表,在當時“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西門子”等國際品牌壟斷中國手機市場的背景下,開啟了民族手機品牌與國際品牌正面交鋒時代。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酷派728)

卡手機的發展

通過品牌和OS、制式和芯片、技術演進和用戶體驗、以及市場銷售等多維度研究雙卡手機的發展:

(一)品牌和OS緯度

中國聯通早期聯合三星、摩托羅拉等國際品牌秘密研發雙卡雙待手機,但技術上很難突破, CDMA和GSM兩張網的射頻干擾問題很難解決。宇龍酷派認為雙卡雙待手機是酷派市場突圍的重要戰略,在經過1年多時間的努力研發,終於解決了CDMA和GSM兩張網射頻相互干擾的技術難題,這帶來的結果是,藉助運營商的推動,酷派一躍成為國產智能手機“中華酷聯”四巨頭之一。

第一款雙卡雙待手機是民族品牌,但當時的中國手機市場國際品牌有明顯市場優勢,為了帶動雙卡雙待手機的發展,於英濤推動三星推出第一款國際品牌雙卡雙待手機-三星W579。這款著名的手機拉開了“奢華年度旗艦高端手機”的序幕,銷量過百萬,這款手機營銷操盤案例長達十年經久不衰,截至目前,各大品牌的年度旗艦機策略其實都是在W579操盤案例基礎上不斷演進發展而來的。雙卡雙待手機W579的成功,可以說既是“雙卡雙待”成就了W579成為經典,又是W579成就了“雙卡雙待”被用戶廣泛接受。後來摩托、LG等品牌參與中國聯通“世界風”項目,陸續推出了雙卡手機,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品牌將雙卡應用到中高端手機上,並逐漸普及到全價位段。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三星W579)

智能手機OS主要是安卓和iOS兩大陣營,其中在中國市場的安卓陣營手機從2009年起已經全面普及“雙卡”。iPhone自2009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有關iPhone出雙卡手機一直就有呼聲和傳言,2018年9月13日(北京時間)蘋果公司發佈iPhone三款新品,其中有兩款是專供中國市場的物理實體卡槽“雙卡手機”,至此,標誌著“雙卡”將成為中國市場上手機的標配,也標誌著“中國創新”得到全球的認可,得到發揚光大,這距離“雙卡手機”的提出已經過去十五年。

(二) 制式和芯片維度

雙卡手機基本沿著兩條主線在發展,一條主線是2G功能機,另外一條主線是逐步應用到3G/4G智能機領域。

在2G時代的中後期,2G功能機市場成為“山寨機”的天下,雙卡也成為“山寨機”的標配,某種角度上講,也快速推動了雙卡手機的規模化普及。

2009年中國進入3G時代和智能機逐步普及時代,2014年中國進入4G時代和智能機全面普及時代。由於主流芯片商高通和聯發科已經把支持“雙卡雙待”作為芯片的基本配置,芯片商成為“雙卡”普及最重要的推力之一,有了支持雙卡功能的芯片,雙卡手機的研發和製造變得“標準化和簡單化”。聯發科技是第一家把雙卡雙待推向規模商用的芯片商,第一款雙卡芯片是2008年推出的MT6225。高通於2009年推出了首款支持雙卡芯片QSC6165。

(三) 技術演進和用戶體驗維度

十多年來,雙卡雙待技術不斷演進。

第一個演進是:原來物理卡槽位置直接限定主副卡,演進到“盲插”,即物理卡槽不限定主副卡位置,用戶通過軟件設置來設定主副卡,用戶更便捷更自由。

第二個演進是:原來是支持GSM/CDMA雙模,演進到支持多模、進而支持全網通(所有制式和頻段),網絡適用性越來越強。

第三個演進是:卡片尺寸由2FF卡,演進到支持3FF卡、4FF卡(Nano SIM)、eSIM卡(無物理卡),雙卡佔用的手機空間越來越小。

第四個演進是:原來副卡只支持2G,演進到副卡支持3G(WCDMA)、進而支持LTE,可雙卡VOLTE,用戶的可選擇空間越來越大。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實體SIM卡演進)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iPhone新品雙卡槽樣式)

(四) 市場銷售維度

中國消費者對“數量化”的賣點非常敏感,不管用不用,4G就比3G好,有雙卡就不會買單卡。從銷售角度看,“雙卡”成為典型的“顯性賣點”(從手機操盤角度看,“顯性賣點”是指用戶在購買時就能直接感觀的賣點,也稱銷售賣點,比如屏幕尺寸大小、雙攝、雙卡等。相對用戶需要在使用過程中感知到的賣點,我們稱為“隱性賣點”,也叫使用賣點,比如攝像頭分辨率、屏幕分辨率、軟件功能等)

根據“BCI通信研究”數據統計顯示,雙卡手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和歡迎,市場份額由2016年初80%上升到現在的90%。同時,雙卡用戶實際使用率也越來越高,使用率提升了10PP。實際使用率的提升說明雙卡場景的增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於近年來,運營商流量價格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用戶,保留一個老號碼設置為副卡確保能打通就行,另外購買一張流量更優惠的卡用來上網,未來這種組合的場景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BCI通信研究圖表)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5G大幕逐步拉開,歷盡滄桑的雙卡手機將有那些新發展?技術的創新又能為我們帶來哪些新的啟示?

雙卡手機的未來

雙卡手機的“雙卡”功能有兩個本質,第一個本質是SIM卡與手機的結合形式,第二個本質是一臺終端承載兩個甚至多個號碼。從這兩個本質看SIM卡本身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演進將給雙卡手機帶來更多的改變,下面從eSIM和5G兩個方面探討一下雙卡手機的未來。

(一) eSIM是雙卡手機未來SIM卡主要存在形式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卡的概念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插入物理SIM卡。eSIM的特性有以下明顯優勢:一是手機或其他智能終端可以做的更加輕薄防水。

即使是現在最小的4FF卡,物理卡槽也要佔用手機一定的空間,也要有縫隙給防水設計帶來困擾,而eSIM不需要有卡槽,不單獨佔用物理空間。這個優勢應用在手錶等穿戴類智能終端優勢更明顯。二是更加符合用戶體驗,用戶購買手機後,不論是購買一個新號碼還是把老號碼挪到新手機上,eSIM技術支持用戶只需要自主通過線上APP設置號碼即可,不需要跑腿到實體門店,更加符合用戶移動互聯網體驗。

基於eSIM的特性和優勢,雙卡手機將演變為“一個物理卡槽+一個eSIM卡”來承載兩個卡,並將最終演變為全部採用eSIM卡來承載兩個號碼,並且理論上可以承載N個號碼,實現“雙卡雙待”甚至“多卡雙待”(多個號碼可配置到一臺手機上,但基於能耗和技術原因,一般只是“雙待”,如要實現多待,則要有更多技術改進)。2018年iPhone新品中有一款產品(型號是iPhone XS)的國外版本支持雙卡(在國內只支持單卡),就是通過一個物理卡槽一個eSIM實現的。

說到eSIM,還要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安全問題,第二問題是政策監管問題。安全問題主要是指技術安全和網絡安全問題,從技術安全角度看,eSIM安全等級高於現在SIM技術,坊間傳聞的“可以碼機”、“可以隨意選擇運營商隨意換號碼”是片面解讀。eSIM安全核心是密鑰和網絡加密,只要密鑰和網絡在運營商手中,再加上碼號資源都是分配給運營商的,沒有號碼沒有密鑰,用戶何來的可以隨意換號碼?換號碼簡便快捷與隨意換號碼是兩碼事。政策監管方面,eSIM技術和安全標準等都已定版完善,但是由於商用時間不長,各國對eSIM的政策監管力度不同,目前中國尚沒有允許eSIM應用在手機上,這也是iPhone XS在國外支持雙卡而在中國不支持雙卡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從技術發展趨勢角度看,eSIM技術將是未來SIM卡發展的必然方向之一。中國正在加快推進,目前蘋果和華為等品牌eSIM手錶已經在7個城市開展“一號雙終端”試商用,預計試商用後將可全國範圍內商用。中國也在積極研究eSIM在數據類終端和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應用,隨著產業鏈逐步成熟、監管手段逐步豐富,不久的將來,eSIM雙卡手機也將在中國出現,從這個角度看,為中國專供的雙物理卡槽iPhone手機估計也將成為過渡產品,必將全球統一化版本。

(二)5G更需要雙卡功能

從表面看,5G與雙卡似乎並沒有“強關聯”關係,但是深入研究一下,會發現雙卡在5G時代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主要有:

1、雙卡在5G三大場景下的應用:5G面向用戶和場景定義三大應用場景,首先是eMBB,直譯為“增強移動寬帶”;其次是uRLLC,直譯為“高可靠低時延連接”; 最後是mMTC,直譯為“海量物聯”,5G強大的連接能力可以快速促進各垂直行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的深度融合。三大場景中的每個場景都有更多細分使用場景,使用場景既有區隔,又有交叉和融合,也就是說未來一個用戶一臺智能終端可能會同時處在5G多個使用場景下,在多個場景下進行切換。雙卡或多卡手機可以通過不同的卡定義在不同場景下,實現從“網絡雙待”演進到“場景雙待”。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5G三大場景和細分場景)

2、雙卡在5G“網絡切片”技術下的應用:要實現從“人人連接”到“萬物互聯”,連接數量指數級上升,網絡必將越來越寬,越來越複雜,對網絡實行分流管理就需要採用“網絡切片”技術。網絡切片,本質上就是將運營商的物理網絡劃分為多個虛擬網絡,每一個虛擬網絡根據不同的服務需求,比如帶寬、時延、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來劃分,靈活應對不同的網絡應用場景。在5G時代,移動網絡服務的對象也不再是單純的智能手機,而是各種類型的設備,比如車聯網、物聯網終端等等。運營商面向5G時代,需要具備業務快速上線、靈活部署的能力。5G網絡不僅需要滿足大量並行業務上線的需求保證端到端的性能,還要規避市場培育階段的新興業務投資風險,如果按照傳統思路構建專網,勢必造成資源的浪費,但通過網絡切片便能實現邏輯專網的需求,一旦某專網業務不具投資價值運營商還能及時撤出,動態刪除切片,有效降低投資的風險。客戶也可以享受比較優惠的資費,降低用戶成本。基於此,雙卡雙待的功能未來將從智能手機上擴展到其他智能終端上,雙卡意味著可以承載多個運營商計費號碼,對應不同的“網絡切片”使用不同的計費號碼,形成最優的“成本組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5G網絡切片技術背景圖)

3、雙卡在5G全網通趨勢下的應用:“全網通”已經深受用戶和零售渠道的歡迎,未來5G面向2C側的業務也將繼續延續“全網通”。目前主流芯片商均表示,5G芯片都將是全面支持雙卡全網通。

高通認為雙卡產品會改善用戶體驗,提升手機廠商產品競爭力,增強運營商競爭力,這將是手機發展的趨勢,明年推出的5G的商用芯片(SDX55)全面支持雙卡。

聯發科認為全網通規模化趨勢明顯,消費者對雙卡的習慣也已經形成,甚至渠道銷售也對全網通雙卡形成了依賴。未來,聯發科5G方案會堅持雙卡的方向。有了主流芯片商的支持,雙卡的將繼續在5G時代大行其道。

雙卡手機創新帶來的啟示

(一)國家核心技術和創新的培育和保護工作非常重要

目前全球70%以上的手機產自中國,中國手機市場佔全球市場超過四分之一,但是中國手機行業一直處於“缺芯少屏沒魂”尷尬境地,也就是不掌握“芯片、屏和OS”這些核心器件和核心技術。而“雙卡”是中國創新對全球手機行業最有價值的貢獻,這種創新經歷了歷史和市場的考驗,成為一種經典傳承。“雙卡”雖然不能算是複雜的高新技術,但也經歷了十多年不斷迭代發展,才有今天被全球產業鏈和市場認可的成就。那麼我們必須要有清醒認識,中國要想在手機核心器件和技術方面佔據一席之地,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資源的投入。很高興的看到,在國家號召和支持下,中國手機產業鏈在屏幕、內存、芯片等方面都在大力投入和培育,相信不久,中國擁有手機核心器件和核心技術的能力將與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匹配。

“雙卡”健康持續發展,與國家和運營商的支持、廠商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中國聯通和宇龍酷派共同申報“雙卡”技術在2007年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

其實很多人會想,既然中國廠商被國外芯片商收取那麼多專利費,那“雙卡”有沒有申請專利?經過了解,2005-2006年期間宇龍酷派提交了“一種雙模移動終端”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獲得批准。此後隨著技術的演進擁有了超過200項“雙卡雙待”相關專利。可以說中國擁有“雙卡雙待”核心技術和核心專利。

為什麼在手機行業有的公司能收取很多專利費?而“雙卡雙待”手機從誕生到現在卻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就專利費問題做做文章呢?可以想象,對於銷售規模不低於數十億臺的雙卡手機,哪怕每臺收一塊錢也是一個可觀的收入。

說到這個問題,就要提到對“雙卡雙待”做出重要貢獻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原宇龍酷派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郭德英,創辦了宇龍酷派並把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作為核心差異化競爭力,非常重視專利保護。在推出“雙卡雙待”手機之初,為了推動CDMA和“雙卡雙待”發展,調動國內外企業參與積極性,中國聯通倡導成立了“CDMA產業聯盟”,超過20多個國內外品牌加入了聯盟,宇龍酷派積極響應,與中國聯通一起將“雙卡雙待”專利免費共享給加入當時的“CDMA產業聯盟”的所有廠商。如果當時只是“急功近利”賺點專利費,可能就不會有現在“雙卡雙待”發揚光大的局面,這是“雙卡雙待”專利沒有收費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推動“雙卡雙待”發揚光大的貢獻之一,體現了中國運營商和民族企業推動產業發展的胸懷和格局。

在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經過了解,與“雙卡雙待”有關的專利近千項,專利能否收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是一個企業知識產權整體實力、是專利相互使用制約等一系列複雜因素決定的,簡單的說,在手機行業極少數情況能通過某一項或幾項專利進行收費的。與其他行業的一些簡單產品不同,簡單產品可能靠一項專利就可以打遍天下。而手機是一個技術複雜、迭代演進頻繁的高科技產品,一部手機由很多元器件和技術組成,因此一部手機涉及到的專利幾乎數不清,因此一個企業能否向其他企業收取專利授權費,是看這個企業擁有的手機核心技術專利的“絕對優勢”是否明顯,靠某一方面的技術優勢是無法取勝的。這些都是“雙卡雙待”專利沒有收費的另外的一個原因。

有關“雙卡雙待”專利歷史紛爭很多,這裡就不過多剖析。給我們的啟示是,對於中國創新,國家需要加大保護和支持力度,對於企業而言,需要加強專利意識,做好專利保護。每一個創新每一個專利,在剛開始可能並不為所有人認可,最終走向成功可能也是極少數,但是每一項創新和專利都應該受到尊重、受到保護,提高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整體實力,只有這樣“中國創新”才能走的更遠。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證書)

(二) 全產業鏈聯動促進中國創新規模化發展

“雙卡”之所以能得到中國市場的認可、得到全球市場認可、得到終端產業鏈認可,給我們的啟示是,新技術新功能得益於全產業鏈的推動就能實現規模化發展。回顧一下,“雙卡”源自用戶自由選擇的需求;運營商定義雙卡產品並進行推動,獲取用戶;手機廠商投入研發和生產,獲取產品差異化取得競爭優勢;芯片商從手機芯片角度一體化支持“雙卡”功能,大大加快了雙卡產品規模化普及;渠道商銷售雙卡手機可以多發展用戶多收益。

應該說全產業鏈“用戶、運營商、手機廠商、芯片商和渠道商”各個環節都發揮了作用,也都有所獲得,再加上“雙卡雙待”技術的共享,最終“雙卡”手機普及就自然“水到渠成”,這是全產業鏈“最市場化”開放合作成功案例。

智能手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迭代創新能力明顯下降,手機行業都在挖空心思進行產品創新形成產品差異化,通過“雙卡”手機的案例可以看到,還是要以用戶需求和體驗為出發點,全產業鏈聯動,而非為了營銷層面做一些“造噱頭”、“博眼球”的“偽創新”,最終也是“孤掌難鳴”,無法形成傳承和迭代升級。

(三)好的創新和好的技術都要以“商業化落地”為核心

這裡所指的“商業化”,就是將ICT行業裡,好的創新、好的技術、好的方案,落實到商業模式上,都要體現成大多數用戶所能接受的產品或服務,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形成獲利。

“雙卡”手機出現以後,就一直伴隨著中國手機行業高速發展,在3G初期運營商推動的“千元智能機”雙卡功能是標配,在“小米”等互聯網手機品牌初創時,雙卡功能也是最受互聯網年輕一代喜愛的功能。最近,蘋果發佈雙卡iPhone新品後,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對媒體說:

“我們正是從中國市場上認識到雙卡雙待的重要性,於是我們把它引進來,思考如何把它提供給每一個人。中國用戶喜歡雙卡雙待的理由其實也適用於很多其他國家,只是這些消費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9月21日單卡iPhone XS和雙卡iPhone XS Max同時上市,儘管雙卡手機比單卡貴一大截,但是仍然受到用戶的熱捧,雙卡版本銷量幾乎是單卡版本的十倍。判斷“商業化落地”是否合格,市場和用戶是最終的裁判。

“雙卡”手機在中國基本普及,在全球各個國家普及率還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原因是用戶選擇使用雙卡場景的必要性是否突出。在中國,手機號碼分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並沒有全面開放,三大運營商的市場地位不對稱,資費價格差別比較大;在一個運營商內號碼都是按300多個城市劃分的,都是有地域屬性的,之前還有長途費、漫遊費的差別;對用戶而言,原始的手機號碼不僅僅是一個通話的號碼,更是關聯了銀行卡、各類社會福利賬號的技術驗證工具。所以在中國無論是用戶基於享受更優惠資費的需求,還是區分“工作”和“私人”場景的需求,需求都在不斷增加。而在全球很多國家,可能不存在上述情況,所以對“雙卡”功能的需求比國內市場沒有那麼“剛性”,但是從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多通道多途徑多選擇是科技發展的趨勢。中國在移動互聯網很多領域的發展已經在引領全球的發展,同樣也是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對媒體說:

“我們在中國擁有非常大用戶群體,中國的開發者也有將近 200 萬人,所以我們如此貼近中國市場去了解真正的差異是什麼,我們非常樂意做出改變,去完善那些我們還沒有想到的功能。我們看到的另一個例子是二維碼,二維碼在中國的重要性遠超其他任何地方,所以我們提供了更簡單使用二維碼的功能。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把這些功能帶到全球,包括你現在看到的雙卡雙待、二維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成長的步伐實在太快了,中國消費者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中國沒有經歷所謂的桌面互聯網的階段,而是直接擁抱了移動互聯網,因此中國消費者的思維裡並沒有桌面互聯網時代的那些包袱,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移動支付佔有率如此之高,其他一些國家的移動支付進程就緩慢許多,其實他們只是沒有更多的嘗試而已。所以,我認為這個世界有很多可以向中國學習的地方,蘋果作為世界的一部分,我們有理由去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全球知名大企業認可“中國創新”並採納作為其產品的基本功能,大大助力了“中國創新”在全球的推廣普及。這些企業和產品也將享受到“順用戶需求則昌”的紅利。

最後,向為中國創新“雙卡”做出貢獻的行業大佬和國內外企業致敬,這篇文章成文過程中,這些大佬和企業的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併鳴謝!

祝願符合用戶需求的“中國創新”越來越多,有更多的“中國創新”為全球做貢獻。

———— / 全文終/ ————

以 草 根 記 錄 通 信 時 代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作者@中國好4G :資深分析師|特約撰稿人|新媒體專欄作者|手機評測專家

環球通信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微信公號:china_3g(資深粉友可加私人微信:zghao4g)

回覆 “目錄”查文章編號,回覆相應數字看對應文章

新浪百萬名博@中國好4G,堅持做有態度的原創訂閱號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史上最全」双卡手机简史(完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