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兵馬俑”在山東青島出土 墓主人身份顯赫!


沉睡了2000多年的兩座封土墓因修建高鐵被重新喚醒,2018年6月開始,山東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平度市博物館為配合濰萊高速鐵路建設對涉及高鐵區域內的兩個封土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數月發掘工作,考古人員有了重大發現,在其中一座封土漢墓中,發現一處完整的陪葬坑,揭開了一段塵封很久的漢代往事。

隨著一組人俑、馬俑和騎馬俑等珍貴文物的出土,古膠東王國一名高等級墓主人顯赫的地位重新“復活”,向現代人展示了一幅古代貴族生前華麗的生活狀態。據考古專家推測,墓主的身份應為漢代膠東國的官吏,且等級較高,年代大致在西漢中晚期。此次車馬出行俑陪葬坑的發現,是膠東半島首次,對研究青島市漢代時期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平度市古峴鎮八里莊小光頂封土墓發掘現場,儘管氣溫降到了-10℃左右,但因為漢代陪葬坑的發現,讓這個考古地顯得格外熱乎。每一名考古隊員的臉上都表現出職業的興奮。在小光頂封土墓的中間位置,陪葬坑已經被圍擋保護了起來。走進圍擋後,數米深的陪葬坑內,一組陶俑出現在眼前,這便是剛剛發現的漢代陪葬坑。栩栩如生的人俑、馬俑,還有騎馬俑,將人帶回了2000多年前的漢代人生活場景中。


身份顯赫的墓主人,在聲勢浩大的車馬隊的簇擁下,走在膠東王國的街道上,道路兩旁的人們,對這位身份尊貴的大人物投來尊敬的目光。 “原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封土墓葬,因為濰萊高鐵正好經過墓地,所以要先進行搶救性發掘。”小光頂漢墓考古隊負責人彭峪介紹,經過數月的考古發掘,這座漢墓也已經接近尾聲,主墓雖已遭遇嚴重盜擾,但考古人員還是驚喜地發現,緊挨主墓室3米距離處,卻發現了墓主人的陪葬坑。

另外,在主墓室的一側還發現了一處廢棄的祭祀場所。據推測,這裡曾有一處規格較高的建築,是專門用來舉行祭祀儀式所用的平臺,這也正好說明了墓主人高貴顯赫的身份地位。封土下現存一座主墓和一個陪葬坑,主墓位於封土中心位置,長4.3米,寬2.6米,深2.5米;陪葬坑在主墓南側,長4.6米,款2.4米,深2米左右。主墓已被盜掘,僅發現1件陶器底部。讓人高興的是,陪葬坑保存完整,坑底隨葬有40多件陶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