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隻南極企鵝“小住”陶然亭公園

六只南极企鹅“小住”陶然亭公园

小企鵝愛吃新鮮的多春魚、海鮁魚和鮐魚,卻很少喝水 攝影/本報記者 劉暢

元旦小長假,陶然亭公園南湖雪場的六隻小企鵝備受熱捧,吸引了近萬遊客爭相圍觀。這些來自南極的小企鵝能否適應北京的氣候環境?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陶然亭公園,跟隨飼養員走進幕後,揭秘小企鵝的日常起居生活。

據飼養員張帥透露,這六位“貴客”吃得十分講究,不僅要保障食材新鮮,還要品相俱佳,“如果魚嘴缺一塊兒,企鵝都不吃。”同時,企鵝住得也很挑剔,即使在數九寒冬,也要隨時防備它們“中暑”。

六隻南極小企鵝 吸引近萬遊客駐足

“快看!這裡有企鵝!”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陶然亭公園南湖北岸,六隻憨態可掬的小企鵝在透明玻璃房子里昂首闊步,面對眼前30多名圍觀群眾毫不怯場,甚至鏡頭感十足。元旦小長假,小企鵝受到遊客熱捧,吸引了近萬人競相圍觀。

據飼養員張帥介紹,這六隻企鵝是三對夫妻,其中有一對個頭兒很高,身高達到90釐米左右,稱為“王企鵝”。它們長相紳士,是南極企鵝中姿勢最優雅、性情最溫順、外貌最漂亮的一種。另外兩對企鵝最明顯的特點是眼睛上方有長長的黃色“眉毛”,但是身高卻只有王企鵝的一半。張帥說,它們叫“跳巖企鵝”,大多住在多岩石的島上,善於從一塊石頭上跳到另一塊石頭上,因此有了這個名字。與王企鵝不同,別看跳巖企鵝身材嬌小、體態玲瓏,脾氣卻十分暴躁,有時會張著嘴大叫,彷彿在吵架。

在雪場開放前四天,六隻小企鵝就來到了陶然亭公園,為的是提前適應環境。張帥說,它們雖屬同一物種,但過去並未一起生活過,如今放在一個房間內,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剛進去的時候也會爭奪地盤,甚至用嘴和身體驅趕不喜歡的同伴。但是畢竟企鵝的性情比較溫順,相處一段時間後就相安無事了。”

遮陽傘 冰塊 數九寒天防“中暑”

這六隻小企鵝是陶然亭公園的“貴客”,飼養人員24小時全天陪護,悉心照料。

飼養員在觀賞區域裡,搭建了一個近20平方米的玻璃房,小企鵝白天就生活在這裡。“企鵝適宜生活的環境溫度在0℃以下,如果升溫幅度較大,即使在數九寒天裡,企鵝也會不適應。”張帥說,搭建玻璃房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小企鵝營造適宜的環境。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房子裡懸掛著一支溫度表。每隔兩小時,張帥都要看一看。“一旦房間內高於5℃了,就要給玻璃房裡增加冰塊、鋪灑新雪,進行物理降溫。”同時,在玻璃房的東西兩側,還有兩面碩大的遮陽傘,“如果白天溫度較高,我們會根據太陽所處位置,打開相應的遮陽傘,給小企鵝創造一個陰涼的環境……我們笑稱:這是數九寒天裡的‘避暑’措施!”

到了夜晚,小企鵝會回到北側的房間裡。飼養員就睡在“隔壁”,與小企鵝只有一牆之隔。牆面上還有一個小窗戶,方便飼養員隨時觀察小企鵝的一舉一動。小企鵝的寢室很簡單,只在地面上鋪設了一層厚厚的雪。然而,準備工作從下午就開始了——給小企鵝“鋪床”。張帥說,企鵝愛乾淨,對居住環境很挑剔。飼養員每天都要更換重鋪地上的雪,用鐵鍬拍平壓實,並在空氣中噴灑消毒液進行滅菌處理。等小企鵝回房間了,飼養員又開始更換玻璃房裡的雪……

企鵝吃飯講究多 食材新鮮品相佳

提起吃飯,小企鵝也十分講究。它們愛吃新鮮且品相好的多春魚、海鮁魚和鮐魚,卻很少喝水。

每天凌晨三點,張帥就要起床為小企鵝準備早餐了。據介紹,為保證食材新鮮,這些純天然無汙染的海魚經過快速冷凍,直接空運至北京。“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前解凍,然後要從中挑選出外觀完整、品相好的魚。如果魚嘴缺一塊兒,企鵝都不吃。”張帥說,“你想啊,企鵝在野外生存的時候,是自己捕魚的,它們也會挑好看的魚吃!”

小企鵝每天吃兩頓飯,分別是早上八點和晚上七點,這兩個時間段都不是雪場的開放時間,可以避免遊客圍觀打擾。

在飼養員的精心呵護下,這些憨態可掬的小企鵝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遊客的“檢閱”。據悉,預計它們將在陶然亭公園居住到2月11日,具體時間要視天氣情況而定。

視頻拍攝/本報記者 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