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身披白衣,然而,它們並不樂意!

白粉病會危害大部分園林植物,如大葉黃楊、月季、紫薇、黃櫨、芍藥、丁香等。主要發生在植物的葉片、嫩莖、花柄等部位。突出特點是發病時葉背面或兩面出現一層粉狀物。發病嚴重時,植株矮小,花少而小,葉片乾枯萎縮,甚至整株死亡。

白粉病在發病初期,染病部位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白色粉斑,並略顯褪綠或呈畸形。在適宜的條件下,粉斑迅速擴大,並連接成片使葉片佈滿白色粉狀黴層。高溫高溼、通風不良、氮肥過量等,都可導致此病害的發生。

常見幾種園林植物白粉病的發生規律

1.大葉黃楊白粉病

寄主:大葉黃楊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子實體在病株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4~5月產生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1年內可多次侵染,6~7月高溫高溼發病較重,8月在30℃以上高溫情況下病情下降,到秋季又出現發病小高峰。

2.月季白粉病

寄主:月季、薔薇、黃刺玫、玫瑰等。

發生規律: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梢、病葉、病蕾上及芽內等處越冬,翌年5月上旬開始產生分生孢子,侵染髮病,5、6月發病嚴重,在新病株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和氣流傳播,再進行多次侵染,9~10月亦可嚴重發生。

3.紫薇白粉病

寄主:紫薇等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閉囊殼在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病菌侵染葉片、嫩枝和花蕾,溫度在18~25℃高溫高溼條件下有利於病菌生長和侵染,1年內可多次重複侵染,開始葉片出現小黃點,以後發展成1層灰白色粉狀物,嚴重時粉狀物連成大片,秋後出現的小黑點即有性世代的閉囊殼。種植過密通風不良,潮溼悶熱的氣候有利發病。

4.黃櫨白粉病

寄主:黃櫨

發生規律:病原屬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白粉目鉤絲白粉菌屬,病菌多以閉囊殼在落葉或枝條上越冬,閉囊殼有後熟作用,故在翌年夏初產生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以菌絲在芽內越冬的,翌年氣溫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直接侵染,分生孢子可重複侵染植株,一般5~6月降雨早發病也早,7~8月降雨量多少決定發病輕重,發病初期病情發展較慢,8月中旬~9月上旬發展迅速,8月底後白粉上陸續生出黑褐色顆粒狀子實體,發病嚴重時枝條亦被侵染。

5.白三葉白粉病

寄主:三葉草、翦股穎、黑麥草、高羊茅、冰草、野牛草、狗牙根等。

發生規律:病原屬禾布氏白粉菌,以菌絲體在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季閉囊殼產生子囊孢子,越冬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孢子隨氣流傳播,可多次重複侵染,4~8月均可發病,病害流行適溫為15~25℃,25℃以上病害發生髮展受抑制。

防治技術

1、合理密植,適時修剪,保證植物通風透光性良好,創造不利於病害發生的條件。

2、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氮肥,多施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3、秋冬季,結合修剪,徹底清除枯枝、落葉,並集中銷燬,減少侵染源。

4、藥劑防治 一般在早春芽萌動前噴灑3~5°Be石硫合劑或100~200倍液晶體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菌,可有效預防白粉病的發生。

植物身披白衣,然而,它們並不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