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雪天先載老師談何“言傳身教”

校車雪天先載老師談何“言傳身教”

4月4日,清明假期前一天的晚上,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打算坐校車返回市區,卻遭到了無情的拒載,校方車隊稱只能先載老師。對此,校方回應稱,並非拒載學生,而是基於雪天,為保安全,只能先載老師,次日一早再載學生。(4月8日中青在線)

第二天就是清明假期,按照慣例,不少師生都要乘坐校車,從位於郊區的校園到達市區,然後轉車回家。然而,一向供師生共用的校車,此時卻以路況不好為由,當晚只載老師,卻讓學生待到次日凌晨。而當有人為學生據理力爭時,有校方工作人員甚為蠻橫,揚言“不管,不管,就不管”,更讓候車的同學們一臉難堪。

誠然,校方此舉乃是“事出有因”:臨近假期,師生出校人數激增,加上時逢雪天,路況不好,校車壓力自然非平日可比。於是,先保證老師回家成了唯一的選項,而學生也就相應成了“犧牲品”。顯然,這是一幅並不和諧的畫面:此時,空中飛著雪,天氣乍暖還寒,校車載著教師們遠去,卻讓歸心似箭的學子們滯留於此,不啻是傷身又傷心。

校車雪天先載老師談何“言傳身教”

何況,從校區到市區,除了校車,並無其它交通線路可供選擇。對於早已預訂好回家車票的學子而言,顯然不能等到次日,而只能乘坐有著安全隱患的“黑車”。事實上,由於校方工作人員並未“聞過則改”,導致同學們出於應急,最終只能是奔“黑車”而去。應該說,從現場學生滿是無奈的眼神,以及冒雪離去的背影,已看不出一絲高等學府人文情懷的影子。

其實,這樣的畫面本來可以避免。清明節每年都有假期,而並非“突發”。作為常年營運的校車,完全可以通過預案,做到“有備無患”。也就是說,臨時增加班次即可。即便一時難以周全,也應禮讓路途較遠以及需要轉車的師生,而非唯獨拒載學生。作為具人文情懷的大學,尊師愛生本是相輔相成,又棄能“顧此失彼”。

而校方此舉只知“尊師”,而忘記了“愛生”,顯然沒有體現應有的師生平等。尤其這事發生在培養教師後備人才的師範大學,更是讓人難以原諒。須知,這些學生將來都是為人師者,而愛學生當是他們日後的天職。而眼前發生的真切一幕,會在這些未來教師心中產生什麼樣的“示範作用”,應該不難想象。

校車雪天先載老師談何“言傳身教”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而言傳身教則無疑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既然如此,不妨回顧一下當時的場景:儘管曾有人仗義執言,但其餘教師卻坐視滯留學生或錯過轉車時間,仍安然享受這“捷足先登”的待遇,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其實,在校車拒載學生之始,倘有教師提議“讓急著轉車回家的學生先上”,且又得到教師們的一致響應,如此,才是讓人期待的一幕。

而這樣的言傳身教,比之學校的大會小會,以及教師在課堂上的照本宣科,更能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而這些耳濡目染的正能量,無疑會傳遞給這些未來的人民教師,從而如老教師這般,用一生去愛教育、愛學生。而讓人遺憾的是,面對稍有細節出入的新聞報道,校方不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是一味斥之為“刻意放大、歪曲事實”,實在缺乏應有的氣度。

事實上,校方的回應既然稱“視頻中反映學校校車停發的事實屬實”,就不能稱之為“假新聞”。此外,校方解釋校車停運的原因是“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那麼,這樣的“保安全措施”何以只對學生,而不包括老師呢?顯然,面對輿論監督,校方應“聞過則改”,而不是“聞過則怒”,更不應動輒與批評者“怒目相視”。如此,才是可取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