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的結局最是令人扼腕嘆息。好漢們曾一度“風風火火闖九州”,而最後得善終者僅有少數。好漢們或戰死,或病死,或被毒死,或自我了斷,只有極個別是平淡而終。好漢們不同的死法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深意。

水裡來水裡去的張順

浪裡白條張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物。他的水上功夫極好,一出場就是和黑旋風李逵打水仗,一黑一白對比鮮明,打鬥得煞是好看。張順的舞臺都是和水有關,比如,在三敗高俅一章中,張順曾鑿漏了海鰍船,讓高俅輸得很慘。然而,這位在水上成就自我的張順最終也死於水中。張順並不是梁山第一個犧牲的好漢,但是施耐庵卻對張順之死的前前後後都做了詳細描寫。

張順曾遊西湖,並對眼前美景發出感慨:“我身生在潯陽江上,大風巨浪,經了萬千,何曾見這一湖好水,便死在這裡,也做個快活鬼!”只見“張順來到西陵橋上,看了半晌。時當春暖,西湖水色拖藍,四面山光疊翠。”在與方臘緊張的戰事交鋒中,作者宕開一筆,專門對杭州的繁華、西湖的美景作了一番詩情畫意的描述,讓讀者感覺到雖然戰爭存在,但是生活還在繼續。

所以當張順看到如此殊麗的風光時,發出了情願死在這裡的感概,符合彼時人物的心境。誰知一語成讖,張順真的就死在了西湖水中。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在攻城中,張順自告奮勇想利用自己善水的特長,為攻城打頭陣。他的想法很單純:“便把這命報答先鋒哥哥(宋江)許多年好情分,也不多了。”當張順爬到城牆一半時,“只聽得上面一聲梆子響,眾軍一齊起。”雖然他從半城上跳下水池,可是為時已晚,“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鵝卵石,一齊都射打下來。”張順就這樣射死在湧金門外水池中。

張順壯烈犧牲時,那邊廂張順魂來託夢宋江。宋江瞌睡打盹之餘,“見一個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立於冷氣之中。看那人時,渾身血汙著,低低道:‘小弟跟隨哥哥許多年,恩愛至厚。今以殺身報答,死於湧金門下槍箭之中,今特來辭別哥哥。’”之後宋江得聞張順身亡,“又哭的昏倒。”請靈隱寺法師給張順誦經;還在西陵江西湖邊插了個“亡弟正將張順之魂”的排位,“宋江掛了白袍”,“親自把酒澆奠,仰天望東而哭。”浪裡白條張順也許真作了西湖水中的一條“快活鬼”。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自縊的花榮用生命追隨宋江

宋江被奸臣毒死後,曾託夢給吳用和花榮。花榮因夢見“宋公明哥哥和李逵前來,扯住小弟,訴說‘朝廷賜飲藥酒鴆死,現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高原之上。兄弟如不棄舊,可到墳前,看望一遭。’”故而星夜兼程前來蓼兒窪祭奠宋江。正好遇到準備在宋江墳頭自縊的吳用。見此情景,“花榮道:‘軍師既有此心,小弟便當隨從,亦與仁兄同歸一處。’”於是花榮也自縊了。

花榮的死讓人不禁唏噓。吳用生前盡出餿主意,坑害過不少良人,死有餘辜。但是花榮很清白,只是這位少年英雄對宋江大哥無條件崇拜,不惜捨棄體制內的鐵飯碗,與大哥同落草也毫無怨言。花榮身上體現了“忠義”。

而且花榮箭術相當高超,名副其實的“小李廣”。也許是這個綽號的暗示,讓花榮的命運竟然和漢代李廣將軍冥冥中有了交集。李廣之孫李陵曾在兵敗走投無路時投降匈奴,被漢武帝夷了三族。巧合的是,北宋著名戰將楊業在與遼國交戰兵敗時,撞死在李陵碑上。花榮的結局和命運正好和他的綽號及楊業都有相似之處。

病死的林沖有些窩囊

林沖在梁山好漢中是一個極為耀眼的人物。無論是前半場的“風雪山神廟”還是“雪夜上梁山”,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落魄英雄的背影。後來在梁山上安定下來後,林沖的戲份少了,語言幾乎沒有,留下的只是他在戰場中打殺的身影。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這位英雄沒有戰死沙場,而是死於中風。林沖的病用現代醫學來解析,正是情致性格致病。林沖是一個遇事不積極解決,而是習慣性選擇隱忍的人。“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又“年災月厄,撞了高衙內,吃了一場屈官司”,他的悲劇就是從忍讓開始。面對高俅的無理、高衙內的無賴,他沒有王進那樣決絕離開的勇氣,更沒有魯智深提拳頭教訓無賴的膽量,而是忍氣吞聲咬碎後槽牙。直到對方三番五次要他性命,他才幡然醒悟,爆發了一下,在山神廟殺了人。

上了梁山後,他的第一任上司王倫嫉賢妒能,刁難他;他終於爆發了一下,以火拼王倫的結局將晁蓋推上了梁山老大的位置。按理來說他是推舉的功臣,但他並沒有享受多少功臣的待遇。而且不久後梁山的實際控制權又落入宋江手中,他更憋屈了。一則是自己雖然排名靠前但並非是領導的核心圈子成員,二則是宋江的招安政策意味著他要與仇人高俅講和。

這些接二連三的不順心和精神磨難,加之戰鬥透支了體力,讓林沖為以後“中風癱瘓”埋下了禍根。所以他沒有風風光光死在戰場上,而是很落寞地死在了疾病上。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死如秋葉之靜美的英雄

金聖嘆說:“戴宗是中下人物,除卻神行,一件不足取。”其實不然,戴宗的“神行”是他獨有的超常本領,一人就挑起了梁山信息傳遞的大梁,而且這個人也極懂生存哲學。

在江州監牢裡,他是那個心狠手辣的押牢節級,把犯人的生命視如螻蟻,因此人見人怕,撈了不少油水。當他跟定宋江後,便死心塌地,成為宋江的鐵桿,梁山的好事他都有份。

招安後,他在征戰中保住了性命還封了官,但他卻激流勇退,在岳廟出家,然後“大笑而終”。為何而笑?看看當初那些兄弟們,能有幾個結局好過他?他當然要笑了。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武松的結局是壽終正寢,活到八十歲。武松的智勇在梁山好漢中很是醒目。他既有打虎的膽識力量,又有為兄報仇的血性,還有對朋友的忠肝義膽。比如,他和林沖的交集並不多,但是在林沖病癱後,照顧林沖的是武松,一直陪伴朋友走到最後。

自己在失掉一條胳膊後,明智地選擇脫離梁山體系,在六合寺出家,身體和靈魂均得以超脫。這樣的人當然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梁山好漢們不同的死法都有什麼深意?個個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還有一位類似人物便是魯智深,他是聽潮坐化。那一夜,宋江諸將在六和寺安歇,魯智深與武松兩個人聊天賞月,心情大好。二人正在僧房裡睡至半夜,忽聽錢塘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還以為是“東風吹,戰鼓擂”,提著禪杖就奪門而出要打架,結果方知是錢塘潮水。

魯智深到底有慧根,想起智真長老曾給他的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然後就沐浴更衣,準備圓寂。當宋江諸人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他還留下了一篇人生感言:“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個人最難掌控的就是自己的生死。而魯智深居然對自己的生命做到了完全掌控。他聽潮圓寂,修成了成果。難怪他法號“智深”,智慧果然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