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濤說木」木材行業的節奏

「濤濤說木」木材行業的節奏

最近,鋪天蓋地的新聞裡都是有關木材走不動的消息,紅花梨、柚木、紅橡、桃花心、小斑馬,加上紅木材種中的刺蝟紫檀、大果紫檀(緬甸花梨)等,商家們紛紛感嘆,這個行業到底怎麼了。

筆者和同行認真分析之後得出一個結論:想在在木材市場賺錢,需要踩準行業的節奏。

曾經有人跟筆者交流,在木材行業,拼的就是手快。你正想要入手一批好木頭,轉身之際就被同行搶佔先機。這就像上月底買進的木頭比這月初買進的木頭快了一步,但後面買進就有可能黃花菜都涼了。

快,是這個行業的優勢,也是這個行業的硬傷。

能夠在木材行業裡賺到快錢的商家多是踩準了市場節奏點。比如最近兩年活躍於市場中心的南美材,人人都說能賺錢,但最後發現真能賺到錢的還是少數。筆者就認識一個專門經營南美材的商家,說起自己靠南美材吃飯,就一把辛酸淚。木材貿易看上去只是簡單的買進賣出,但當自己親自經營起來時就知道有多費勁。這個行業,能賺到快錢,需要運氣,需要實力,還需要一點節奏感。有些信息你聽過之後就忘了,而有些人卻看出了門道。緊盯著行業的趨勢,踩準了市場翻騰的浪花,大賺特賺。

早些年在木材很便宜的時候,有商家用2千元一噸的價格買一堆木頭。半年後,能以8千元一噸的價格賣出去。短短半年,就賺一百多萬。外行人紛紛感嘆,果然還是木材行業賺錢。

然而,快,是把雙刃劍,能帶你迅速爬出窪地,也很有可能把你坑回去。

這就像市場關注最高的刺蝟紫檀,當大家都在為高漲行情而激情四射的同時,有些商家卻忽略了高處不勝寒的隱患,急切賺錢下也給自己挖了一個深坑。市場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木材商家在2018年卻面臨著清庫存的危機。辛苦打拼十幾年的心血很有可能就這樣毀於一旦。

再說說染料紫檀,有商家用染料紫檀充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來銷售,利潤相當可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筆者曾有過勸阻,商家卻反問:這樣能賺更多,為什麼不繼續做呢?說實話,這真是很多商家的終極難題。

當你還在埋頭苦幹,看不到未來的出路之際。別人早早手握資本,過上自由的人生。實幹不如偷懶,真材實料不如弄虛作假,那為什麼還要費勁?其實,理由再簡單不過,做得太真,難免漏洞百出。

渾水摸魚的商家看起來短期內賺到了錢,實際上也極大地增加了市場交易成本,包括時間成本、信用成本。這也是商家覺得錢越來越難掙的背後原因。而接下來的市場會越來越傾向於犒賞有態度的商家。做生意不可能靠一筆買賣發家致富。賺錢的形式總是在不停變換,唯一不變的是賺錢的本質。可很多人沒想明白,那到底是什麼。

很多時候筆者也有賺一個億的理想,卻只有一天的耐心。可一旦缺少耐心,人就容易盲目。就像那些野蠻成長的行業,失控必然會在某個階段出現。這就是快給人的毒害。

炒股的人都知道,韭菜們的玩法簡單且粗暴,追漲殺跌。而真正能長久賺錢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買東西之前,你得先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才有可能守住安全底線。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只能賺一筆錢,有些人卻能賺一輩子錢的原因。耐心是一種可以長久賺錢的習慣。

對於一個行業抑或是商家從0到1或許需要野蠻生長,但持續生長則需要有從1到100的耐心和節奏,走得越快,瓶頸來得越快。所以,無論賺錢多麼刻不容緩,有時候也得坐下了緩一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