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镇、全国特色小镇富春江镇是怎么做到的?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镇、全国特色小镇富春江镇是怎么做到的?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镇、全国特色小镇富春江镇是怎么做到的?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镇、全国特色小镇富春江镇是怎么做到的?

入秋午后的太阳透过云层,暖暖地洒向地面,富春江镇慢生活区的居民和游客们三五成群地在阳光下品茶畅聊、好不惬意。

这是美丽富春江镇的一处缩影。如今的富春江镇,这样的闲适之处随处可见,在富春江滨江公园、在芦茨慢生活区、白云源风景区……无论何时,走进富春江镇的任何一个景点、一个村庄,都能让人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如画的风景。

富春江镇位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畔,与江同名,自然景观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悠。自南北朝以来,先后有李白、范仲淹、苏轼、叶浅予等众多文豪墨客留下诗文佳作。依托秀丽自然风光、深厚人文底蕴及丰富旅游资源。近年来富春江镇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功能设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共进。

环境之美

一个人的颜值,遗传基因很重要。这一点,富春江镇是幸运的,禀赋不错!富春江镇文化内涵深厚,境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创作实景地之一;隐逸文化深厚,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全国钓台之冠——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位于镇中心富春山麓临江; 对面芦茨村为白云源方干故里,留存有晚唐诗人方干和十八进士的文化遗迹。

尽管天生丽质,但富春江镇人不“吃老本”。以“美丽+”的建设理念,统筹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精心打造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庭院……努力建设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美丽城市。

美丽之城,离不开对环境的精心呵护。近年来,富春江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紧扣“富春山居”“水电产业”“慢生活”三大核心城镇特色,传承富春江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现代水电文化活力,汇集慢生活休闲文化主题,以“整洁有序、美丽宜居”为近期目标,以“富春文化慢城、水电产业名镇”为远期目标,围绕“一加强三整治”工作,强调环境整治与旅游发展结合共赢,将城镇特色塑造作为规划基调,积极探索“互联网﹢环保”“互联网﹢环卫”模式,着力做好环境提升、产业培育、文化挖掘和服务提升文章,精确规划设计、精心建设设施、精准补齐短板、精细长效管理。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功能设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共进。

眼下,该镇将进一步深挖细节,集民智,做精品;进一步营造氛围,做好项目,努力将富春江镇打造成以山水为特色的滨江亲山、优雅舒适的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特色风情城镇。

业态之美

如果你有机会到富春江镇芦茨村,就有可能经常会撞见一个个金发碧眼的老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山间小道。年逾60岁的鲍勃来自美国,供职于杭州。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鲍勃骑着山地自行车骑进芦茨村。眼前葱郁的山林,淙淙的清溪,白墙红瓦的农居让鲍勃感到从末有过的亢奋,“双脚蹬不动了。”

又一个周末,鲍勃有备而来,他决定定居这里。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鲍勃租下了一幢农民房。在鲍勃眼里,“这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和我家乡十分相像。”

近年来,全镇上下把地面保洁、水体养护、污水管网、交通秩序、摊位整治、立面改造、杆线整理、违建拆除、标识完善、垃圾分类、庭院整治等面上工作按办公室职责进行分工,再按时间节点和区块范围落实到点到人,给每个镇村干部划好“一亩三分地”。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定“一带一街两区六路” 为重点整治范围,综合确定整治内容和项目,分上中下三个视角,立体式整治,传承富春江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现代水电文化活力,汇集慢生活休闲文化主题,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协调,弹好钢琴,奏出谐音,借整治之机,绘就一幅富春江镇纵深发展、标杆引领的更美愿景图。

鉴于这些已有的独特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产业现状,富春江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紧扣“富春山居”“水电产业”“慢生活”三大核心城镇特色,将整治工作与富春江镇的实际有机结合,突出产业要素,将整治工作与富春江镇未来的发展有效融合,真正做到用长远的眼光,科学的规划,来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长足发展。

精神之美

富春江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背后,是“乡村振兴”深入人心的驱使。

富春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理念贯穿全镇,该镇利用各种渠道和上门入户,每月的固定主题党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恳谈会,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共建美丽小城镇,共享文明新生活”的良好氛围,逐步引导广大市民百姓自觉增强生态保护观念和环境卫生意识,巩固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成果。

党员志愿服务队、民兵、妇联、团支部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带头干,群众后发追赶一起干,合力干好一件事,全力干好更多事。自活动启动以来,共组织500余名志愿者对区域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店面周边的所有乱堆乱放现象开展集中整治。

交通拥堵、地面保洁、垃圾分类等一直以来是富春江镇的大问题,通过庭院议事会征求民意,借助专业技术力量或服务外包等形式进行措施创新。采取“技术力量+全科网格”模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借助综合指挥平台,在重要拥堵路段和村主要干道安装监控探头23个、显示屏4个,动态监测进出车辆信息,有效解决交通拥堵、治安管理、车辆乱停等问题。

积极探索“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由中航环卫公司实行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分类一体化运作,招聘专职一线保洁员和管理员,配备小电动保洁车、扫地车、路面巡查机动车、养护车等60余辆,对地面卫生进行全天候保洁。

开创农村生态垃圾智能投放之先河,率先在芦茨村建立“生态微站”智能垃圾分类平台,采用刷卡形式投放垃圾,把垃圾分类工作也纳入“智能化时代”,村民生活更加便利。

水是富春江镇发展之依托。随时关注管辖河道实时情况,小微水体由镇村两级网格干部认领、共同监管,做到“大小水体条条有档案、处处有人管”。富春江镇境内的芦茨溪作为全省第一条全域可游泳河段,常年维持Ⅰ类水质。

为治理房乱建现象,推出农房“二维码挂牌公示”制度。每幢农房设一个二维码,一经扫码即能查询到农房的基本信息,将农房置于最大范围监督之下,有效杜绝违章建设现象。

采取代建模式,高效建成大塘坞浙派民居点。创新模式,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带方案审批、统一监督实施,确保按要求完成民居建设,因成效明显,这一模式在全镇乃至全省推广。(本版图片由富春江镇人民政府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