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後有些話就說不出口了,也不想讓別人擔心,各自有各自的苦

  我父母親使用手機的程度,只限於打電話,發短信都不會,更別說用微信了。

  所以每回看到朋友們的父母親通過微信干擾窺視自己的生活,我不知道是慶幸還是失落。就像聽到別人說起小時候父母管教自己太嚴,我也是這種心情。我父母親從不過問我的作業和成績,我考得好他們當然高興一下,考得不好他們也從未責備,成績好壞他們都覺得是次要的,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行。

  他們對我從來都是寬鬆的,不會來干涉我。這個寬鬆,一個是由於他們仁厚溫柔的性情,從不會強迫人;一個是自知自己的無能為力。生存已經夠難了,為了供養我和我妹妹讀書,他們已經使盡了自己的全身力氣,再要求更多的,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們在老家種地,又在那邊幹活掙錢,就是這樣,也只能夠全家的溫飽。你拿什麼來要求他們勻出更多的精力來關注你的學習呢?他們做不到。

  我從小到大所有重要的決定,都是我自己決定的。他們能做的,就是憑藉自己的力量來支持我。我自己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丟掉工作了,上當受騙了,受到欺負了,也沒法跟家人說起,都是自己消化掉;而我父母親,他們一樣,遇到車禍了,很久後才會跟我講,住院了也沒有跟我說……我們還無法做到自己一個人的能力,能夠擋掉外界對於家人的施壓和傷害。我們各自消化各自的,然後都說自己過得挺好的。

  隱隱的,還是有一點兒遺憾。多少年來,我多希望我們的生活是寬裕祥和的,但做不到,每一個家人都過得很緊繃。我又多希望,我們能夠更親密一點,但多數時候我們很多話說不出口,很多情緒自己留存。我們聚在一起,各有自己的心事,各有自己的苦楚,但都無法直白地對另外一個親人說。說什麼呢,說了,對方並不能解決,反而徒增煩惱。我經常能感受這個情感的空隙,冷風會從這個空隙中吹進來,各自都冷得發抖,卻不能夠更緊密地靠在一起。雖然靠得太近,就像朋友們抱怨的那樣,也讓人煩惱。

  我每回跟父母通完電話後,都忍不住一陣抽痛。說的都是很普通的話題,吃沒吃飯啦,天氣熱不熱啦,工資發沒發啦……我們隔得太遠太遠了,我現在記下的每一個聲音每一件事情,未來回想起來都會是痛苦。他們覺得我太辛苦,我覺得他們太辛苦,我們都沒有說出口。在瑣碎的說話空檔,我都能聽得到他們的擔心和害怕。我不能想這個,一想就特別難過。

  我真是寫了太多我父母的事情了,翻來覆去,沒完沒了,我自己有時候都覺得很煩,但還是要寫,這一切都是源於我的恐懼:我怕失去他們,可是我終究會失去他們。我能做的,不就是記下來嗎?記下來,可以暫時寬慰我自己,但一旦失去他們了,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我不知道。

  我也害怕知道。

長大以後有些話就說不出口了,也不想讓別人擔心,各自有各自的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