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推:如何突破社交恐懼症?

舊文重推:如何突破社交恐懼症?

你若不是宗教信徒,願你成為愛的信徒。

——貓黍說

說實話,我從小到大感覺到的痛苦比快樂要多。其實對於貓黍來說,讓我人生最困擾的問題不是學習,不是事業,而是人際關係。因為我小時候膽子特別小,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我看見女孩子臉都是紅的,還不敢正眼看別人,想想當初的貓黍真心是滿滿的眼淚啊。

從小到大,都是被別人欺負,從來就沒有過反擊,更別說主動欺負別人了。而且性格特別內向,從來都不敢主動和別人搭訕主動找別人說話。而且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我臉上長滿了雀斑,誒,那個自卑真心想當時變成一隻穿山甲,打個洞鑽進去算了。

你也許會好奇,為什麼貓黍居然還活到了現在,而且活的比以前好多了。

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安排,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寫過一本書叫《自卑與超越》,他的最基本的一個觀點就是,驅動人類前進的不是自信,恰恰是自卑。根據心理學的基本結論是,童年的經歷將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我們的另一位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說過一句話,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同理可以推出一個邏輯結論,一個人小時候越是缺乏什麼,長大就會越去追求什麼。比如貓黍小時候自卑,長大就想成為一個自信的男人;一個從小缺錢的女孩,長大就特別愛錢;從小就受氣的人,長大就想人前顯貴;小時候缺乏關注的人,長大就想當明星得到所有人的關注。

繼續說我吧,自卑和膽小是怎麼產生的呢,性格這個問題從古到今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個問題,直到弗洛伊德開始研究精神分析後大家才慢慢開始關注。為什麼同樣的家庭的的兩個雙胞胎也能產生不同的性格,為什麼人從小時候就有自卑和自信的區別,就有外向和內向的區別,就有熱情和冷漠的區別,就有膽小和膽大的區別。

當你仔細去研究這些關於人的內心世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其實所有的人都是環境的產物,人的所有的性格也好、思想也好,慾望也罷都是環境所推動的,不存在所謂的自由意志,看過《黑客帝國》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這部電影裡面就描寫了機器人控制人類,把人類一個一個的放在孵化器裡,讓人們生活在一個假想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真實的愛恨情仇,理想,思考卻不知道他們活在的世界,只是Matrix創造的一個虛幻的世界,讓人類提供生物能量來讓機器人生存。以後有機會我和大家講講類似的話題,今天不扯遠了。

我的自卑和膽小我覺得很大可能就是以前小時候被控制的太多了壓抑住了,當然我不排除基因也有影響,導致我的超我對本我有強烈的壓制。之前在我的文章《壓抑就真的不好麼》裡面講過,只有人類才會有社交恐懼,動物是不會有心理問題的,因為動物沒有文化和社會化的壓制。

心理學的知識都是我在大學慢慢接觸的,但是在我高中的時候我的性格已經有所變化,就是得益於我的自卑心理,一個人自卑他才會有動力去完善自己,所以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很多偉大的人幾乎小時候都很自卑的,他們才會刻意的後期發奮圖強。比如我們的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他在籃球事業上的努力,包括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比如當時的跳投能力不行,但是他都靠勤奮一個一個的去做到了,因為他是黑人,從小我估計遭受了不少的歧視和嘲笑,他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就是證明了自己。

我小學的時候就想改變性格,成為一個外向的人,所以到高中的時候已經有所改變了。但是高中的時候還是很怕事,還是有很多恐懼,幸運的是無意間聽到過一個朋友告訴我的一句話,他是從害羞通過努力變成了一個非常外向而且會為人處世的人,他說越是怕什麼就越要去挑戰什麼,這樣你才會越來越好。我真的很感激他的這一句話,因為當時面臨高考還是沒有太多社交的機會。所以高考完了之後一直到大學,我都不斷的去挑戰自己,包括髮傳單、搭訕陌生人、參加各種社交聚會、拉贊助、做演講、組織活動到後來的銷售和做生意,慢慢的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就越來越強了。

可能你聽我說的故事感覺還挺勵志,可是我付出的努力和麵臨的恐懼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去嘗試。我覺得最恐懼的事情莫過於,去街上搭訕女孩子,那種恐懼可能比面臨死亡還要大,因為過去的人類是部落社會,假如你跑到另外一個部落去搭訕女孩子,可能就會被亂棍打死。這種怕被打死基因的攜帶者活了下來才有了我們現在的人類,所以任何一個男人去搭訕姑娘的時候,一定都有焦慮的。所以假如你是女孩,你被一個男孩子搭訕了,別太高冷了,別人也是冒著生命危險跟你說兩句話,你就算不喜歡他,看在他的勇敢的份上跟他多聊兩句吧。

當我經歷了很多人情世故,接觸了大量的人之後,我對人基本已經不恐懼了。但是我發現我的內心還是對某些高價值的人,或者漂亮的女人,還是會感到一些焦慮和畏懼,所以我就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做了那麼多事情,克服了這麼多恐懼,心中還是做不到完全的無畏呢?

後來我看到一本書叫《網球的內心遊戲》,這本書網上可以下,市面上貌似沒得賣,非常冷門。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天書,道清了所有煩心事的根源。

問題的答案就是分別心

一個分別心重的人,他就會特別在意價值的比較,當他認為他比周圍的人價值高還好,如果在一個社交場合他比其他的人價值低,那麼他心中就會有一個聲音對他說,你不行,你很挫,你不配和他們交流等等。心中好像有兩個我,一個我是本我,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自然的,比如打籃球,跑步,社交,說話都是一種本能反應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另一個我,就是負責評價的自己的,當你做的很好的時候,他就會鼓勵你,你就感覺有如神助會越來越好。當你做事情不如意的時候,他就會說,你太挫了,你不行,你還是別做了。第一個我,我簡稱我1,第二個我,我簡稱我2。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足球比賽的時候一個人假如第一個球沒踢進,他由於我2的評判,導致他第二個第三都踢不進去。好的情況就是恰恰相反的,比如克洛澤在世界盃上的表現,真是如有神助,能一場踢進三個球,就是因為他做的好,我會給他更多的動力。

那什麼才是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呢,答案就是去掉我2的人,就是內心當中沒有那個評價自我的聲音,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本能本我去完成,比如聊天的時候,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打球的時候該怎麼打就怎麼打,寫文章該怎麼寫就怎麼寫,完全都是內心純真的流露,這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這就又要提到老子的智慧了,什麼叫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還是要順其自然規律,就是要身體順應世界的規律自然的去做,不要刻意的去控制它,要學會放鬆不要把人生搞的很嚴肅,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要屬《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了,他是一個傻子,但是他沒有我2,他只是專注於眼前事情,對未來沒有幻想,對過去也不留戀,活在當下,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在給大家深化一下無為的智慧,政府如果對市場管控太多就像計劃經濟,那麼經濟就會萎縮,當政府放權逐漸的變成了像美國那樣的小政府的時候,市場就會越來越有活力。一個母親如果對孩子控制太多,他的孩子就會失去生命力,失去對生命的掌控。一個女人對老公掌控的太多,他的老公要麼找小三,要麼也會失去生活的熱愛。一個人要是越是在意結果,不去注重當下的工作,那麼他的結果肯定也是不好的。你的頭腦對自己的身體控制太多,你的身體也會漸漸的失去活力,成為一個刻板的人。所以放手吧,讓他們都回到本來屬於他們的樣子,不要因為你內心的恐懼,幻想你可以

掌控一切。

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去掉我,當你沒有了我,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對的,因為你內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如實的反應了這個世界,不加任何虛妄的評論和批判。

還有就是當你放棄了對未來的幻想和憂慮以及功利性的批判,踏踏實實專注於當下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的幸福程度是很高的,科學表明人在專注做事情時候多巴胺分泌比較旺盛。所以真正好的東西,一定是讓人快樂的東西。

至於要怎麼修行,可以嘗試跑步和冥想,試試佛學裡面的禪修方式。這個我以後有機會會講。

雖然貓黍懂了很多知識,但我也很多做不到,我也要一步一步的去修,一件一件事的去做,我才能更好。所以生活就是一場修行,我們都是在路上的人。

知行合一我覺得是真理,王陽明當時說的知行合一不是我們理解的那樣,而是知和行本身就是同步的,你知道等於你能做到,你做到了等於你知道。

所以突破社交恐懼的兩個辦法,第一,多去做事情,多和人接觸,多去突破恐懼,多去在這滾滾紅塵當中去摸爬滾打。第二,去練習專注力和注意力,活在當下,去克服心中的那個評價機制帶來的影響,這方面可以多瞭解佛家的修行方式,想辦法讓我2的影響變的越來越小,當然完全去掉是不大可能的,除非你達到了《莊子》裡逍遙遊的境界,否則你始終會受影響,但是讓他的影響變小是可以的。

假如這兩點都能持續做,我相信你不止人際關係上會有所收穫,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相信也會有所收穫。即使沒有收穫也不要太在意,不求功名利祿,但求問心無愧,人生只是一場美麗的風景,我走過,我努力過,我痛過,我愛過,我精彩過,我體驗過,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