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趙薇“空手套白狼”遭證監會處罰之後又攤上投資者索賠官司,范冰冰涉陰陽合同被指偷稅漏稅的麻煩還沒洗清,身為國有資產的韭菜們眼睛死盯著花旦們,結果小生們也沒好到哪兒去。這不,黃曉明一腳就踏入了18億股票操縱大案的漩渦,一下成為了輿論熱議的焦點。

一時間,“別讓黃曉明跑了”、“不想割韭菜的商人不是好演員”等言論不斷髮酵,網上輿論更是激盪沸騰。有人感慨人設崩塌,有人呼籲司法機關一查到底,也不乏繼續支持黃曉明的——“這種借明星炒作的行為太無聊”、“對於他的人品我還是一萬個放心的,在他身上的流言蜚語就從沒斷過,除了心疼沒別的。”但真相到底是什麼?吃瓜群眾更應該知道。

始作俑者還是不知情受害者?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事情緣起上週五,即8月10日,證監會公佈的一起18億股票操縱大案。

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書介紹,高勇控制利用2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子賬戶及14個自然人賬戶,通過信託計劃等方式放大資金槓桿,集中資金優勢,以連續封漲停、連續交易等手段對“精華製藥”實施了操縱行為。短短半年時間高勇非法獲利8.97億元,於是證監會作出“沒一罰一”的處罰,合計罰沒金額高達近18億元。

表面上來看,這事跟黃曉明是沒啥直接關係的,可問題就出高勇控制的這些賬戶中含有“黃某明”“張某霞”二人。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因名稱重合度相像,黃某明及其母張某霞也被輿論推測為影星黃曉明及其母張素霞……但因沒有實錘,大家也只是猜測而已。直至自媒體“股票說”發文稱,其向多位業內人士求證,黃某明就是黃曉明。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8月11日,黃曉明工作室的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虛假消息系某些別有用心者自中國證監會某市場禁入決定書內容(被禁入對象:高某)杜撰而來”,同時澄清黃曉明並不認識高某,未參與過任何操縱股票的行為,也未曾受過任何與股票有關的處罰,亦未介入過任何與股票有關的調查……

雖然這份聲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事態得到緩和,但媒體依然“窮追不捨”,8月13日晚,據財新記者確認,證監會處罰書中的黃某明就是當前國內影視明星黃曉明。此外,除了影視明星,上述14個自然人賬戶還有企業家、企業高管等人,而高勇一共接受委託的資金高達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據財新消息,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如果黃曉明名下賬戶是委託給高勇實際操作,黃曉明及其母親並不知曉具體的市場操作行為,出借賬戶的行為無法定性為違法,黃曉明本人也不會被調查。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對此,網友們也頗有微詞,有網友甚至揚言:“我賬戶2塊錢變動都有提醒,動輒上億的操作說不知情未免太過牽強了吧!”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等財經媒體採訪的律師稱,“黃某明、張某霞與高勇的關係是證券交易代理行為,即將賬戶委託交由高勇‘打理’,而高勇在‘打理’過程中出現了違法行為,而黃、張兩人並不知情,屬於證券交易代理中的‘善意第三人’情形。在將賬戶委託給高勇管理這個行為發生上,黃、張並不能預測也不知道高勇可能進行違法活動。”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8月14日,案件輿論進一步升級。據據媒體報道稱,黃曉明賬戶不止捲入18億操縱案件,還曾組團操作長生生物。不過緊接著,來自騰訊一線消息稱,黃曉明委託賬戶已在2014年第三季度退出黃海機械,2016年4月,黃海機械才正式更名為長生生物。

緊接著晚間十點許,來自經濟觀察報的報道稱,稽查人員在辦案期間曾致電黃曉明,黃曉明曾擠出時間與調查人員見面三個小時。“由於黃曉明平時比較忙,其賬戶一直由母親來操作,現有證據並不能證明其參與或知悉股票操縱行為,因此不會對其追責。”稽查人員表示。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此外,在輿情發酵的情況,不少媒體還“另闢蹊徑”,從事件背後解讀黃曉明的資本運作版圖:名下53家公司,投資類公司高達14家等等。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面對發酵的輿論,8月15日00:38分,黃曉明本人終於作出回應,在其微博發佈了對於相關報道的說明。黃曉明在聲明中承認涉案賬戶屬於自己,但其本人並未參與股票操縱。同時再次強調,自己並不認識高勇,只是委託路某理財,更從未參與過“長生生物”股票投資,最後坦言此次事件確實是自己理財不謹慎所導致,因為賬戶交由母親,願意承擔一切輿論責任。

至此,明眼人對此次事件大致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和結論。

首先,無可置疑的一點是,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中的黃某明、張某霞確是當紅明星黃曉明以及他的母親張素霞,網友們推斷出是黃曉明和張素霞也沒什麼稀奇的,黃曉明的工作室的聲明亦未直接否認這一點,黃曉明最終也承認了。

其次,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證監會已明確表明“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也就是說,黃曉明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進一步說,黃曉明和他的母親都不會被追責,因為此類案件中的追責主要針對違法主體,即交易的實際作出者,而違法被使用的賬戶的名義持有者通常並不承擔責任,該案中的責任人也明確為高勇。

再者,根據判決書表述,事件的的邏輯線是因為黃曉明較忙,賬戶由其母親代為管理,而黃母則交由路某管理,路某經人介紹又交由高勇,高勇涉案交易。層層關聯下,黃曉明說“不知情”是說得通的,黃曉明的聲明也證明一點,自己只是委託路某理財,但並不認識高勇,從這一點來看,此事基本上和跟黃曉明沒啥關係,因為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黃曉明認識高勇且知曉他的違法行為。

至於長生生物,長生生物的疫苗造假早已在網絡上引起民憤,就連黃曉明也曾發微博痛罵“良心不會痛嗎”,但隨著黃曉委託賬戶與長生生物的關聯曝出,媒體稍加揣測解讀,網友一比較,就立刻將聲討黃曉明的輿論推至高潮。

但為何事情發展至今,輿論矛頭卻不斷指向黃曉明本人呢?也許,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黃曉明身上的明星效應,有一句話叫“欲戴皇冠 必先承其重”,如果事件中並沒有黃某名、張某霞,又或者事件中沒有明星牽涉其中,這起操縱股票案件本身或許不會引起太大的關注。只能說,為了吸引眼球,或者單純地迎合一部分網友的閱讀快感,就要對捕風捉影之事大加渲染,甚至有中傷之嫌,多少有些不厚道了。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黃曉明以及她的母親都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畢竟賬戶交由母親打理,但母親卻又交由給別人,別人又在交給別人,環環熟人關係下,別人總能從這些關係找到更多“蛛絲馬跡”再進行“添油加醋”解讀,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此次事件的“背鍋者”,黃曉明即便感到委屈也必須承擔這一切輿論責任。

熟人關係多釀成明星投資“慘案”

黃曉明這起事件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知名主持人楊樂樂的詐騙案,也在前不久有了最新進展。

楊樂樂在很早以前就與新三板公司貴之步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鄭靖關係十分密切,更是以閨蜜相稱。2015年5月,楊樂樂和鄭靖簽訂了《出資認購協議》。協議中說楊樂樂以788萬購買了該公司約131萬股的股票,只不過楊樂樂在付款後到現在,該公司都沒有辦理工商相關變更的手續。而且,在這期間楊樂樂和汪涵曾經多次要求對方還款,然而都沒有結果。因此,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2017年,楊樂樂只好將該公司連同鄭靖一起告上法庭。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今年8月7日,貴之步公告稱,8月3日,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鄭靖收到了長沙市開福區檢察院的審查起訴期限告知書,內容為:長沙市公安局開福分局移送該院審查起訴的鄭靖涉嫌合同詐騙罪一案,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根據規定,審查起訴期限為一個月。

公告還稱,此前的7月23日,鄭靖已收到長沙開福公安分局的《移送起訴告知書》,稱楊某某被合同詐騙一案,該局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現偵查終結,移送開福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一年半的訴訟終於有了著落,這距楊樂樂出資788萬時已經過去三年多了,不得不感嘆維權成本之高。

很多人有個誤區,那就是認為明星各個都是人精,如果不做演員,做其他行業,也絕對是職場精英,但事實上,這是對明星認識的一個誤區。現實情況則是,娛樂圈裡許多明星因不懂理財而委託第三方或者代理機構進行理財是常見現象,但因熟人關係被坑的也屢見不鮮。

從黃曉明疑涉股票操縱案事件中 明星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比如“孔雀公主”金巧巧,2次被騙1400萬打了水漂,無疑是血淚的教訓。和黃曉明類似的是,金巧巧也是將自己的錢交由父親打理,據《華商報》報道,金巧巧父親的朋友在兩年間借走其700多萬元不還。2007年金巧巧報案,卻因有借條不給立案,這錢算是拿不回來了。

哪知,金巧巧並未吸取教訓,第二次被騙同樣是“身邊人”。金巧巧經“身邊人”介紹,霍英東兒子霍文芳創建的六寶基金理財產品年化利率高達12%,於是金巧巧先買了400萬,兌付良好。又買了700萬,這一次卻血本無歸,與400餘受害者一起踏上了維權之路。

縱觀黃曉明事件以及楊樂樂、金巧巧等被騙例子發現,他們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相信熟人,自己對於投資標的卻不甚瞭解。一旦所託非人,因自身明星效應被誇大事實,既損傷明星品牌,也損耗社會資源。

明星生活在鎂光燈下,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因此,大多時候被騙了依然無可奈何,只能自認倒黴,就像此次黃曉明事件中,黃曉明雖然從頭到尾不知情,法律上也沒有任何責任,但社會矛盾激化的仇富情緒以及輿論熱炒的“黃曉明操控18億股票”、“組團操作長生製藥”等聳人聽聞的消息,讓事件陷入了違背事實的網絡暴力,黃曉明毫無疑問“中槍”了,最終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近來,不僅明星,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尋求好的投資理財渠道。但是騙子太多了,騙術花樣翻新,防不勝防。要想做好投資,不論你是普通人,還是明星,不下功夫都不行了,尤其是明星證券賬戶委託他人管理著實需要謹慎再謹慎。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正常的投資心態,懂得見好就收,一夜暴富的神話在現實裡終究是少的。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要看基本面,瞭解清楚投資標的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諸如黃曉明的經歷在娛樂圈比比皆是,或多或少都會被放大,也警醒更多的吃瓜群眾以及明星,遇上錢的事還是小心為妙,多留個心眼,才不會釀成“慘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