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上一週《幻樂之城》首播,形式是新穎的一鏡到底唱演一體的現場電影,首發唱演是黃曉明表演的《獨木橋》,這個主題由他自己選定,說是對四十歲人生的總結,“年輕氣盛時做什麼都無所謂,後面反而越走越小心,把自己逼到了很小的橋上。”

這場唱演,黃曉明做了一個 “自我對話”:在參加某次成功人士聚會中,他突然走進了一個封閉的房間,房間像一個山洞,裡面只掛著一面鏡子,一把椅子。他說,在這段戲裡,他要自己回答一個問題:如果你提前知道這輩子要經歷的痛苦,你還會來到這個世界嗎?

如果說黃曉明的表演,會讓有些人感覺尷尬,我覺得這才是正常的。因為自我對話,本來就很尷尬。

因為這個時候,你全部的脆弱、衝突、疲累、自我懷疑、痛苦、後悔、慌張,都會猛烈的洶湧出來,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黃曉明唱第一句:“你問風為什麼託著候鳥飛翔,卻又吹得讓它慌張。”眼眶已經泛紅,到尾聲部分,乾脆衝進雨幕,淚水和雨水混雜在一起,結束了這一場對話。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這8分鐘表演,濃縮了自我對話的三個階段:自我外化,自我衝突,自我融合,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與自己和解。雖然聽起來很重要,但卻常常流於表面,並沒有真正走過這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我外化,逃不過的直面

自我外化,把自我外化成一個具體的形象。自我說起來很抽象,但是如果你對著一個能代表自我的東西或者形像,自我對話的感受就會非常直觀。

2010年,著名的行為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做了一場行為藝術表演。阿布拉莫維奇在博物館的中庭,放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自己坐在其中一張椅子上,等待觀眾走過來坐在對面與她對視。

每週6天,每天7小時,阿布拉莫維奇從頭到尾扮演的,是一面鏡子,不論觀眾怎樣反應,她只是靜靜坐著,直視著對方。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觀眾排著隊進入博物館。有人看著她,始終沉默,有人忽然掉眼淚,有人坐不住吵鬧起來,甚至有人突然脫掉了衣服,赤身裸體……

這些都是自我外化的反應。一個功底深厚的行為藝術家,能夠做到穩定如一,去充當眾多人的鏡子,而自我外化之後,我們面對自己的感受,也就再也藏不住了。

節目中看得出來,黃曉明最想面對的感受是,他已經討好太久,忘記了自己。製作團隊在討論中也提到,這些年身高作假、鬧太套、霸道總裁、油膩中年的標籤,勢頭已經蓋過了他作為演員的形象,他不斷藉助一些影視作品,來努力扭轉公眾形象。

但往往也是在自我對話的第一個階段,我們就會收手,因為感受一瞬間湧了出來,卻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黃曉明提出來的“討好”,對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近中年的人,都不陌生:不開心的時候,要在家人面前裝開心,失敗的時候,要獨自舔舐,回頭以笑臉示人……

就像一位中年男士曾經問我的:我也覺得挺壓抑的,但如果我不這樣,能怎麼辦?

但是這個問題,也只能往下走,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第二階段:自我衝突,在尖銳中掙扎

到了第二階段,黃曉明一開始流露出的情緒,完全收回去了,變得很傲慢,和鏡中人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黃曉明:你跟我怎麼可能一樣?我每天都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挺成功的。

鏡中人:這就是你所謂的成功?你每天都在做一個老好人,你活在別人的感受裡,你不累嗎?

黃曉明:累。

鏡中人:為什麼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你的懦弱你的不自信你的失敗?你知道你把我丟掉我有多疼?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這段對話,應該是經過臺詞修飾,沒有那麼尖銳。但在更多人心裡,這樣的對話通常特別尖銳,自己說自己的不堪,每一個點都是扎心的。特別是那些我們自己不能接受,也認為別人不能接受的感受。

例如,一個女孩子,她和自己的對話常常都以憤怒開頭:你怎麼那麼蠢!你又讓別人欺負你了!你應該當時就還擊的!

每一句話都在譴責自己,你做了一個忍氣吞聲的人,而且還沒人喜歡。

關於自我衝突,為什麼很多人無法走過這個階段,是因為認為只有一種聲音能吵贏才是最好的解決。只有一種聲音贏,意味著你要麼就堅強得刀槍不入,要麼軟弱得失去原則,結果是哪一個結果自己都不想要。

自我衝突的功能是,兩個本來不相容的聲音,能夠在掙扎中獲得妥協。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自我對話的練習,都要求不能只在腦海裡默唸,而要說出來,讓自己內心本來不協調的聲音,都有機會被說出來、被清清楚楚的聽到、被尊重,然後得出理智的決定。

第三階段:自我融合,1+1>2

黃曉明最後給自己的一句話是:懦弱是我,堅強是我,好的壞的加起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我。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很多人覺得這句話太泛了,我也認為,作為一個唱演節目,只能粗略地表現自我融合。但黃曉明的話也符合自我融合的規律:對自己的認可,和對自己的不認可,可以融合在一起,彼此協調、合作,而不是彼此絆住手腳,它們合作起來發揮的作用,就是1+1>2。

而在生活中,自我融合的聲音要個性化得多。例如,有人的自我融合,是意識到即使我不能滿足好友的需要,拒絕了好友,也不會破壞我們的關係。或者,即使我在某些權威面前,不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表示我的想法毫無意義。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為什麼我們要經常進行自我對話

心理學上認為,自我對話(self-talk)是給自己的語言表達或陳述,在結構上具有多維性,在內容上具有動態性。自我對話也是心理干預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認知、情緒和行為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比爾·韋恩在《自我對話的力量》 [The Power of Talking Out Loud to Yourself]中也曾指出:

「為什麼要自我對話呢?因為話語有著難以置信的力量,可以影響思維、行為以及我們獲得的最終結果。」

我們回憶一下上學的時候,為了能夠在課堂上背誦莎士比亞的詩歌和作品,我們是如何努力學習的。是不是通過大聲朗讀而學習的?這種朗讀而不是默讀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對話。

「你要學會與自己說話,去突破障礙、達成目標、改善生活、得到更大的幸福和成功。與自己說話,甚至能幫助你夢想成真。在接下來的內容裡,“自我溝通”和“與自己對話”是互通互換的。」

王菲在看黃曉明的表演時,也對何炅說,「其實,最後能跟自己對話的,只有自己。」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不管是人到中年,還是你現在很年輕,不管是你是一個寂寞的人,還是你有很多的朋友,其實,那些都在外在,只有你的內心,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或者是有哪些懦弱和不自信。

黃曉明有段時間陷入身高羅生門,以及鬧太套的英文發音,其實他整個人,深深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狀態,在外人看來他的英俊的,名利雙收的男演員,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還需要面臨的困境是什麼。

這也是我們要保持經常自我對話的原因,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只有你自己可以逼迫自己。時刻關照自我的人,即使有時候會痛苦,即使有時候會陷入不自信和自我懷疑,但是這種自我觀照和反省,依然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進步的動力。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自我對話

第一,想被鼓掌的時候

希望別人來為自己鼓掌的時候,可以先給自己鼓掌。而且,幾乎沒有人能做到,為你每個微小但有意義的進步而鼓掌,但是這些進步,也很值得你為自己說一句:我為你驕傲。

第二,激勵行動的時候

比如,要去完成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依靠外力推動,或者在拖延中等待焦慮來催促自己。而自我對話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勵,因為你最清楚自己在什麼時候需要一句怎樣的話,來激勵自己保持行動。

第三,需要出聲思維的時候

比如,當面對糾結的選擇,你可以不只是跟隨習慣,或者焦慮起來就隨便做個決定。自我對話是最有效理清自己想法的方式,讓自己聽到那些看似細碎的糾結,越對話會越明白。

第四,做計劃的時候

例如一些頂級運動員在比賽時,會把自己要做的步驟說出來:“收下巴,眼睛平視,保持呼吸。”把步驟一步一步的告訴自己,什麼時候做什麼怎樣完成,可以讓你集中注意力,強化有用的信息,幫助你控制分散的情緒。

做事可以“黃曉明”,做人別太“黃曉明”

其實,自我對話不一定要像黃曉明,走到人到四十的時刻才來做,讓自己艱難地回答一些終極問題。更多的時候,你可以和自我來一場對話:

比如我為什麼不自信?究竟是因為我自己,還是因為我的原生家庭?我自卑的根源是什麼?

40天讓你更自信,點擊藍字瞭解詳情這裡有一門考試合格就退費的課程

比如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我的感情,什麼影響了我的工作?

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有著複雜的源頭,如果你想認識到根本問題,必須和自己來一場對話。這種積極的自我對話,會讓你的人生越來越開闊,走的越來越好。

往深處挖掘自己,有一些人會感覺尷尬,有一些人會覺得害怕甚至恐怖,那正是因為,有一些自我衝突沒有解決。它們不會消失,一直提醒著我們:人生總要有自我矛盾而又自問自答的時候,而這,也是我們提倡你進行一場自我對話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