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隨著一年一度的好萊塢頒獎季的到來,不少備受期待的年度衝奧力作競相與影迷見面。

而在今年頒獎季的種子選手當中,迷影君最期待的當屬這一部——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導演是達米恩·查澤雷,主演則是老搭檔,沒有人不愛的“高司令”瑞恩•高斯林

兩人的上一次合作還是2016年的那部風靡全球的《愛樂之城》

這部音樂愛情電影不僅在全球範圍內拿到4.46億美元的票房,還先後獲得七座金球獎獎盃和六座奧斯卡小金人以及包括威尼斯影后在內的多項重量級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不僅如此,該片還讓當時只有32歲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成為奧斯卡歷史上最年輕最佳導演獎得主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得益於《愛樂之城》的巨大成功,才讓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有機會將自己籌備多年的一部講述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生平的傳記片重新啟動。

影片曾經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後評價相當不俗,爛番茄新鮮度88%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好萊塢報道者》盛讚說:

導演的技巧以及瑞恩·高斯林內斂的表演,讓這部看似冷靜和充滿沉思的電影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本能的緊張感。

就連一向苛刻毒舌的電影媒體 indieWire也評價說:

讓觀眾強烈地體會了一把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時的危險。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登月第一人》片如其名,講述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登月者、美國傳奇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劇本改編自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漢森出版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

電影並沒有完全按照傳記片的手法去講述人物的生平,而是只截取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年時間,也就是從他應召加入NASA(美國宇航局)到1969年實現登陸月球的這六年經歷和心路歷程。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49年前的7月20日,阿婆羅11號上的宇航員在月球上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自此成為登月的“第一人”。

在登月成功的同時,阿姆斯特朗留下的那句名言也被廣為流傳: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阿姆斯特朗的這次登月都是可以載入人類史冊的輝煌壯舉,它值得被後世人歌頌和銘記,然而導演達米恩·查澤雷顯然不願意這樣照本宣科。

比起人類登陸月球的英雄壯舉,他更想關注的是阿姆斯特朗在執行這場史上最危險太空任務時的犧牲和努力,挖掘他自己、家人以及同事之間關係和心路歷程。

換言之就是——

英雄何以成為英雄?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電影的第一幕,就是一場扣人心絃的飛機迫降戲碼。

此時的阿姆斯特朗

(瑞恩·高斯林 飾)還不是NASA的宇航員,而是美國空軍的一名X-15火箭飛機的試飛駕駛員。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這種火箭飛機是美蘇冷戰時期太空競賽所催生的一種科研項目。

按照最初的設計方案,這將是是世界上第一架太空飛機,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當阿姆斯特朗穿越大氣層回到地面迫降的過程中,飛機艙內搖晃得如此劇烈,彷彿整個飛機都會被撕裂。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而急速上升和迫降時與大氣層摩擦所產生的高溫,更是讓整個艙內都呈現出一種詭異的血紅色。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更麻煩的是,在這種劇烈的氣流震動顛簸之下,飛機的控制手把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故障。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可作為駕駛員的阿姆斯特朗卻必須在這種混亂危急的情況下,掌控飛機並在最後一刻排除問題,才能平安降落。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這就是影片的第一場戲,導演用大量的特寫鏡頭和主觀視角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迥然於所有太空題材的飛行場景——

阿姆斯特朗的整個起飛到迫降的過程都是混亂且失控的,而幽閉狹窄的飛機駕駛艙更像是一座隨時會倒塌崩潰卻又無處可逃的監獄。

這些細節無疑在暗示當時的科技與技術尚未成熟,而太空探索的危險程度可見一斑。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而從這一幕結束之後,導演又迅速切了阿姆斯特朗的個人生活經歷的畫面,尤其是他照顧幼小愛女凱倫的場景。

除了航天工程師和飛行員的身份之外,他還是一位丈夫和父親。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他的妻子簡由熱門美劇《王冠》中的女主角克萊爾·福伊飾演,兩人共同育有兩個子女。可不幸的是年幼的小女兒凱倫卻被診斷腦部患有腫瘤。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儘管作為父親的阿姆斯特朗積極為愛女尋求新的醫療技術,可最終女兒凱倫還是不幸逝世,給阿姆斯壯留下很大傷痛。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儘管在女兒的葬禮上,阿姆斯特朗極力保持著情緒的剋制,但當獨自守在女兒的房間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流下淚水。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從飛機墜落測試到女兒的過世,死亡的陰影似乎籠罩著阿姆斯特朗這位傳奇英雄,各種壓力之下的他,只能拼命壓抑自己然後逃離這種悲傷的情緒和失落。

導演沒有將這種悲傷的情緒蔓延下去,反而點到即止,鏡頭迅速得又切回了阿姆斯特朗應召進入NASA的雙子星計劃訓練的場面。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電影至此被清晰地劃分成為兩條主線:

一條是阿姆斯特朗與家人之間的羈絆,另一條則是阿姆斯特朗從成為宇航員到最終登月的整個過程。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從火箭實驗機的試飛員、宇航員的面試過程、雙子星計畫的軌道對接,到最後的阿波邏11號達成人類太空史上最高的成就。

電影中曾經多次特寫阿姆斯特朗遙望月球的畫面,進而顯示他對目標的嚮往。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有趣的是,導演刻意模糊了冷戰時代的宏大背景,反而細緻描繪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及其同事所面臨的種種技術問題、資金問題,甚至政治困境,展示出了主角在個人選擇、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個人深刻思考。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而另一方面,與一般的太空科幻片不同,《登月第一人》並沒有一味展示登月計劃的各種特效大場面。

儘管影片的確模擬重現了不少登月細節,但縱觀全片,卻幾乎少有比較大型的外太空視覺場面。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在影片的大部分太空航行的場面裡,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只是用了一種最傳統也最直接的拍攝方法,將攝影機直接塞進擁擠的艙室內,在劇烈的晃動下模擬出了太空中的充滿幽閉恐懼與失重時暈眩感的第一人稱視角,為影片製造了極強的臨場感。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而到了電影的重頭戲,登陸月球的時候,所有的配樂和聲響全部化為無聲的靜謐。

當阿姆斯特朗終於踏下人類第一步的時候,導演卻只在銀幕上留給這位英雄人物一個有些悵然若失的孤獨背影。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收尾,為此導演不惜直接略去了在月球插上美國旗的部分,因而讓影片導致北美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在美國人的心目中,阿姆斯特朗無疑是舉世聞名的太空先鋒、國家英雄,美國精神的代表。

但電影卻沒有僅僅停留在歌功頌德的層面上,反而深入到了這一角色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從經歷女兒生病夭折這樣的重大傷痛, 到太空計劃訓練過程中的壓抑和艱辛,再到面對同事的意外死亡和來自政府高層和媒體公眾的質疑聲浪。

我們才瞭解到阿姆斯特朗在完成登月壯舉之前,要應對的各種來自外界或是個人生活的複雜狀況要遠比常人想象地困難的多,死亡對阿姆斯壯而言是如此接近。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畢竟在浩瀚無盡的宇宙面前,人類自身的能力和科學技術終究有限,於是才促成了我們一次次地向更為深邃廣闊的文明展開探索。

最終,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的環形山上,丟下了女兒凱倫的那條手鍊,完成了內心的自我救贖和和解。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作為主演瑞恩•高斯林的的演技,為電影加分不少。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作為空軍試飛駕駛員,他多年來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他的職業訓練和信仰卻又讓他必須在面臨各種意外情況時保持冷靜;可他終究也只是個凡人,面對親人和同事的逝去時,他也會悲傷,卻只能選擇壓抑自己的情感。

表面上看來這個角色多少有些木訥寡言,但其實背後又蘊藏著太多無助、憂傷乃至痛苦與漠然等複雜的情緒,都要透過高司令那憂鬱且充滿魅力的雙眼來傳達。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年度佳作

以至於電影完全就是高司令的獨角戲,在他沉穩而堅定的表演之下,將阿姆斯特朗這位太空英雄的平凡人的一面詮釋得入木三分。

作為一部傳記片,這部《登月第一人》絕對堪稱一部佳作。

雖然故事情節稍顯沉悶,但影片嫻熟的敘事技巧以及瑞恩·高斯林內斂的表演依舊可圈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