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事,阜陽、六安須上繳1425.5萬,補償給其他14市!

12月10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

這也是省生態環境廳組建以來的

第一次新聞發佈會。

會議公佈了最受公眾關注的PM2.5排名情況!


因為這事,阜陽、六安須上繳1425.5萬,補償給其他14市!


根據通報,今年1-11月,全省14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9.5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下降8.8%,比2015年同期下降10.3%;全省16個市優良天數比例73.5%,比2017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其中,

PM2.5平均濃度排名前10位的縣(市)依次是:

黟縣(21微克/立方米)

績溪(22微克/立方米)

祁門(25微克/立方米)

休寧(26微克/立方米)

旌德(26微克/立方米)

石臺(28微克/立方米)

歙縣(29微克/立方米)

五河(30微克/立方米)

涇縣(31微克/立方米)

寧國(31微克/立方米)


排名後10位的縣(市)依次是:

臨泉(61微克/立方米)

利辛(60微克/立方米)

潁上(59微克/立方米)

渦陽(58微克/立方米)

界首(56微克/立方米)

鳳陽(56微克/立方米)

太和(56微克/立方米)

阜南(55微克/立方米)

靈璧(55微克/立方米)

濉溪(54微克/立方米)

懷遠(54微克/立方米)

蒙城(54微克/立方米)


從排名看,皖南PM2.5情況普遍要比皖北好,其中,黟縣PM2.5最少,只有21微克/立方米,臨泉濃度最高,達到61微克/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五河作為唯一一個皖北縣位列PM2.5排名較好的十個縣之一。

因為這事,阜陽、六安須上繳1425.5萬,補償給其他14市!


今年,我省還首次印發實施《安徽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試行)》,按照環境質量逐年改善的約束性要求和“誰保護、誰受益;誰汙染、誰付費”原則,以各設區的市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季度同比變化情況為考核指標,建立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第三季度開始實施生態補償工作,產生生態補償資金1425.5萬元,要求六安、阜陽2市上繳,對14個市實施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