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產品已無新意,蘋果的股票為什麼卻有吸引力?

蘋果的產品已無新意,蘋果的股票為什麼卻有吸引力?

北京時間2018年9月13日凌晨,蘋果公司召開新品發佈會,公佈了最新的三款手機產品、智能手錶及其他一些新品。多數人的反映是,毫無新意。的確,從硬件上看,無非是在去年產品的基礎上,對功能進行精進和完善而已,沒有了喬布斯時代一個接一個萬民景仰的創新,與其他手機廠商的差別已經不大,無非就是品牌的辨識度更高而已。然而,在股票市場上,蘋果公司卻從來沒有這樣讓人乏味,一路高歌猛進。自從IPHONE 5起,新產品的發佈就屢次被吐槽,蘋果的股票在一片爭議聲中一路上漲,讓人驚訝。道理何在?

【01.從硬件上看,手機的進步空間越來越窄了,但蘋果依然是最出色的那一個】

一直以來,大家可能會有一個錯覺,認為蘋果是手機界最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其實不然,蘋果的很多產品改進,都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最早的MP3,也不是蘋果的創新;智能手機,是從諾基亞開始的的;去掉實體按鍵,也不是蘋果首創;雙攝,在蘋果之前很早就有手機廠商在做了。蘋果的厲害之處,是在其他廠商做了前期試驗之後,有能力把這些創意做到極致。因此,責備蘋果現在沒有創新意識是強人所難,人家從來就不是靠這個來吃飯的。現在的蘋果,做不出什麼新鮮的硬件創新出來了,原因不在於蘋果,而在於整體智能手機界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創新空間已經越來越窄,全新的、突破式的創新越來越難,蘋果是無處可學而已。當然,即使這樣,蘋果手機的整體硬件水準,依然是業界的翹楚,對於趨於成熟的技術,蘋果總是第一時間引入並且做成標杆。所以,你責備蘋果的新產品無創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放眼整個手機圈,你也找不到比蘋果更為優秀的硬件來了。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動不動就領先友商幾個身位,庫克時代的蘋果,每次可能都只領先幾個毫米的距離。雖然不多,但是足夠了。

【02.軟件和生態,才是蘋果最大的優勢】

蘋果手機的優勢,使用過的人都有感覺,系統太好用了。很多人用上了蘋果手機,就再也捨不得,也是因為系統的好用,而不是其他。跟一般的安卓機相比,IOS系統幾乎不會卡頓,基本上體會不到內存被吃滿的感覺,基本上不需要你懂得清內存、懂刷機。系統的優勢,是蘋果天生具備的,因為蘋果的系統只需要為自家的幾款產品量身打造即可,無須像安卓那樣要考慮成千上萬種硬件的兼容性。此外,蘋果的生態系統是支離破碎的安卓生態無法比擬的,在這裡,用戶可以得到最為便捷、高質量的應用體驗,開發者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形成良性循環。軟件和生態,才是蘋果最重要的“護城河”。

【03.高額穩定的利潤,是市值最重要的支撐】

當一些安卓廠商還在殊死搏鬥、以求市場份額增加一點點的時候,蘋果卻很少關注份額這個中看不中用的指標。因為蘋果清楚,賺錢才是最重要的,蘋果以10%左右的市場份額,攫取了超過90%的行業利潤,強大的定價能力和用戶粘性讓友商望塵莫及。如果說,庫克時代的蘋果,相比於喬布斯時代有什麼進步的話,那就是盈利能力。蘋果近幾年來的市場表現,已經不像是一家以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公司,而更像是一家以品牌為賣點的傳統公司了,真的有點像茅臺了。

【你知道嗎?巴菲特已經買了蘋果的股票】

巴菲特對高科技公司是有戒心的,因為他老實承認自己看不懂。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巴菲特成功的規避了,而很多的投資人虧得血本無歸。就是這樣對高科技公司謹小慎微的巴菲特,前幾個月居然開始購進蘋果的股票了。我們分析,巴菲特購進蘋果股票的原因,可能有這樣兩點:一是智能手機行業已經趨於成熟,原先的“高科技、高風險”屬性在淡化;二是蘋果公司具備品牌和生態這樣堅固的護城河,足以保證長期內源源不斷的超額利潤。

(本文僅為作者思考記錄,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