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10個人中,有5個人在加班!生活不易,餘生請多珍惜


汽車行業10個人中,有5個人在加班!生活不易,餘生請多珍惜

真正的英雄,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仍然熱愛生活。面對現實,我們註定要掙扎。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幸福。

羅曼羅蘭

2018 年12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等機構聯合發佈《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居民積極休閒時間成倍增加,但居民勞動強度仍很大,部分勞動力超時工作現象嚴重。


汽車行業10個人中,有5個人在加班!生活不易,餘生請多珍惜

其中製造業從業者、職業為生產製造及相關人員(包含:汽車行業)每天淨工作時間大於8小時的比率高達57%,在與其他行業對比中,“加班”現象位居前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近日,虎嗅新聞一篇:《清華畢業工程師被高通裁員跳樓身亡:我拼勁全力,還是輸給了生活ZT》引起熱議。這起跳樓事件是發生在今年的6月19號,在位於美國聖地亞哥的高通公司總部,一名華裔工程師大衛 吳從總部辦公樓6樓跳下,當場死亡!


汽車行業10個人中,有5個人在加班!生活不易,餘生請多珍惜

吳先生生前是一名清華畢業的華裔工程師,慘劇發生時,高通正值業務低迷期。據彭博社報道:高通的數據中心芯片部門將裁員約380人,以削減開支。雖然高通並沒有公佈這位工程師跳樓的原因,但媒體猜測:這起悲劇的發生與高通的裁員潮息息相關。


汽車行業10個人中,有5個人在加班!生活不易,餘生請多珍惜


這不是2018年第一次發生此類悲劇。2018年2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紹明跳樓去世;今年9月,江蘇眾泰-大乘汽車研發工程師跳樓身亡。

“拼盡全力,還是輸給了生活?”

身處在4G向5G進化過渡的時代,信息的增長已經無法用“爆炸”、“幾何級增長”來描述了。

據統計:生活在20世紀的人們,一年內接收、處理的信息量,相當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一個人10年內接收的信息量;

這只是社會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很多人的生活就像坐在了火箭推進器上,充滿了對未知的探索和好奇,但有時候也會出現身不由己的窘況。

“焦慮感”“危機感”成為許多職場人士肩膀上的“巨石”,汽車行業的工程師尤其如此。

面對“新能源”、“智能網聯”等趨勢對傳統崗位的衝擊,各大車企紛紛尋找機會,謀求“轉身”,大批量的工程師在積極準備轉型。特別是燃油車相關的崗位,如:NVH、發動機設計、動力總成等領域的工程師都在“自尋出路”。

一方面是汽車行業從業者“聞風而動”;另一方面,各大主機廠雖然在新能源領域重點部署,但傳統燃油車仍然沒有放手。所以出現了新能源工程師“青黃不接,良莠不齊”,傳統燃油車行業的崗位出現“用人真空”的尷尬局面。

據長安汽車的一位HR透露:現在招聘一位NVH工程師,難度要比之前高很多,薪資和成本也會高於之前的整體水平。

汽車行業的變化帶來的不只是“變革”,還會給從業者製造出深深的“焦慮”和“不安”。所謂“保溫杯裡泡枸杞”的中年危機,只不過是對社會焦慮的一種消遣。

真正的危機是“發於內,止於外”!

所以重在“修煉內功”,才能對行業出現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汽車行業的工程師需要轉型,但是一味的跟風而上,反而會鬧出“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笑話。

追趕新能源、智能駕駛的風口,一定不是站在“風口”等風送你“上天”,而是要自學理論,注重積累,練就一身“騰雲駕霧”的本領,站在雲端“御風而行”。看不清行業變化、一股腦想要“上天”,只會讓文章中的悲劇重演!生活不易,餘生請多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