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現在的魚龍,之前曾叫做西流水和魚泉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名字,當地的人並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叫西流水,大概是位於三岔路的那條小河,向西而去,流向四川吧。而叫做魚泉口,應該是那條向西而去的河流,據傳說某個地方有魚冒出來,——這其實應該是當地的土著在不清楚魚是怎麼起源之前的一種猜想,而這種猜想,並不僅此一家,比如位於忠路鎮鍾靈村的跳魚洞,就是一個與之極其相似的說法。

一般來說,許多地名在形成了之後,都不會被輕易地改變,即使改變,也不容易被記住和接受。但是,由西流水到魚泉口,再到魚龍,在利川的諸多老街鄉場裡面,像這種三易其名的,並不多。然而,無論是西流水,魚泉口,還是現在的魚龍,都讓人並不覺得陳舊和陌生。

早在上世紀“大辦鋼鐵”時期,為了將位於白羊塘附近落水嵌的鐵礦石運出去鍊鋼鐵,魚龍就通了公路。但是卻並不能通利川,魚龍接通汪營的公路大約是在1977年左右才修通。據參加過漢魚公路建設的老人回憶,“那個時候叫做川漢天然氣管道,築路大軍由利川各個公社抽調的勞動力組成,實行軍事化管理。”雖說過去了很久,一位當年編入築路大軍利川團忠路營小河連隊的老人,回憶起來依然激情澎湃,“早上開工的時候,都是整著隊列,高舉紅旗進入工地,然後在各自連隊負責的路段緊張有序的勞動。沒有人偷懶,都希望能夠比別的班排早點完工,早點征服齊嶽山。”

“那個時候國家窮,但是思想覺悟高,只要是上面的政策一聲令下,下面就堅決擁護和支持,能夠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修這條路時,生活很艱苦,一個月45斤糧食,菜油四兩,每個月吃三頓肉。每天工資1塊2毛5,一個月37塊5,給生產隊交17塊5,剩下的20塊錢交14塊錢給伙食團做生活費,落下的幾塊錢用來買生活用品。“

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勞動人民高漲的熱情其實是源自於內心對政府及其策略的絕對信任,有了絕對信任就會有絕對服從,有了絕對的服從就會有空前的凝聚力,就能夠迸發出無堅不摧的力量,就能夠人定勝天,甚至於勝天半子。

現在,隨著時代的向前發展,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已經早就實現了溫飽,正在由小康走向富裕。這種信任和自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如此,才能對未來有堅強的自信和決心。

魚龍是逢農曆的一四七趕集。昨天是農曆的冬月二十四,去看看鄉親們趕集都在幹什麼——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是勞動人民不變的本色。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小朋友,玩擦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老婆婆,尖尖腳,汽車來噠跑不脫。哪個說我跑不脫,看到汽車老遠八遠就往邊邊上躲。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魚龍小學,於1958年01月01日在恩施掛牌成立,迄今已經成立61年。中途成立過魚龍中學。像這樣的鄉村學校,承載了一代人的夢想,也正是這些鄉村學校,開啟了一代人的學習之門。雖說知識並不能保證改變所有人的命運,但是卻讓一個有智慧的民族不再愚昧和落後。現在的發展,離不開那個時候教育的奉獻。

由於校舍已經全部重新修建,一代人的記憶就各不相同。不知道你還會不會想起,曾經同桌的那個女孩,曾經睡在上鋪的兄弟,以及,罰過你站的老師……想不想起,都讓生命充滿感恩和感激。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在魚龍小學滑雪的孩子。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雖說已經放假了,村支書依然堅守在村辦公室,給前來趕集的鄉親們取社保款。”要好多錢的手續費撒?“”不要不要,專門就是為了方便你們這些老年人的,要手續費像話邁。“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腳板上的血泡,是人生一次又一次見證美好風景的記憶。像這樣的老鞋匠,任何一雙鞋子,都被他捧在手心,奉若至寶。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紅紅的幹辣椒和白白的大四季豆,都是村民們用汗水澆灌出來的。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你嘗哈撒,都是今天早上現做的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趕場,是為了走一走過去的時光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帽子好多錢一個?“

”訥種的要10塊。“

”等哈來買一個回去給孫娃戴,落雪天讀書,冷不過滴。“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買把彎刀回去搭黃連棚。那你莫放在門背後哦。為麼子呢?有道是門背後的彎刀,扳倒門檻狠。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醪糟醪糟咪咪甜,看倒看倒要過年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鹽菜,豆豉,黴豆腐,任何一樣,都會讓你陷入濃濃的鄉愁之中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賣豆腐的老人,在這個冬天端坐如儀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訥個買點回去下火鍋,嫩是安逸得很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嬢嬢,在變壓器下買點小菜挺不容易的,不過這樣實在不安全哦,二場換個地頭撒。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一位老人認真地整理著包包裡的票子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一屜小籠包子,二兩小詩仙,這樣的日子,落不落雪都挺美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小籠包子好多錢一屜?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給5塊錢算噠。”

“來喲,把這個殼兒錢拿去。”

“說算噠就算噠撒,你這個怪不過滴。”

“那不行,嫩個搞二回不在你這裡買噠。”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香噴噴的烤鴨,孩子們的目光裡都流出了口水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只要有鄉場的地方,就一定少不了這樣農具店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背篼裝滿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核桃三毛一個賣不?”

“搞不得。”

“拿個試哈看,哈個咂滴,還咬不動的“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莫慌莫慌,一個個的來哈。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我這個花椒,又香又麻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生意好不過滴,搞也搞不贏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要不要打成面面嘛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手裡拿著錢,腳下滑著雪,這樣的童年好快樂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稱幾斤魚兒菜回去,明天把豬殺噠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好久不見了,幾位老人先拉拉家常了再去趕場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我訥個鋪蓋面,熱火不過噠。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我跟你說哈,屋滴那個黃連,少了60塊錢一斤,莫賣哈。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打工歸來。奔忙,並快樂著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慢點慢點。街上滑得很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這位來人,來自和魚龍臨近的重慶石柱縣楓竹壩。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給你殺好了,拿回去直接弄都是。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東西買好了,坐公交回去。公交通到家門口,越來越方便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大哥,借個火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從利川到魚龍,得翻越齊嶽山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齊嶽山上有一個村,名叫天上坪。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晚清老街,在流光里長滿了青苔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雕花的窗欞,曾經的繁華成了荒蕪的高貴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老街最後的守望者,守望著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園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老街老了,但歲月是新的,每一年都是新的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一口古井,孕育了多少生命和辛酸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和尚碑,出家的人依然還能入世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總有一些老屋,不會被風雨和歷史推倒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利川魚龍,河流西去水長東!昨天,鄉親們又趕場了


一塊石碑,西面是重慶,東面是湖北

魚龍

如願趕上一場風雪

在春天還沒有到來之前

所有的鄉愁都慢慢地發酵

直到年和外面腳步一起趕回來


其實,魚泉口根本就不冒魚

人們以貪婪的嘴

堵住貪婪的心

這些年來,河裡的石頭

越來許多圓潤,比如

那座和尚碑,雖說出家

卻因為人間煙火入世


留守在老街青苔

被雪覆蓋,看不見

皺紋和老繭。屋簷上的凌冰

割開風,從蛛網漏出

老街終歸會老去

和老人終歸會離去一樣

只是,留下座標

讓所有的歸途都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