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讓生活變得更便捷

“這是光網寬帶,這是互聯網電視,手機上滿格的4G信號,孫子孫女能與在浙江打工的兒子兒媳視頻……”吉安泰和縣沿溪鎮草坪村村民鄧富鑼,談及家裡近3年的變化,臉上寫滿了幸福與笑意。

沿溪鎮草坪村村民鄧富鑼一家的變化,恰恰是中國電信江西公司勇擔央企責任,幫扶脫貧攻堅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公司持續投入扶貧資金,派出扶貧幹部,開展多種方式的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在貧困地區累計投入20億元,參加扶貧工作累計340人,其中專職扶貧人員70人、兼職人員270人,擔任第一書記48人,負責或對口聯繫的扶貧點共101個,較好的完成了地方黨委政府交給的扶貧任務。其中省公司負責的扶貧點——泰和縣沿溪鎮草坪村,已實現整村脫貧,並在省政府委託第三方進行的扶貧工作考核驗收評比中,名列第2。

顯然,中國電信江西公司在定點扶貧沿溪鎮草坪村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互聯網+讓生活變得更便捷

勇擔央企責任 派駐村第一書記換人不換崗

“鳥叫、蟲鳴、犬吠、牛哞,這是一曲鄉村的天籟之音,也是一抹濃濃的鄉愁。”對於作為中國電信吉安分公司副總經理的郭吉勇來說,現在的他,每天都行走在這樣的圖景裡,因為他現在有了一個新身份——沿溪鎮草坪村幫扶脫貧的駐村第一書記。

“村子裡的孩子每天上學,都要去10多里路的鎮上,我們一定要解決孩子們就近入學的問題”、“貧困戶康昭祿家房子會漏水,明天去信用社跑一趟,看看能不能爭取到一些幫扶資金,幫他把房子修一修”、“下次把公司的一些崗位,送進村子,讓部分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孩子”……

這是郭吉勇的民生賬本。在這裡,他撲下身子,甩開膀子,把村裡幫扶脫貧的事情一一記在心上。

“有的事情看起來都是瑣碎的小事,但是對於村民來說,那就是一件民生大事。”(1無1把8靈5而9散5 1散5而9把7散7留7)郭吉勇說,對於脫貧攻堅,黨中央、國務院乃至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態度是鮮明的,那就是在小康的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中國電信江西公司作為央企,高度重視扶貧攻堅工作,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始終將扶貧攻堅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謀劃、部署和推進。”郭吉勇說,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駐村第一書記到此已經是第三人了,但是一定堅持換人不換崗,一任接著一任幹,踏踏實實不辜負組織的重託,一定要把扶貧工作做好。

郭吉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到村後,在沿溪鎮草坪村村書記康敬華以及村裡其他幹部的幫助下,迅速瞭解情況。 “要逐漸地讓村民們熟悉我這位第一書記,有什麼話就對我講。要是村子裡的狗見了我都如見自家人,不會朝我吠了,那我就真的融入了這個村子。”郭吉勇說,這樣做雖然每天苦了點,但只有用雙腳丈量過村裡的每一寸地方,才能真正瞭解群眾的困難,在開展幫扶工作時才能因地制宜、因戶施策。

互聯網+讓生活變得更便捷

光網進村入戶網絡扶貧,讓村民實現鍵盤上致富

幫扶脫貧,僅有態度僅憑苦幹還不夠,中國電信江西公司通過調研,發現對接的沿溪鎮草坪村由於地處偏遠的農村地區,通信設施一直相對落後,村民對改善通信落後面貌、加快鄉村發展致富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我們這個村子有1300人,家家戶戶養牛,養牛產業是我們村的傳統特色產業,而且養的牛是吃純天然的象草,牛肉的品質沒的說。我們做夢都想村裡能與城市一樣,有寬帶能上網,通過網絡銷售,把我們村的好品質的牛還有牛肉銷售到全國各地。”村民鄧魁談道,這是村子裡的一個夢想。

“這一點,正好可以充分發揮江西公司網絡優勢,幫村民圓夢,而且我們還印發了《中國電信江西公司2018年扶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就有網絡信息扶貧的規定。”中國電信江西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通知》,完成通信網絡在貧困縣、扶貧點的全覆蓋,聚焦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縣和省公司對口幫扶點等重點區域,加強以網絡能力扶貧、信息應用扶貧、通信業務扶貧等為主要內容的扶貧工作力度,制訂4G網絡、光纖寬帶、天翼高清等特色品質產品惠及扶貧點和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業務優惠和減免措施,在貧困地區開展視頻服務,通過天翼高清(電信電視)等方式,滿足貧困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信息需求,提供各類扶貧資訊及應用……

“中國電信江西公司幫沿溪鎮草坪村家家戶戶裝上了光網,打通了草坪村通往外面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讓養牛合作社‘肉牛上網出村計劃’得到實現。”沿溪鎮草坪村村書記康敬華說,這使村裡搭上了信息化快車,草坪村不再偏遠閉塞,暢通便捷的信息網絡逐步改變了村民原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真正實現惠及百姓民生的目的。另外,基於光網開通的天翼高清(電信電視),還可以享受自由點播、節目回看、4K高清看等全新體驗,大大豐富了村民日常健康娛樂生活的內容。

輸血造血並舉激發內生動力,把就業崗位送到家門口

過去扶貧往往和濟困聯繫緊密,一提到扶貧,讓人想到的就是低保救助、送油送錢,不僅幫扶手段單一,而且幫扶效果差。

中國電信江西公司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從“濟困”走向“開發”,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扶貧幹部們也積極轉變思路,立足於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的理念,為貧困戶量身訂製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就業扶貧,正是一種有效調動貧困戶積極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的有效舉措。

“幫扶脫貧,僅僅依靠輸血是不夠的,一定還要造血,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這樣的發展才有可持續性。”中國電信江西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經過調研,對村裡的貧困戶做下簡單分類,便不難發現,除了老弱病殘等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不具備脫貧條件的人,剩下的主要就是脫貧能力匱乏,一般只會種地,無形中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如文化水平偏低,也沒什麼技術,還有就是家裡大多有孩子、病人和老人等需要照顧,很難走出家門,通過打工來掙“外快”,這樣的貧困戶脫貧有一定困難。

對此,郭吉勇說他們公司拿出了一部分崗位,特意送到貧困戶家中,專門針對貧困戶招聘,讓貧困戶家中有人就業,有一份穩定收入。另外,還發展村裡的養牛合作社,動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養牛合作社打掃衛生,搬運飼料等,實現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庭,還能打工掙錢。

互聯網+讓生活變得更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