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

——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全文1317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1

-THE FIRST-

【第四十章 皇權與相權】

提到皇權,就不得不提到相權。

自古以來,這兩者就是一對矛盾體,始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宰相制度就作為一種官制確定了下來。

而這一制度定下來之後,就令人瞠目結舌地一直沿襲了將近兩千年。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2

-THE SECOND-

【宰相是個打工仔】

皇帝設置宰相這個職務的最初目的,很明顯只是為了找一個打工的,畢竟皇帝既不是勞動模範也不是三八紅旗手,這麼多的活全部指望皇帝去幹是不現實的,不累死也得煩死,所以必須招聘一個CEO。

關於這個CEO的職責,西漢宰相陳平對此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由此可見,宰相雖然是個打工的,可是那僅僅只是相對於皇帝而言,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政府機構裡,宰相卻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統率百官,總掌政務,事無鉅細,無所不統,實打實的“二當家”。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相權過重,那麼對皇權就是一種威脅。

而這對於趙匡胤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3

-THE THIRD-

實際上,自從“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仍然認為並沒有真正解決自唐朝末年以來的“君弱臣強”問題,而要達到皇帝“總攬威柄,獨制天下”的目的,就需要在制度上進一步牽制和削弱宰相的權力。

陳橋兵變之後,為了穩定政局,籠絡人心,趙匡胤並沒有對後周舊臣進行清洗,相反,仍然任命範質、王溥、魏仁浦為相,而且又是賜爵位,又是發紅包,儘量地穩住政治局面,但是這三位畢竟是前朝重臣,尤其還是柴榮的託孤之臣,趙匡胤對他們沒有一點忌憚是不可能的。

“坐而論道”的廢除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所謂“坐而論道”其實是唐朝的規矩:唐時的宰相,上朝可以坐下喝茶,邊品茶邊與皇帝坐談國家大事,一派儒雅風範,名士風度,這就是《千字文》中所說的“坐朝論道,垂拱平章”,現在聽起來,都還讓我等知識分子豔羨不已。

不過,這令天下讀書人口水直流的待遇,到了宋太祖的手裡,就有了變化。

4

-THE FOURTH-

據宋人王定國的《聞見近錄》記載,某一天早朝,宰相王溥、範質同以往一樣,和宋太祖商議國家大事,趙匡胤突然對王溥、範質說:“朕眼睛最近不太好,看東西比較模糊,你們把奏章送到朕面前來。”

兩個老實巴交的宰相立馬起身,走上前去遞奏章。就在這哥倆離座之時,早已經得到指示的侍衛乘機將宰相的座位搬走。這哥倆回頭一看,凳子不見了,再一看,趙匡胤似乎壓根就沒看見,兩人互相對了一眼,自然心照不宣。

自此以後,“坐論之禮” 廢止,宰相只能和尋常官員一樣站立朝堂之上奏事,坐而論道成為了歷史,宰相的待遇明顯降級了。

由此可見,趙匡胤搬走的不僅僅是一張宰相的座位,而是宰相的地位。

這還不算,趙匡胤又設置了一個職位——三司使,主管全國的財政工作,其地位甚高,被稱之為“計相”,名副其實的財神爺。

CEO之外又多了一個CFO。

宰相的財政權被單獨分離出去了。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5

-THE FIFTH-

在舊制中,宰相統轄軍權、政權和財權,但是自從換了新老闆趙匡胤之後,這三項權力就演變成:

樞密使掌軍權,三司使掌財權,宰相只管行政權。

名符其實的“三權分立”。

趙匡胤對於權力制衡的理解已經大大超越了那個時代。

不僅如此,趙匡胤對於宰相行使行政權也不放心,又想把行政權中最重要的人事任免權也控制在自己手中,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招。

純歷史|很有趣|漲姿勢

每天三分鐘,輕鬆讀歷史!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80)——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