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你是怎樣理解“難得糊塗”的?

有人理解為明哲保身,但求無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裝傻充愣?還是人云亦云,和稀泥?還是當面不說,背後亂說?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人所共知,湖塗容易,為什麼要在前面加上難得二字呢?這裡面學問可大了。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像第一類解釋的人,那是假糊塗,根本就沒辦法給他加糊塗二字,實質是太聰明瞭,聰明過了頭。像這樣假糊塗的人,隨處都是,當不得難得二字。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第二類理解的人,是裝糊塗,常常扮豬吃老虎,看不透其實質動機。這種人陰險狡詐,背後打著害你的如意算盤。像這樣裝出來的糊塗,這種人最難防。但是隻要是裝出來的,早晚得露餡,不管他裝得多像,總有被人識破的一天。所以像這種人,也不懂得難得糊塗的真義。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第三類理解的人,擅長順著說,不惹人生氣,最討人喜歡,沒有獨到的見解,別人說什麼,我就跟著說什麼麼。“嗯”、“好”、“就是”、“對的”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也就是這種人錯把糊塗看得很容易,別人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牆頭草兩邊倒,怎麼都可以,見風使舵。這樣的人成了真糊塗,糊塗過餘了。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第四類理解的人,與第二類理解的人相近。所不同的是第二類人擅長耍心機,口裡不表露出來,而這種人卻裝不住話,揹著當事人的時候就講出來了。給人的感覺是有點搬弄是非,但可以感知他的意圖,所謂說出來的“鬼”不害人。這樣理解的人,沒多少心眼,但處處得罪人,為人所不齒,是糊塗,但不是難得糊塗。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分析以上所說,可見都不是“難得糊塗”的真正意義。什麼才是真正意義的“難得糊塗”呢?

如何正確理解“難得糊塗”的哲學內涵

孔子在《大學》開篇第一句講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說,大學這門學問,在於明悟正大光明的品德,在於與普通百姓的親近,在於實現盡善盡美的道德情操。

我個人認為這才是“難得糊塗”的真解,返璞歸真,和光同塵,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不與俗人論是非,不與世人較短長,具有奉獻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這才是“難得糊塗”的真正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