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針對“少子化”問題,推動幼兒教育免費的政策

日本政府针对“少子化”问题,推动幼儿教育免费的政策

任何國家只要談及“少子化”,無可避免會從日本狀況開始說起。

日本的新生兒人數,已經連續兩年都跌破 100 萬人,女性的終生生育率也持續下滑。綜觀過去日本的生育狀況,1949 年的出生人數最多,達 269 萬人,而 2017 年的新生兒人數只有當年的三分之一。

這樣的趨勢讓日本政府將少子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政策視為當前首要議題,並於 1990 年代以來展開一連串“少子化社會對策”,除了尋找“如何提高出生率”的方法,對於兒童的教育與照顧,以及隨之而來的教育改革都是日本重大政策方向。

12 月 28 日,日本政府針對幼兒教育與高等教育做出重要決策。自 2019 年 10 月開始,凡是 3-5 歲的兒童全面免費接受幼兒教育,0-2 歲的則是以低收入戶為實施免費優惠的對象。至於高等教育免費化決定從 2020 年度開始,並針對低收入戶家庭的學生髮放不需要償還的補貼型獎學金。

日本的幼兒園型態根據主責機關的差異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文部科學省管轄下的幼稚園,第二種是厚生勞動省管轄下的託兒所(“保育所”),第三種是 2006 年,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聯合創設的認定幼兒園 (“認定こども園”)。

在這項新政策當中,認定幼兒園等將完全免費,其他的將在學費部分(不含餐費)給予高額補助。

幼兒教育的免費化政策,顯然是直接面向少子化所推出的優惠政策,日本的不生不育現象是多個問題的體現,其中一個就是養育小孩的經濟壓力。而安倍晉三的這項新政策,無疑是希望先從降低每戶家庭的幼兒教育經濟壓力開始。

9 月 3 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的專訪時,針對老齡化、少子化的問題再次做出聲明,他先是表示希望利用接下來的 1 年時間,打造不論到多大年紀、只要有意願就能參加工作的“終身不退休”、“終身活躍”的社會,另外 2 年則推進醫療和養老金等涉及社會保障制度整體的改革。此外,也打算將把部分增稅收入用於對育兒家庭的投資。

同一天,安倍晉三也對日本自衛隊幹部訓示:“少子老齡化可以稱之為國難,日本正面臨著這樣的社會結構劇變”。

除了新生兒數量的驟減之外,另一個影響到幼兒教育的現象在於,近幾年母親就業率増加,保育所的需求也隨而増加。

由於勞動力不足的關係,日本政府希望女性和老年人可以大量投入就業市場,創造社會活躍力。

一旦家庭當中的成員都投入勞動市場,也勢必會影響到照顧新生兒的問題。也因此,從幼兒教育政策下手,成為少子化對策的起手式。

“把國家的社會保障轉變為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能安心的全年齡層型。免費化是重要的第一步”,安倍晉三在會議上說。

不過,日本幼兒園現在面臨的問題還不光是少子化的問題,由於女性就業率增加,托育需求加大,無論是幼兒園或是幼兒教師也都必須隨之增加。

但根據《彭博商業週刊》的報導,2008 年至 2013 年,東京都政府對於現有的 3.1 萬名幼兒教育工作者進行就職調查,結果發現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在考慮離職,原因皆是工資太低。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政府補貼制度當中,針對款項的使用有非常多附加條件,其中包含管理工資等級到監護費用。

對此,安倍政府也承諾將在接下來的政策當中,為幼師加薪 2% 以上,但並沒有說明哪些幼師將符合資格或是這些款項從何而來。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談論少子化的議題,生育數永遠只是冰山一角。

題圖來自 li tzuni on Unspla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