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城:尋找吉林市解放後神祕消失的“南市場”

作者:優雅的鬍子 (吳永剛-Max)

從前,吉林市有東市場、西門臉兒(臨江門外的市場)、北關(回族食品市場)等帶有方向的市場名。有沒有南市場呢?肯定的回答是有,有過。只可惜對南市場的公開記載比較模糊,今天咱們就捋捋南市場到底在哪裡?

吉林老城:尋找吉林市解放後神秘消失的“南市場”


閱讀一些解放初期吉林市的文獻,會發現第幾(序號)市場的名稱。而這些市場與後來的市場或有關係,或無關係,總之經歷時光洗禮,待到今天許多老人也未必能說得清楚那些市場的情況。

比如一份名為《1949年私營飲食業(含社會)網點及人員統計表》中提到第五市場裡有徐志林開設的義和館李振發開設的長盛居龐志忠開設的致盛館;第二市場有閻惠民開設的一通順邱明春開設的明義成;第三市場有張桂棟開設的新發園

李成惠開設的六合春……

上述三個市場與其他具體的街路並列,說明其具有和道路一樣的指向標記功能。而這些市場究竟在吉林市的哪裡,卻沒有在引用此表格的文獻中提及。

後偶爾發現一些解放初期的政令佈告,其中解釋了這些市場的大致位置。整理如下:

吉林老城:尋找吉林市解放後神秘消失的“南市場”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四月二十六日吉林市政府工商佈告 工商字第 1號:

……

內五區市場指定地點

昌邑區 第一雜業市場(新地號市場,原第三民生市場)

朝陽區 第二雜業市場(光華影院後,原第四民生市場)永昌源注:光華影院即杭州路 吉林電影院

第三雜業市場(五緯路原第六民生市場及圈樓勸業市場)

第四雜業市場(岔路鄉)

南大橋東頭菜市(早市)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通天區

牛馬行糧食菜市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德勝區 第五雜業市場(運動場內原第一民生市場)永昌源注:前後魚行北側

西大街乾鮮雜貨市場(早市)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第六雜業市場(北山下原勝利市場)

馬市(牛馬豬等牲畜)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致和門外糧食柴草市 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船營區 第七雜業市場(臨江門外船碼頭)

五道衚衕菜市(早市)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萬和當前菜市(早市)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西 柴草市(柴草市)永昌源注:此早市未列入統一序號

……

由以上佈告可知,在此之前還有帶序號的民生市場存在,從時間上和備註內使用地名情況判斷,“民生市場”似乎是國民黨時期規定的市場序列。

吉林老城:尋找吉林市解放後神秘消失的“南市場”

在同年六月二十七日工商字5號政府佈告中,對第二雜業市場的備註改為“東北影院後”。這個東北影院並非河南街的東北電影院

,而是這時光華電影院短暫更名為東北電影院,大致為後來延慶衚衕和春曉衚衕一帶。(永昌源注:地名確認參照《昌邑區志》)

吉林市具有悠久歷史的市場為圈樓東側的東市場(這個市場保留至今);牛馬行市場(也叫菜樓子,今天尚存);西門臉兒(今變遷為臨江市場);運動場(前後魚行衚衕與河南街西端交匯北側,今為居民小區);勝利市場(原北山體育場附近,今為人民廣場)等。而《吉林市房地產志》提到“五市場改造”一事,其中還記載著一處南市場

《吉林市房地產志》的記載也印證了第二市場應該是當年棚戶改造的重點:……五市場:東市場、南市場、運動場、勝利市場和臨江市場。解放前,在市場裡和市場附近居住的一些貧民,棚戶挨著棚戶,居住條件低劣,有的終年不見陽光,衛生條件很差……

遍查資料,詢問走訪前輩長者,都沒有問出這個南市場在哪裡。後來在《1985年維昌糧油供應站下屬糧店一覽表》中發現春曉衚衕7號曾有“南市糧食供應店”。這是我查閱吉林地方資料中唯一一次出現與南市場有關的信息。結合春曉衚衕在東市場的南側,於是猜想前述

第二雜業市場就是《吉林市房地產志》中提到的南市場。《吉林市建築志》中也記載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老運動場及原來第二市場(今昌邑郵電局後側)和南、北窯坑一帶的建築非常簡陋的棚戶區,建築結構簡單,房屋低矮狹小,生活環境極壞……經過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維修與建設,居民住宅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綜合以上信息,推測南市場就是第二市場,也即文廟後的延慶衚衕市場。有趣的是,這一帶至今仍然存在著路邊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