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小時候,在鄉間有一部知名度很高的電影,叫《一江春水向東流》,及至上學讀書之後,方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是取於南唐李後主的一闕詞,詞牌叫《虞美人》,原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無論是電影還是李後主的詞,都是我們所喜歡的,故此,水向東流,向太陽昇起的地方奔流,幾乎就成為了一個固化的概念,一道富有詩意的風景,印入了求學時期我們的腦中。直到有一天,我們幾個初中畢業的同學伴著夕陽的紅光,在白水河邊散步,那時我們都帶著有指南針的手錶,猛然我們發現,淙淙作響的白水河,並不是向東流,而是披著玫瑰色落日的餘暉,一路悠然地向西去流去,消失在連綿起伏的山丘之中。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跨出學校的大門,來到社會上做事,就免不了時時看天,看山,這才發現,我鄉的地勢是東邊高,西邊低,不僅如此,後來看地圖,發現我縣的總體地勢上,也是如此的,全縣最大河流進長江的入口,正是在西邊。如此看來,水向東流並不是絕對的,並不具有普遍性的,在我鄉和我縣,白水河向西流才是客觀實際的,想起小時候背誦得朗朗上口李後主的詞句,不免讓人啞然失笑。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白水河是橫貫我鄉要衝的一條灌溉性河流,它像一條中心線,把鄉土面積一分為二,左右幾乎還很對稱的,全鄉百分之九十的稻田,在春夏季都依賴於它的供水,在秋天才有金黃的稻穀可以收割。白水河在我鄉境內有三道分支的來源,分別對應著古角山腳下的三條山衝,分別是姜衝、王家衝、斌衝,其中發源於王家衝、獅子堰村的河道算是主流,居中。居左的支流姜衝河發源於楓樹村,流經姜衝村、大元村、枊堰村、楊壟村,在鄧橋村處與主流匯合。居右的斌衝河發源於孫山村,一路流過柚油畈村、橋邊村、胡山村,在毛咀村與童咀村毗鄰處與主流匯合,兩條河流合併後,下流的河道就變得寬闊很多。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在河流發源地的幾個村,都是位置海拔較高的,河水向下流,勢道很急,起伏疊硡,常被嵯峨的山勢撕扯成白練瀑布,轟隆濺響。而一旦流至地勢平緩的毛咀村或大元村處,河水就變成了另一付脾性,成了溫和婉雅,明淨徐舒的書香少女,再也不是剛下山時的激烈火燥,奔放不羈的魯莽少年。水勢和緩了,高山上帶下的砂粒也在這些地方存留了下來,天長日久,在不下雨的時候,白水河河床中大部份面積是累累黃沙和圓溜溜的鵝卵石,流水只佔據很小的一側。站在河床中放眼向下遊看去,黃黃的一片間雜著鵝卵石的白褐色,再沒有別的顏色,看起來真像一片小沙漠。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白水河兩岸的農人們十分勤勉,他們不會讓晴天中這大片的河床靜靜地閒置著的,在每天的三月三,六月六,或是九月九,常有父子倆或是兄弟倆走到河灘中,一人牽著一頭半大的牛,一人扛著犁具,來到這片平坦松馳的沙灘上教牛犁田。這裡是鄉村耕牛天然的教練場,空曠的面積,輕滑的細沙,使再蠢再犟的牛,在這裡也終能學會耕田犁地的本領,從而避免了因不能征服田野而被殺食。鄉村的耕牛,都是由河灘走向田野,學會了一生的勞動本領的,平坦的河灘劃上整齊的波浪痕跡,一大片,外地過來的人下河邊洗手、吸菸看風景,往往看不明白那道道波浪痕跡是什麼,一場大雨過後,河水上漲了,那些富有藝術性的痕跡也就在一夜之間蕩然無存了。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八十年代後期,農村漸漸興起了折瓦房建樓房的運動,混凝土砌就的房屋建築,可以傲然面對大自然的風霜雪雨,而絲毫無損,堅強有力地庇護著家庭的溫暖。這對於許多終生心繫家園屋宇的鄉土農民來說,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於是,在這種主流背景之下,白水河中的漫漫黃沙和石礫,就再也不能安靜地沉睡了,都被派上了鄉村大建設的作用。

湖北黃岡人的農村鄉土散文:白水河

河中央的如鹽細沙是泥水匠砌牆的最愛,而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是房屋澆灌框架樑柱的合適配料。藍色的農用車輛小心翼翼地開到白水河中,裝沙裝石,整天來回奔忙不停。清晨和旁晚,有勤奮的農人扛著鐵鍬到河中映鏟沙出售,也算是種田之外的一點小收益。白水河中的黃沙和鵝卵石,經過十多年的鏟挖和運輸,終於在河床中消失了,它們也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已飛入兩岸各村莊的千門萬戶,成為農人們幸福家園的忠實守衛者的一部份。現在回到故鄉,在汽車上看到,白水河河床中沒有黃沙,沒有白褐色的鵝卵石,只有黑褐色的河泥,只有青翠的青草,在晴天,現在的白水河河床又像是北國草原了,常見到有白鷺在河濱草地中棲息。

作者簡介:自由撰稿人,市級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