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大學生對人脈都存在誤解,正確經營方法卻“鮮為人知”

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就熱衷於經營人脈,這些學生腦海中有一種思維就是,已經上了大學了,學習根本已經不重要了,多認識點人,拓寬人脈才是正事。

一般這些學生經營人脈的心理無非這兩點:第一是虛榮心所致,覺得自己認識了幾個領導,和某些老師挺熟,就覺得自己挺厲害,第二是覺得自己有了人脈,以後在學校裡有了“好事”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多數大學生對人脈都存在誤解,正確經營方法卻“鮮為人知”

人脈誤解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學生大多都是對人脈存在誤解的,有些學生覺得和社團、學生會的朋友一起吃一吃、玩一玩,就有了人脈,這種擺明是想自己將來有所需時,身邊的朋友能幫自己一把的人脈不叫人脈,頂多叫“飯友”。

暫且不論這些所謂的朋友是否能幫上忙,即使能幫上,就能確定對方念及一起吃過一兩次飯的情誼,就肯幫忙了嗎?這不叫人脈,也不叫幫忙,對對方來說,這叫施捨,對自己來說,這叫乞討,因為你沒有對應的資源可以回饋對方。

什麼是人脈?

人脈的本質是一個人的實力,實力越強的人,人脈就越廣,也可以解釋為:平等交換,就是兩個人之間要能夠等價交換,你可以為他創造價值,他也可以為你創造價值。

其實說白了,一個人處在什麼樣的階層,就會與什麼樣的人建立人脈,人脈的質量高低是不同的,越是優秀,人脈質量越高,在這個圈子裡也會成長得更快,得到的幫助也會更有力。

經營人脈最好的方式

大學裡最多的人際關係就是同學關係,最好的維護方法就是與同學和睦相處,而作為大學生,最好的人脈不實在應酬交際上,而是在書本里,經營自己,才是經營人脈的最好方式。

那些錯把賄賂、巴結得來的關係當做人脈,其實只不過是一時的討好而已,隨時都有被拋棄的可能,想要獲得高質量的圈子,就要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自己的實力相當了,才能與更強的人相融。

在大學裡,往往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了你能結交怎樣的朋友,不要刻意去結識人脈,先努力把自己變成“人脈”,沒有自身價值而去積累人脈,不過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到頭來也是一無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