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就業?怕就業?290萬考研人數創新高

2019年中國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於12月22日開考,廣大考生已進入“衝刺模式”。

近四年來中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人數連續增長,考研持續升溫。有的考生為了學術理想,有的為了提升學歷、提高能力,也有的考生為了緩衝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有調查顯示,今年考研報名人數已經達到歷史上從未達到的290萬人,往屆生報名人數佔比上升較快。


為就業?怕就業?290萬考研人數創新高


▲2019年中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於12月22日開考。圖為12月16日,在位於湖南省衡陽市的南華大學,考研學生在圖書館內看書複習。(圖片來源:新華社)

招生人數增幅達近10年最高

“年輕時吃苦不算苦。現在我早上6時起床,晚上12時睡覺,白天基本上都在教室看書。”江西財經大學考生劉萍說。去年考研失利後,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再次備考。班上絕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工作或升學,讓她壓力倍增。

新華社報道,考研日期臨近,廣大考生希望抓緊時間,燒旺最後一把火。

臨近傍晚,在江西財經大學圖書館旁,仍有一些考生拿著書,站在寒風中背誦知識點,不時發出跺腳取暖的聲響。

“朋友圈中轉發著各種考研祝福,很多公眾號都在介紹考前注意事項,考研信息隨處可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抓緊每一分鐘,按照考試時間調整作息,爭取以最好的狀態迎接考試。”江西農業大學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生駱文賓說。

學校也積極營造氛圍,為考生加油鼓勁。在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的教學樓牆上,張貼著考研光榮榜,上面列著上一屆全院153位考取研究生的學生信息。學院就業辦職員豐豔蘭表示,每年學院都會發布考研光榮榜,激勵考生學習。

“考研火熱,難求的不僅有圖書館座位還有床位。”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2018屆畢業生王偉說。宿管阿姨介紹,考研樓只能住一百來人,相對於四五百名考研學生,床位往往供不應求。

《中國青年報》報道,根據12月20日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強勢增長,2019年報名人數達到290萬人,較上一年激增52萬人,增幅達到21.8%,成為近10餘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創下改革開放40年來最高紀錄。

報告顯示,近年來,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具體到各省的報名人數,河南、江西、河北增幅較大,分別達到25.6%、24.8%、22.1%。在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構成中,往屆生佔比上升較快,逐漸接近半數,成為考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1978年中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研究生招生數量僅有10708人,到2017年研究生招收806103人,增加了大約74倍。

報告顯示,2017年將非全日制納入統考後,研究生招生數量大幅增加,碩士研究生招生數量從59萬人增長至72萬人。

據瞭解,不少知名大學在穩定甚至縮減本科培養規模的同時,大幅擴張研究生教育。但儘管近幾年高校紛紛進行研究生擴招,對於普通考生來說,競爭壓力有增無減。

多重原因造就考研大軍 考研熱還需冷思考

專家分析,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更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多學生選擇考研。

新華社報道,當前大學生考研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讀研是走向學術道路的中轉站。江西農業大學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考生江睿說:“本科選了偏理論專業,打算讀研、讀博,一步步深入學習,考研不是終點。”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王綺雯說,從普通高校走入重點大學,能接觸到更加優質的學術資源,離自己設定的學術目標又近了一步。

另外,研究生學歷成為熱門崗位的“敲門磚”。江蘇銀城地產城市公司人力行政負責人朱莉莉說:“現在企業把學歷作為一道門檻,好的單位或崗位一般需要較高學歷。”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的陳婷婷便遇到這樣的困擾,她想留在江西一家金融機構,但學歷要求是研究生,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她毅然選擇考研。“我覺得考研成功後將會有更高的平臺,便於擇業、就業。”陳婷婷說。

此外,讀研是部分學生緩衝就業選擇。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研究生高麗青說:“當年本科畢業時,在一些單位實習過、筆試過、面試過,但感覺工作不理想,就選擇讀研。”正在備考的江西農業大學商學院一位學生說,自己一時還難以適應從學生到職業人身份的轉變,因而選擇考研,推遲就業。

業內人士認為,“考研熱”反映了青年人希望提高學歷,提升就業的競爭力,但也要注意考生在考研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傾向,如部分考生報考時盲目追逐熱門專業等。

“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報考專業的指導,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結合個人專業、優勢和興趣愛好,科學規劃選擇目標。考生報考專業不能盲目跟風‘押寶’,什麼‘火’就考什麼。”江西財經大學大學生職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王玉傑說,社會變化快,前些年受到熱捧的經管專業,今年在傳統金融領域就業就遇到一定程度挑戰。

有關專家指出,讀研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重在掌握真才實學。而不是為了簡單地鍍層金,否則到時可能兩手空空,事與願違。

北京郵電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熊炎認為,“考研熱”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可以改進培養方式,進一步明確學碩與專碩之分,合理引流,實現從‘漫灌’式學碩培養到‘滴灌’式學碩、專碩精準培養。”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