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弄不懂

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不知道

華夏文明傳承了幾千年,積累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積澱涉及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說在結婚方面就有非常多的儀式。中國古代的四大成就時刻,其中之一就是洞房花燭夜,足以看出結婚對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喜事。儘管各地結婚的風俗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些東西是必備的。比如說要給父母敬茶,女方要陪嫁妝,要組織隆重的迎新隊伍,要準備招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的喜宴,要準備足夠多的喜煙喜糖喜酒。在中國結婚不管在任何地方上,以上這些都是必備,不可缺少。當然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不可或缺的。

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弄不懂

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件事。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結婚以後的第三天,夫妻雙方要準備禮物回女方家拜訪,也就是所謂的回門,或者說3日回孃家。可能各地的叫法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在結婚以後的第三天回孃家呢?這裡面有些什麼說法呢?大家接著往下看。

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弄不懂

其實這個風俗已經傳承了幾千年,成為了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種儀式和規矩。在中國古代,男女結婚的年齡很早,一般在女方十三四歲發育基本成熟的情況下就可以嫁娶。從我們現在來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還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小姑娘。有些人生活自理,可能都沒有辦法做到。但在古代十三四歲嫁人是司空見慣,再正常不過的。

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弄不懂

這麼小的女孩子嫁到男方家裡,生活肯定不能立即適應。古代女子的地位本來就不高,再加上男女結婚以前幾乎沒有見過面,所以生活在一起磨合起來有相當的困難。尤其是在夫妻生活方面,他們是懵懂無知的。因此回到孃家,可以通過父母等渠道獲取更多知識。父母也可以趁此機會給她灌輸一些為人婦為人媳的規矩,免得她在婆家受到欺負。儘管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但畢竟是心頭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女兒生活得好不好,作為父母肯定是很關心的。而且,岳父岳母也正好趁此機會看一看自己的女婿到底相貌人品如何。

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弄不懂

當然我們所說的3日回門並不是一定就要在第三天。有些地方在結婚第二天就可以回門,有的地方在第六天甚至第九天才開始回門。而且回來住的時間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地方住個一晚就回家。有的地方一定要住雙數,要麼是兩天要麼就是四天,取好事成雙的寓意。夫妻回門時需要準備一些禮物的,不能空手而歸。雖然各地風俗有所差異,但必備的喜煙喜糖喜酒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地方還特別需要準備麵條,糕點,豬肉等。夫妻回到孃家以後,孃家也會準備特別豐盛的飯菜招待夫妻以及親朋好友。如果孃家兄弟叔伯比較多,甚至有可能連吃幾天,因為每家都必須吃一頓回門飯。

為何婚後第三天要“回孃家”?回去之後做什麼?別傻傻弄不懂

以上就是新婚夫婦為什麼要回孃家的原因。大家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想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如果你有什麼關於結婚方面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在下面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