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貪官和珅:心理學大師,卻一直少有人知

大貪官和珅:心理學大師,卻一直少有人知

在大清王朝的歷史上,和珅不僅是個大貪官,還是個劣跡斑斑的奸佞小人。

他為官20餘載,貪汙的錢物折算下來超過了10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朝15年的財政總收入。

可就是這麼個大貪官,以乾隆皇帝的英明,怎麼會寵幸和珅長達20餘年呢?

到底是君臣相伴,還是別有隱情?

是乾隆看走了眼,還是和珅鑽了乾隆的空子?

民間野史說,是和珅長得像年貴妃才被乾隆皇帝所重用。

和珅出生的那一年,正巧是年貴妃死去的那一年。

更巧的是,和珅頭上也有一處和當年乾隆點在年貴妃額頭上的位置、大小、顏色一模一樣的硃砂記。

於是,乾隆認定和珅就是年貴妃轉世,因此把和珅留在了身邊。

野史固然妙趣橫生,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談還是很吸引眼球的。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和珅不僅文武雙全,還是位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師呢?

要知道,和珅是乾隆朝的大紅人,他平步青雲,任軍機大臣長達20年之久,可謂空前絕後,其中很大原因得益於他的善解人意。

乾隆一輩子筆墨風流,喜歡吟詩作賦,和珅私下裡很用心地把乾隆的詩作一一收集過來,並對其用典、詩風、詞風、喜用的詞句摸得個一清二楚,閒來之時,還和乾隆唱和唱和,這可讓乾隆另眼相看。

要知道,和珅作為一個滿族人,卻能在詩賦上有所建樹,可不簡單呢!

大貪官和珅:心理學大師,卻一直少有人知

乾隆是個大孝子,母親去世時,乾隆罷朝三日,長跪不起,就在靈堂那兒,誰攙也不起身。

很多人都勸,勸皇上要節哀,要慎重,要以國家為重,要以大局為重。

和珅可不像這些皇親國戚、官宦臣下那樣一味地勸皇上節哀,或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

他沒勸過皇帝一句話,皇上在那兒跪著,他也在那兒跪著;皇上不起來,他也不走。

和珅自始至終默默地陪著乾隆跪泣落淚,不思寢食,幾天下來,形容枯槁,面無血色。

能如此與皇帝同感同情的能有幾個,滿朝文武中也就和珅一人!

你說,乾隆不寵幸他,還寵信誰哦?

乾隆是個非常詼諧的人,喜歡和大臣們開玩笑,因此,和珅就經常收集些市井的俚語笑話,也就是當時的流行段子,逗得乾隆皇帝龍心大悅。

這還不夠,和珅經常拿自己自嘲,自嘲多數時候是能夠創造幽默的,這些,可不是一般軍機大臣所能做到的。

和珅的這些個殺手鐧就叫做同感共情。

大貪官和珅:心理學大師,卻一直少有人知

同感共情是指一個人能夠準確無誤地體察到對方的內心同感,也就是“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

和珅同感共情的能力在心理學中稱為“同理心”,又譯作“移情”,是指設身處地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的情緒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

或許是江湖險惡,環顧四周,人與人之間的情緒密碼越來越複雜。

平日裡,總可以看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非常努力,很拼很勤奮,卻總是到處碰壁,生活得不如意。

而有些人口若懸河,左右逢源,反而混得順風順水。可能是同理心帶來的生存智慧,讓這些人在人際交往中游刃有餘。

無論怎樣,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需刻意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處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