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愛了,和年齡無關

愛就是愛了,和年齡無關

林倩老師:

你好!

自從我和一個大13歲的男人談戀愛,父母就極力反對,他們說年紀大的和我有代溝,城府也深,感情經歷會特別複雜。無論我怎麼為男友辯解,父母就是不答應。

事實上,男友溫柔體貼,屬於特別會寵女人的大男人,雖說大了我13歲,也不見得有多老,尤其是他愛打球,愛健身,不亞於和我同齡的年輕人。更何況,他性格沉穩,做事認真,不浮躁不虛誇,對公司裡的員工態度很溫和,我喜歡和他說話,或是聽他說話,覺得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特別有安全感。

只是父母老是在我面前提一件事,其實,那件事已經過去五六年了。當時,男友和一個北方女孩兒談戀愛,那個女孩兒在酒吧駐唱,男友希望她不要那麼辛苦,就為她找了另外一份也是和音樂有關的工作,女孩兒不同意。男友後來也依了她,最後忍受不了的是,那個女孩兒天天在酒吧和其他男人周旋,男友說過她幾次,女孩兒不聽,男友就提出分手,結果這個女孩想不開做出過激行為,雖說被救回來,但是男友因此背上個““惡名”。也不知道父母是從哪裡聽說了這件事,後來我問了男友,他告訴了事情的原委。我想那都是我認識他之前的事,所以沒必要計較。

  之前我也談過幾個,一直沒有適合,自從朋友介紹認識他,就覺得這個男人才是我一直想要的,我會心動會想念會牽掛,哪怕他是個窮光蛋我都願意跟著。我想和他結婚,和他生孩子,安心做他的好太太。如果現在讓我失去他,我會後悔,而且相信一輩子都找不到如此令人心儀的男人了,我決定堅定自己的選擇。父母肯定失望,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說服他們。

笨拙的燕子

愛就是愛了,和年齡無關

笨拙的燕子:

“老少配”自古有之,但一直爭論不休。尤其是名人的“老少配”婚事,總會引起社會或媒體的議論和關注,普通人引來的是周邊人的口舌。其實,這個現象歷來都是因人而異,見仁見智的。就像之前《中國好聲音》哈林團隊的吳莫愁,她可以把歌唱得像萊茵河畔的女巫,你能說她唱得好還是唱得不好呢?

說白了,“老少配”無關乎他人,只要你認為好就成。

你之所以喜歡他,可能是基於他的學識、人品的仰慕,同時,你的男友可能出於你的青春可人而喜愛。其實,老少配的例子很多,如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楊振寧和翁帆,喬冠華與章含之,金庸與林樂怡,餘秋雨與馬蘭……如果非要從心理學或是生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但無論怎麼分析,年齡和愛情無關,重要的還是彼此思想的契合。歌德80歲喜歡上18歲的女孩,我們總不能罵他是神經病吧,因為他就是愛了,而且愛得朝氣蓬勃;杜拉斯晚年的情人竟然年輕得可以做她的孫子,我們也不能罵她是老妖精吧,因為她愛得青春洋溢。無論年齡相差多大,只要相愛,只要自己感覺美好,年齡就不是個問題。

愛就是愛了,和年齡無關

婚姻的幸不幸福,最終還是取決於他們是否為了愛情走在一起,如果是,就沒有什麼地域、年齡之分。婚姻又不是作秀,為了表面上好看。當然,也有不少人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逃避家庭的不快樂而結婚,或是為了找個有錢人找個靠山而結婚,等等,這種婚姻的最終都會出現種種問題。

我推崇婚姻不附帶任何功利和色彩,感情的基礎必須是彼此雙方心中有愛,這是決定婚姻是否美滿的重要因素。

當然,可能會有不少人和你父母的觀念一樣,擔心你們之間有代溝存在。如果是找個年齡可以做自己父親的人來做丈夫,人家可能會懷疑你有利可圖,或是受過感情方面的挫折而賭氣為之,或是懷疑你有戀父情結等不一而論。13歲的年齡差距還不至於讓輿論壓倒你,不過,你們一個80後,一個60後,不同的時代成長背景,不同的閱歷,會使兩個人的思維和交流產生差異,在以後的生活中會越來越明顯,那時候再發生矛盾,對彼此可能都是個不小的傷害,你得有心理準備。

至於父母那方面,我想只要你認定他了,非他莫嫁,父母還是奈何不得,只要看到你開心幸福,他們總有一天會理解你祝福你的。

祝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