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吧,哪怕很二!

笑吧,哪怕很二!

我沒什麼妙論,只是坐下來,和來訪者聊一聊,探討探討一些問題。繼而,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算是個案筆記吧。

多年來,我真心實意地與來訪者共同面臨生命中最深刻、最黑暗、最迷惘的經歷,也與他們共同挑戰:承諾,孤獨,嫉妒,背叛,激情,離婚……我不否認情感的豐富多樣。一個血肉豐滿的人,在自己的過往、性情、記憶及思想中,遭受強烈的精神磨難,最終給自己由內而外的蛻變與成長,這種全新的感覺,如此堅強而深刻,讓我為此振奮而感激。

我感謝來訪者的信任,感謝讀者給我寫信的真誠,或許,他們內心早有答案,他們要的只是傾訴,只是有人傾聽。在這期間,我希望我的解答,我的文字可以有情懷,有溫度,有悲憫。因為我不敢辜負這份信任。

沒錯兒,我很想做點什麼,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卻一直沒有想好。或許,把一些個案貼出來,和大家一起探尋——生命的無數可能,抑或可以讓自己重新開始,抑或讓自己更有維度?

眼下,越來越多的人在否定自己,越來越多的人不開心,越來越多的人在病發邊緣,心理問題簡直就是身心健康的潛在“殺手”。

怎麼辦,如何取悅自己?心靈雞湯直抒胸臆,可是讀多了,難免無胸臆可抒。

那就看看無厘頭的電影,看看滑稽戲,看看喜劇。“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生。”可別不信,經常開懷大笑,能夠撫平生活中的很多褶皺呢。

據說金代著名的醫學家張子和採用“發笑疏導法”治好了縣令夫人。說是縣令夫人不知因何發病,精神失常,不識家人,也不吃不喝,天天胡亂叫罵。縣令請了眾多名醫,嘗試各種治療,病情沒有得以控制,反而變本加厲。

縣令終究是把遊醫歸來的張子和給盼來了。可不,張子和搖著一把蒲扇,什麼也沒帶,到了縣令府,直接在後花園找了一塊大空地,再讓縣令找來兩個肥胖臃腫的老婦人,濃脂豔粉一番,幹嘛?表演摔跤啊!縣令夫人看得大笑不止,府中上下亦是笑炸了。隨後,張子和讓兩個精疲力竭的老婦人在餐桌前狼吞虎嚥,還作出風捲殘雲之態,縣令夫人見狀不由自主地動起了筷子。

僅三天功夫,縣令夫人的俏摸樣回來了,知書達理賢淑嫻雅。神奇吧,這就是張子和獨創的“發笑疏導法”。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列文博士說“笑表達了人類征服憂慮的能力。”曾有一位無法行動的風溼病患者,每天觀看諷刺喜劇片,或是聽聞幽默笑話錄音,輔以大劑量維生素C,幾個月後,竟奇蹟般地痊癒了。

看來,笑的魔力令人咂舌。

當然,這僅是取悅自己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從心底感到快樂,需要我們有愛的能力,有接納自己的友善,有尋找重獲新生的力量……

今天,我很開心在這豔燦燦的暖冬下,注視時間流逝的瞬間,注視心靈旅程的無數可能,這個當下,是如此真實,富有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