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勃艮第人最引以自豪、也讓外國人最心馳神往的,便是盛產於當地的葡萄美酒。

勃艮第葡萄酒文化

勃艮第的葡萄酒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享有盛譽,歷久不衰。查理大帝時大力發展葡萄酒,開始大面積種植葡萄並打開了市場。

20世紀30年代,勃艮第地區的酒進行了分級工作,其後允許以產地作為酒名,鼓勵葡萄種植者用自己葡萄園的名稱作為商標進行生產和銷售。所以,勃艮第最好的酒都冠以當地種植園的名稱。

勃艮第的葡萄酒中,白酒通常為幹酒,紅酒則甘醇濃郁。其中尚貝爾旦被譽為“酒中之王”,霍馬內·泛蒂是“酒中之後”。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在勃艮第,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從第戎到羅什波,無論是城堡還是私人旅館,彩色屋頂上都是各具特色的葡萄園。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博納的“上帝旅館”。

而在勃艮第的葡萄酒文化中,最受人青睞的古蹟之一“濟貧院”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該院15世紀由法國掌璽大臣、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尼古拉·羅蘭和其夫人建造,目的是為了給貧民提供一個避難所。它已成為一個博物館。

這種濟貧的傳統一直保存。從1059年以來,每年的收穫季節,也就是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天,都舉行盛大的慈善拍賣活動,許多著名演員都趕來助興。

而這個時候,所有精明的葡萄酒生產商都是不會放過這一做廣告的大好機會的。所以,拍賣活動實際上成了一個葡萄酒文化節。

對於勃艮第人來說,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個優秀的“大使”。他們十分注意自己葡萄酒的形象。他們的酒至少要在橡樹酒桶裡裝16個月才會拿出來讓人品嚐。

勃艮第酒遠銷世界各地。人們通過香醇味濃的勃艮第葡萄酒認識了勃艮第。意大利、智利、英國等國都在不同程度上仿製勃艮第酒。

當年最令拿破崙傾心的葡萄酒就產自勃艮第,當然,這也更加提高了勃艮第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勃艮第葡萄酒發展史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在公元312年,第一次有了關於這一地區葡萄酒生產的文字記載。公元500年開始,修道士們開始種植葡萄並釀製葡萄酒。為了挑選最好的地塊和最合適的葡萄品種,他們精耕細作。

14和15世紀,勃艮第的公爵們堅持不懈地為葡萄酒改良做出貢獻。為了將勃艮第葡萄酒推廣到整個歐洲,他們大力支持勃艮第葡萄酒的商業化並維護勃艮第葡萄酒在法國的聲譽。

18世紀,資產階級和貴族開始對葡萄酒生產感興趣,併成為莊園主。勃艮第葡萄酒在拿破崙時期繼續向俄國和美洲擴張。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其後,根瘤蚜危機 (葡萄根瘤蚜蟲害是一種毀壞葡萄苗木的蚜蟲)在1870年至1880年之間毀滅了歐洲所有的葡萄種植,其中包括勃艮第葡萄。

在重新種植時,勃艮第人嚴格地在最好的土地上重新栽種,使得葡萄種植質量進一步提高。

20世紀,法定產區葡萄酒的概念推出。其目的是明確產品的生產標準和質量,以釀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之一——勃艮第葡萄酒。

“地球上最複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地”

根據wine-searcher網站的統計排名,全球最貴的10款葡萄酒中,法國勃艮第就佔了8席,它是大部分葡萄酒飲客抬頭仰視的存在,也在葡萄酒世界擁有不可撼動的神聖地位。

但這個產區,在許多葡萄酒愛好者眼中,除了神聖之外,還是複雜難懂的代表,它有眾多的風土各異的葡萄園和生產商,還有難懂的酒標和分級。

在品嚐勃艮第葡萄酒時,你會經常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兩個葡萄園可能僅相隔數米,但釀出的酒卻天差地別。

這個著名且複雜產區的形成,離不開教會修士的作用。如今勃艮第最大的特級園Clos de Vougeot就是在1336年被西多會教士開墾出來的。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據說,中世紀西多會(Cistercians)的修士們為了尋找合適的葡萄種植園,他們經常用舌頭去品嚐泥土與碎石,並通過與大自然的直接交流,尋覓天國之路。

正是那些修士們最早意識到了不同的葡萄園釀出的酒原來不一樣,才有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的勃艮第人對土地的重視和對風土的痴迷。最後便造就瞭如今勃艮第的葡萄酒版圖,大小葡萄園林立的複雜局面。

主要出產酒體從中等至豐滿不等的紅葡萄酒,以及乾白葡萄酒。園區面積有25,000公頃主要出產黑皮諾(Pinot Noir)、霞多麗(Chardonnay)等品種的葡萄。產量18,000萬瓶,其中65%為乾白葡萄酒,35%為紅葡萄酒。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勃艮第的葡萄酒大多數採用單一葡萄品種釀製。主要的紅葡萄品種是黑皮諾(Pinot Noir)。儘管在法國之外也有所種植,但是天性嬌貴刁鑽的黑皮諾卻只在勃艮第的風土上才能展現獨一無二的優雅風姿。

主要的白葡萄品種為霞多麗 (Chardonnay),被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霞多麗也惟有在勃艮第才展現出特別的魅力,它不僅擁有豐滿的口感,還保有少見的強勁與細膩變化,以及驚人的久存潛力。

勃艮第五大子產區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勃艮第(Bourgogne)位於法國的東部內陸地區,位於巴黎東南部。內部又分成5個子產區,分別是Chablis夏布利、Côte de Nuits夜丘、Côte de Beaune伯恩丘、Côte Chalonnaise夏隆內丘、Mâconnais馬孔。

夜丘和伯恩丘又合稱為金丘(Cote d’ Or),是勃艮第的核心地帶,在整個勃艮第,只有夜丘、伯恩丘和夏布利這三個子產區擁有特級葡萄園(Grand Cru)。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勃艮第是黑皮諾和霞多麗的天下,其他品種也有一席之地,但都被認為略遜一等,比如紅色的嘉美Gamay和白葡萄阿里哥特Aligote。

5個子產區裡,夏布利專注於霞多麗白葡萄酒,和本地其他濃郁飽滿的白葡萄酒不同,夏布利的白葡萄酒更為乾爽清新,以其礦物感和爽脆酸度著稱。

其他4個子產區,則紅白皆有。

在夜丘,大概95%的酒都是黑皮諾,這裡是勃艮第的核心,本地三分之二的特級園都聚集在此,比如大名鼎鼎的羅曼尼康帝(la Romanée-Conti)特級園。可以說,最貴的紅葡萄酒幾乎都在這了。

伯恩丘是勃艮第白葡萄酒的聖殿,出產一些世界上最貴的白葡萄酒(比如那些來自蒙哈榭Montrachet特級園的),不過在Beaune、Corton附近,還有Pommard和Volnay也有一些頂級黑皮諾。在這個區域越往南越是優質白葡萄酒的天下。

夏隆內丘紅白葡萄酒相當,是一個價廉物美的產區。

馬孔是勃艮第五個子產區產量最大的,主要生產白葡萄酒,還有小部分的紅。

最難懂的土地分級制度

勃艮第的特色源自風土,等級劃分也就針對土地。勃艮第目前共有100個AOC(按照歐盟法律的調整改稱為AOP),分為四級:

最基礎的是23個地區級AOC(AOC Régionales),比如其中最為常見的勃艮第AOC(Bourgogne),以及其他在國內相對少見一些的大區級AOC,比如Bourgogne Grand Ordinaire,Bourgogne Hautes-Côtes de Nuits,Bourgogne Hautes Côtes de Beaune等等。

一篇文章帶您讀懂勃艮第的歷史、子產區和分級制度!

向上一級是村莊級(AOC Communales),勃艮第共有44個特別的村莊,都有獨立的AOC,在這些村莊出產的酒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和高於大區級酒的品質。

再上一級是一級園(Premier Cru),屬於每個村莊值得單獨列出的好園(不是所有的村莊都有一級園),勃艮第一共有500多個一級園,按照微風土每一個一級園都擁有獨立的名字,比如Vosne-Romanée村的Cros-Parantoux一級園。

金字塔的最頂端是33個特級園AOC,不需要在酒標上標註自己出身的村莊,只有在這塊特級園裡產的葡萄釀的酒才能算作特級酒,酒標上通常會註明“ Grand Cru”特級園。

特級園的酒只佔勃艮第2%的產量,但目前世界上最貴的 50 款葡萄酒中就有 28 款來自勃艮第這 33 個特級葡萄園。

除此之外,勃艮第的葡萄園還有十分嚴重的“偏科”現象,比如同樣是一級園的葡萄園,在這個村的一級園水平很高價格很貴,到了另一個村裡一級園可能就水平一般了。

因此要喝懂勃艮第的酒,你還需要多點歷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