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酒”亂像:餐酒搖身一變成AOC,中級莊也能OEM?

第99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不久前在長沙落幕。如近幾年每一屆糖酒會一樣,山寨酒都成為了部分酒商的吐槽點之一。今年秋糖,一些酒商則擔憂小標酒項目(又稱為簡標酒)有可能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

所謂小標酒,指不貼正標的國外原瓶葡萄酒運到保稅區,利用保稅區可以進行再加工的政策,按照國內酒商的需求定製正標。

然而,這種加速資金流轉,提高進口商效率的模式如今卻存在一些亂象,並對進口葡萄酒行業帶來風險。

餐酒標AOC,產區隨便標

秋季糖酒會主場館開展第二日,筆者見有酒商在朋友圈發了如此感慨:小標酒在各個口岸的政策不一,在允許與非允許之間搖擺。如是正常的小標酒無可厚非,但不少企業卻打著簡標幹著疑似套標的活。

據瞭解,小標酒最早發源於溫州口岸。此後,廣州、泉州、煙臺、天津、南通、欽州等多個口岸都有企業做小標酒項目。一家涉足小標酒的供應鏈公司負責人告訴WBO:“目前大概有大大小小40-50家企業在做。”

這名負責人指出:目前各個口岸的標準的確有所不同。有的企業利用一些口岸的執法部門對葡萄酒不熟悉,混淆葡萄酒等級,把餐酒當AOC級別產品推出,或者把AOC當餐酒進行報關。


“小標酒”亂像:餐酒搖身一變成AOC,中級莊也能OEM?


一名最近剛去過江蘇某口岸考察過小標酒的酒商就表示:該口岸的小標酒非常混亂!

“有進口商不講遊戲規則,一些葡萄酒的品質口感很差,價格也非常低,10元出頭,訂購三四十件即可定製標籤。更關鍵的是,他們低級別酒打高級別標籤,波爾多或羅納河谷產區隨便打,讓人吃驚。”這名酒商說。

有企業甚可做中級莊小標酒,專業人士稱不合規

不僅如此,還有少數企業聲稱可以做中級莊的小標籤酒。但一名小標籤酒進口商指出:波爾多中級莊協會應該是不允許小標酒的,而且標籤必須通過中級莊協會備案。

就此,筆者聯繫到擁有兩家中級莊的法國百特酒業集團品牌部一名負責人,他表示:中級莊被規定採摘所用葡萄都必須是酒莊自己葡萄園的,釀造裝瓶貼標都需要在酒莊內。本公司的兩個中級莊,貼標機甚至都不通用,每個酒莊一個貼標機。

“我們有個客戶想採購我們集團中級莊巴亞圖3升裝的酒,但由於我們酒莊裡只有灌裝750毫升和1500毫升的設備,我們就做不了,因為不能拿到外面去裝瓶、貼標。”該名負責人說到

上述曾考察某口岸小標酒項目的酒商也表示:這家企業號稱可以做中級莊小標酒,但價格非常便宜,出貨價才42元/瓶,10件以上還有折扣。我喝過這款酒,感覺遠遜於中級莊應有的品質。

國內部分口岸並未強制規定發回原廠審核備案

上述經營小標籤酒的進口商表示:按照規定,小標酒在口岸定製的標籤生成後,需發回原廠給生產企業審核備案,然後才能獲得條碼。

但另一名經營小標籤酒的進口商指出:國內部分口岸並未強制規定,是商家要求規範才發回原廠審核的,但並非每一家企業都會這樣做。

此外,上述進口商表示:由於種種原因,小標籤酒的陣營中也出現了一些模仿大品牌酒標的葡萄酒。


“小標酒”亂像:餐酒搖身一變成AOC,中級莊也能OEM?


未來可能會推出行業標準予以規範

出現這些亂象的原因,上述進口商指出:這還源於做小標籤酒的公司參差不齊,利潤不高且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部分公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然而,當這些有問題的葡萄酒流入市場,人們發現後不會說是某家企業的問題,而會說是某某保稅區、乃至這個行業的問題。

對此,福建酒商王燦輝表示:小標酒是供應鏈前置,雖然提升了進口商的經營效率,但目前做這個項目的企業多、競爭無序。競爭無序帶來的價格戰也會對企業的利潤帶來擠壓,並反映在產品質量上,這對消費者來說形成了傷害,長遠來看對行業並不是好事。

但也有進口商表示:“儘管目前各個口岸、各個企業的標準不一,但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嚴格。我瞭解到有口岸開始整頓,今年8月30日關停了好多家不規範的企業,不允許他們再進貨。”

對此,寧波雲海方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葛徵波提出以下兩點建議:第一、小標籤酒一定要選擇國外有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以保證品質;第二、小標籤酒的再加工過程中,一定要同時滿足國內和國外的法律法規,應設立雙重監管流程。比如不能破壞國外的原產地制度、等級制度等,尊重知識產權。

葛徵波指出:小標酒流程規範管理體現在和酒廠、海關、進口商共同管理質量和知識產權、進口手續的正規化。目前,已擬出一套詳細文件遞交相關部門,望能對這個細分行業的規範起到一定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