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找溫子仁執導算是找對人了

華納年度壓軸大片,也是今年最後一部引進的超級英雄真人電影《海王》即將在12月7日率先登陸內地銀幕,足足比北美早了兩週。能比北美早兩週嚐鮮看到超級英雄大片,這個機會還真不常有。

不過比北美早上映,自然也就沒了北美的口碑參考,不免會讓不少國內觀眾擔心影片的質量,尤其是華納這幾年的DC超級英雄片口碑票房僅算差強人意。去年《神奇女俠》雖然口碑不錯,但之後的《正義聯盟》又跌回低谷,所以這部緊接《正義聯盟》的《海王》很自然會對它的口碑預估趨於保守。

《海王》找溫子仁執導算是找對人了

但筆者要告訴大家,《海王》可以讓你把這之前所有的DC超級英雄片都忘掉,忘掉那些沉悶的節奏和劇情;忘掉那些低沉渾厚又有點壓抑的配樂;忘掉暗黑的,苦大深仇的人物。

《海王》是近年來DC的超級英雄片在娛樂性做得最好的一部,不僅技術特效異常驚豔,海底世界瑰麗壯觀,劇情節奏明快,人物不再一副暗黑面。可以說,《海王》終於能讓DC擺脫過去固有的形象。

華納自2014年決定重啟超人和蝙蝠俠這兩位DC旗下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就有佈局DC電影宇宙的規劃,畢竟看到隔壁漫威的MCU(漫威電影宇宙)在全球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同樣手持那麼多超級英雄還怎能坐得住。

2013年《超人:鋼鐵之軀》之後,華納公佈了自己未來十年的計劃,媒體和粉絲為這個佈局命名為“DC電影宇宙”(DCU),與漫威的MCU遙相呼應。但這個名字並沒有得到官方認可,後來在知名電影雜誌《帝國》,第一次出現了“DC擴展宇宙”的概念(DC Extended Universe,簡稱DCEU),這個名字成為了後來普遍的稱呼,然而DC和華納官方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正式的叫法。

然而,華納的DC英雄片並不算成功,歸根結底,他在風格上對路人太不友好,過於暗黑風格,故作深度,讓普通觀眾敬而遠之。原因是華納得益於諾蘭版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的成功,令華納相信走黑暗風是正確的路線,於是當決定重啟《超人》時,導演扎克斯內德也深信這一點,所以編劇由大衛高耶擔綱,大衛高耶正是諾蘭版蝙蝠俠的編劇。

《海王》找溫子仁執導算是找對人了

扎克的《超人鋼鐵之軀》和《蝙蝠俠大戰超人》收到不少負評,這讓華納重新思考DC的路線,於是內部又重新洗牌。這4年裡,DC的高層和監製頻繁的人事變動,它不像漫威宇宙有凱文費奇這位創意領導者,導致DC的風格飄忽不定,《正義聯盟》試圖作出改變,但閃電俠的插科打諢總顯得刻意和笨拙。

終於到了《海王》,導演找來《速度與激情7》的溫子仁,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海王》找溫子仁執導算是找對人了

經過《速度7》的洗禮,溫子仁也成為大片炙手可熱的導演。事實證明,華納選溫子仁做導演算是選對了。首先在節奏上《海王》沒有了以往DC電影的沉悶拖沓,雖然143分鐘的片長看似不太友好,但在這143分鐘裡,故事把海王的身世、成長、宿敵,還有複雜的人物關係都能清晰交代。

如何利用旁白和影像推進劇情,溫子仁都比之前的導演完成的好。比如影片以海王亞瑟的旁白開始,講述父母從相識到相愛的故事,之後關於亞瑟的成長,如何在師父維科的教導下習得一身本領,則用當下和過去的畫面剪在一起,使影片敘事節奏加快。

當然《海王》最大的看點就是那瑰麗壯觀,精彩紛呈的海底世界,和緊張燃爆的動作戲。亞瑟和湄拉公主去尋找三叉戟是典型的尋寶故事,男女主角歷經不同的王國尋找線索,不同的王國都有創意非凡和壯麗的視覺效果,物種豐富多彩,尤其是在IMAX銀幕下,這些畫面都以全畫幅呈現,達到了極致的視覺體驗。

《海王》找溫子仁執導算是找對人了

至於動作戲,溫子仁簡直就把《海王》當作《速度與激情》來拍,一些近身動作戲的鏡頭設計我們在《速度7》裡都似曾相識,片中有一場在意大利的動作戲,男女主角沿著屋頂跑酷令人想到《速度與激情5》中巴西貧民窟那場追逐戲。

此外影片中經常會用上一些流行插曲,你可以想象華納這次為了把影片做得足夠爆米花、足夠娛樂性,對路人觀眾友好下了多大的決心。

可以預見,《海王》將是未來DC電影的基本風格,包括此後DC另外一位超級英雄沙讚的單體電影也是走明快、幽默路線,DC在未來的計劃還是讓人期待的。

最後提醒,影片結尾有一個彩蛋,出現在第一段片尾字幕結束,不用等待太久。它將預示著海王在接下來的單體電影中,將會面對自己的宿敵。

(本文為光美金逸服務號撰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