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猛將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次數為什麼那麼少?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在《三國演義》直到在第一百一十回才寫到文鴦——「文鴦單騎退雄兵」。這位少年將軍本是揚州執政官文欽之子,是魏末晉初的一位名將。即便在三國時代,比起那些曠世猛將來也並不遜色,甚至被稱為後三國時代的一員猛將。那麼這個文鴦又為何在《三國演義》中出現得不多呢?

三國第一猛將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次數為什麼那麼少?

在司馬懿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漸露不臣之心,公元254年,司馬氏兄弟因為欺壓君主,魏帝曹芳便秘密聯絡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太常夏侯玄欲發動政變,除掉司馬氏兄弟。不料事情被洩露,司馬師搶先一步,將李豐等三人除掉夷族,又廢掉了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消息傳到揚州後引起了毋丘儉和文欽的激憤,於是乎便發兵征討。

三國第一猛將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次數為什麼那麼少?

揚州都督,鎮東將軍司毋丘儉與文欽聯合討司馬氏兄弟,文鴦當作先鋒參加戰鬥。

當時司馬師正患眼疾,得知失態嚴重,也顧不上病痛,命弟弟司馬昭留守,自己親自帶兵出征。毋丘儉和文欽兵進到樂嘉城時與司馬師部遭遇。文欽之子文鴦此時年僅18歲,卻極有膽識,對文欽說:「司馬師遠道而來,立足未穩,趁現在襲擊,一定能打敗敵軍。」於是乎父子倆分兵行進,文鴦率先殺入司馬師寨中。一時間喊殺聲四起,文鴦娛驍勇善戰,勇不可當。

《三國演義》裡引後人的一首詩稱讚文鴦:「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可惜的是這樣一位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的將領沒有死在戰場的明上,而是死在政治鬥爭的暗箭上。

三國第一猛將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次數為什麼那麼少?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晉惠帝司馬衷繼位,而強勢的皇后賈南風專權。賈南風最大的一個政治對手就是司馬炎託孤重臣,百官之首太傅楊駿。最後終於扳倒了楊駿,將楊駿誅殺夷族。而賈南風又密令大肆搜捕楊駿餘黨。文鴦本來並不是楊駿的人,但卻被諸葛誕的外孫子司馬繇誣告。結果文鴦被當作楊駿餘黨被誅殺,而且連坐被夷三族。一代名將就此落幕。

三國第一猛將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次數為什麼那麼少?

在《三國演義》裡羅老先生寫過好幾位孤膽英雄,但在《三國演義》的最後篇幅裡,因為名將們都已謝幕,老羅先生也沒有了虛構的空間,因此也寫得也比較忠於史實了,因此也就沒有過於濃墨重彩地來寫這位大將了。但文單騎數次殺退魏軍,是正史上白紙黑字寫著的,甚至可以說他改變了明日黃花雙多向的。

三國第一猛將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次數為什麼那麼少?

猛將未得善終,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