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人稱“櫻桃進士”,他的這首詞有一種“餘音繞樑”之美

蔣捷(約1245-1305後),南宋詞人,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鹹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詞人是1274年的進士,而當時的宋王朝已經是在風雨飄搖之中。詞人在這個王朝末年身懷亡國之痛,一直隱居,內心感受人生與國破家亡的雙重打擊。這首宋詞就是詞人對自己親身經歷的感觸,而且因為這其中的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得名為“櫻桃進士”。

《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此人人稱“櫻桃進士”,他的這首詞有一種“餘音繞樑”之美

這首詞的開篇就有讓人驚豔的字詞,“一片春愁待酒澆”的“澆”寫出了蔣捷的萬千思緒和詞人心中那揮之不盡的愁緒。抬眼望去,看到行船在吳江之上,岸上酒旗飄飄的似是招攬顧客,詞人內心更生出幾分借酒澆愁的願望。

只因為愁緒滿懷,對於行船經過的美景也沒有了欣賞的心思。“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秋娘渡”和“泰娘橋”本是當地著名景觀,多少年來讓不少文人騷客浮想聯翩,可是作者此時卻無暇欣賞,只看到那“風又飄飄,雨又蕭蕭”,雖是春景,但是在詞人的心中,卻是一片難言的蕭瑟。

下片一開始就寫詞人羈旅之苦,表達出了深切的思鄉愁。“何日歸家洗客袍?”不知何時才能停止這漂泊,回到故鄉?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安享溫馨的有佳人陪伴的生活?要知道,“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是不等人的,那如流水一般的年月,流逝的很快……

此人人稱“櫻桃進士”,他的這首詞有一種“餘音繞樑”之美

蔣捷抓住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為深綠,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視的可捉摸的形象,借“紅”“綠”顏色之轉變,抒發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作者在詞中逐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鏗鏘。大大地加強了詞的表現力。這個節奏感極強的思歸曲,讀後讓人有“餘言繞樑,三日不絕”的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