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廳)長一週第三篇:江西省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在關注推動什麼工作?

《信息日報》是一張有著30多年曆史的綜合類日報,做有價值的新聞,讀者關注的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政經要聞和政務熱點,是每個讀者關注的焦點。從現在起,《

信息日報》開始改版,做權威的時政新聞,深度的重磅新聞,獨家的財經報道等(《信息日報》APP也已上線,更多精彩的內容敬請訂閱《信息日報》或下載APP)。《市(廳)長一週》就是我們隆重推出的一個深度時政欄目。

《市(廳)長一週》正是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研究中心基於設區市市長、廳局長在權威媒體以及相關政務網站上的公開信息基礎上進行分析,為廣大讀者梳理市(廳)長一週的關注點、聚焦點 ,致力於為目標讀者提供高品質的深度閱讀。

《市(廳)長一週》自推出以後,就受到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他們紛紛留言,表達了自己對欄目的看法和建議!

市(廳)長一週第三篇:江西省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在關注推動什麼工作?

本期《信息日報》“市(廳)長一週”關注的人物是江西省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詳細如下:

市(廳)長一週第三篇:江西省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在關注推動什麼工作?

(點擊可放大)

市(廳)長一週

信息日報“市(廳)長一週”聯合大江大數據研究中心

解碼撫州市長張鴻星的上週“關鍵詞”

撫州市長:抓脫貧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古人這句話體現出來的樸素的民生觀,說明老百姓的利益,須放在重要位置,今之亦然。

舉國上下都在關注民生,聚焦民生,我省也不例外,回應民生關切,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成為全省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研究中心對江西省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一週數據分析就顯示,自11月20日至11月27日,他的日常工作除了“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外,聚焦民生是他上週最為忙碌的工作之一。

11月25日、24日、22日、張鴻星分別就住房租賃、項目開工、扶貧調度作出了指示。三場會議,看似針對三個關聯不大的內容,但再作仔細觀察,其背後卻有不少共通之處。因為張鴻星的這些工作指向的均是撫州市的“民生”工程。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

住房,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房價,讓老百姓牽腸掛肚。

十九大報告明確表示: “堅持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們住有所居。”

我省在落實這一政策時,也不斷強調,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並出臺一系列調控措施的同時,去年還出臺《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明確表示,要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為主方向,積極支持住房租賃消費,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那麼,撫州又是如何讓“房子不是用來炒的”落實落地的呢?或許從上週張鴻星的工作中看出端倪。

“撫州樓市要大變!全省第一!簽訂住房租賃金融戰略合作協議,租房時代來臨!”11月25日,撫州日報官方微信報道了一條消息。

該消息透露,11月24日下午,撫州市與中國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在簽訂住房租賃金融戰略合作協議。

“房價能降嗎”、“租學區房可以上重點學校嗎?”、“關心房子的地址,租金,還有旁邊社區商業,醫院等,周邊配套是否完善”……對於撫州簽訂住房租賃金融戰略合作協議,從網友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市民還是充滿疑慮。

對此,出席了此次簽署協議的張鴻星,說了一段話可以看作是回應。張鴻星指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途徑,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

顯然,從此話中不難看出,張鴻星對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是十分認可支持的,也是今後撫州發展房地產的一個方向。

此次簽約儀式上,張鴻星還透露,撫州市緊緊圍繞“住有所居”這一目標,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同時,著力規範房屋租賃行業管理,全面推進全市住房租賃信息網上備案和監管系統建設,有力地保障了撫州市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有序、健康!”從張鴻星的講話中,不難讀懂他對未來撫州的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思路——堅決貫徹“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換言之,那就是張鴻星堅決支持並貫徹在撫州打擊炒房。

回應百姓關切 集中精力抓項目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對江西的基本省情作出了科學研判:發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欠發達仍然是江西的基本省情,相對落後仍然是江西的最大現實。

基本省情決定發展思路。

抓項目、促投資在全省成為共識。近年來,我省形成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項目,各級各部門領導帶頭抓項目,全省上下形成了經濟工作以抓項目為重點、方方面面為抓項目創造條件、促進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氛圍。

撫州也不例外。

11月22日上午,撫州中洲大橋、投資大廈等6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45億。

“今天集中開工的項目數量上雖然不多,但都是事關撫州長遠發展、事關百姓民生福祉的重大項目,都是群眾熱切期盼多年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出席當天開工儀式的張鴻星,在致辭中這樣表達了這些項目的重要性,即不僅關係老百姓的出行與城市品味的提升,更是關係撫州的長遠發展。

同時,當天的致辭中,他還提出這樣的要求:

全市上下要集中精力抓重大項目,始終保持抓項目的勁頭和力度,以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嚴謹作風,進一步推動全市項目建設工作取得更大突破,為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新撫州”作出更大貢獻。

在張鴻星看來,不僅僅要對當天開工的項目抓緊抓好“落實落地”,還要求全撫州市要集中精力抓項目。

那麼,張鴻星緣何如此強調這一點,或許從這裡可以找到答案。記得今年的 1月16日下午,張鴻星在撫州代表團審議討論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6年撫州市經濟發展走出了“八九不離十”“七上八下”的困境,發展勢頭比較好。

其中,張鴻星透露了撫州走出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

“撫州爭當全省區域經濟特色發展的排頭兵。通過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大產業招商力度,激活民間投資,特別是靠抓項目帶動,抓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加快撫州經濟發展速度。”

如此看來,就不難理解張鴻星為什麼如此看重項目對撫州發展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張鴻星在今後主政撫州期間,作為一市的市長,回應百姓關切,精力抓重大項目依然是他的一個工作重點。

抓脫貧就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

在這方面,我省不僅列出了脫貧攻堅時間表,今年的第四季度,還推出了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撫州對照時間表,也積極推進脫貧攻堅。11月25日,全撫州市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整改調度會在撫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室召開。

此次會上,張鴻星談到他理解的脫貧攻堅工作。

他說,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

同時,在此次會上。張鴻星還對全撫州各縣(區)黨政一把手提出了要求:“各縣(區)要以”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問題導向抓好整改工作,按照省、市會議精神,逐條抓好落實。”、“各縣(區)黨政一把手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背水一戰的決勝姿態,抓好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整改工作。”

從中可以看出,張鴻星的要求是嚴格的,也是具體的。張鴻星不僅提出了要求,還給出了方法:

“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保證產業扶貧全覆蓋,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加快推進異地搬遷進度,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完善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要從建檔立卡貧困戶數量、安全住房居住率、產業扶貧覆蓋率、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教育政策比率等標準入手,嚴格對照脫貧攻堅‘百日行動’重點任務責任清單,認真分析原因及存在問題”。

可以看出,張鴻星的脫貧攻堅思路中,希望能有產業扶貧,從源頭拔“窮根”,更希望做到對貧困戶建檔立卡進行精準扶貧。

其實張鴻星的這一扶貧思路,在他的工作中多有體現,如在今年的11月17日至18日,張鴻星率隊赴撫州市11個縣(區)及撫州高新區巡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情況,在巡查中他就談到,要在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和秀美鄉村建設過程中,把環境整治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顯然,張鴻星在推進脫貧攻堅中,一再強調產業扶貧,就是力圖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輸血”的同時也讓群眾學會“造血”,使貧困戶真正“拔窮根”,同時在抓脫貧中,堅持“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問題導向,就是敢於正視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人們有理由相信,有了這樣的思路,撫州一定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的熱潮。撫州也不例外,11月25日、24日、22日、張鴻星行程滿滿,分別就住房租賃、項目開工、扶貧調度工作,踐行十九大報告精神。

( 數據來源: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研究中心,均為公開的新聞報道,稿件未經本人審閱)

請您點題:即日起,《信息日報》推出“市(廳)長一週”欄目,如果您想了解哪位市長或廳長,可關注“江西政讀”微信號告訴我們,或者致電13607089528給本報留言。

江西政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