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現在很多電影動不動就是耗資上億,頂尖製作團隊,知名導演、大流量IP。

總之一出手,滿臉都寫著三個字:不差錢。

儘管如此,拍出來的效果和市場口碑卻差強人意。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情況正好跟上面相反《一念無明》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在一堆大製作電影的夾擊下,你可能稍不留神就錯過了這樣一部佳片。

製作成本200萬港幣,16天拍攝完成,你是否會對電影的質量打上一個問號?

別急著懷疑,如果告訴你卡司是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呢

三人不僅零片酬出演,金燕玲還憑此片還捧回了金馬和金像兩座最佳女配獎盃。

究竟是以低成本作為炒作的噱頭,還是狠打了大手筆爛片的臉,看過便知。

豆瓣評分8.2,IMDb7.3,好評度也是一路增長。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這是一部很獨特的香港電影。

首先是氣氛很壓抑,但不是尋求戲劇性爆發的結局,反而努力尋找釋放及諒解的方法。

有人說近幾年的香港電影已輝煌不再,也確實有目共睹。

但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喜劇,香港電影市場時不時地將鏡頭對準了社會現實和邊緣人物。

比如之前的翁子光的《踏雪尋梅》,比如這次的黃進的《一念無明》。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念無明》是香港新導演黃進拍的首部劇情片,戲名取了個佛家術語:

一念甫滅,次念又生,念念不斷,是謂無明。

香港地界不大,但是宗教文化卻十分複雜,佛教就是其中之一。

像是《無間道》系列這樣的口碑之作,一開始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開頭的:

《涅槃經》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香港電影中大多存在德行的修煉,這種德不是簡簡單單的品德,而是積德行善裡的積德。

表達的就是一輩子對德行的累積,只有累積到足夠程度,才能稱之為大德。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杜琪峰的《盲探》會讓人想起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延展開一個看不見的香港。

本來有人嘆它的繁華,有人喜它的慾望,只因這裡的銀幕上的惡之花開得自由。

同期上映的《不二神探》是講香豔的連環謀殺案,不也選擇了這座罪惡的城市麼?

借《不二神探》的眼,或《盲探》莊士敦的”失明“,這座城才袒露出真實的面貌。

那些深埋的遺憾、貪慾、眼淚,包括自我的掙扎,被細膩感受。

這也是《一念無明》所要表達的。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香港,一個平均每天都有三個人自殺的地方。

樓房高聳,街道狹窄,並不是每幢樓後的街角都有《春嬌與志明》相遇的愛情故事。

如同名字,電影講的就是在香港壓力滿溢的城市裡,人對生命的迷惑。

電影開頭阿東走進那間小小的房間,和父親那段對話,兩人演技足夠。

很難相信金馬獎最佳女配金燕玲,只拍攝1天就可以有足夠的情緒讓人跟著歇斯底里,讓人親見失手弒母的痛感,讓人感受親人之間的愛恨極端。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導演黃進及編劇陳楚珩在片中呈現了不少社會問題。

例如精神病康復者及居住問題等等,而這些問題又互相影響,令社會潛藏著壓力爆煲的危機。

電影提出了精神病康復者面對社會的歧視不被接納的標籤,是值得大家深入討論的。

黃進的首部劇情長片,導演技巧非常成熟,大牌演員拔刀相助,豐富了戲劇表演的可觀性。

電影的氣氛頗壓抑,但不是尋求劇性爆發的結局。

難能可貴的是,作品展現了人文關懷,雖然劇中的主角都陷於人生困局,

但他們都努力放下執念,尋找離開困局的道路。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沒有何般刻意的文藝腔調,也不曾有著過度的人物拔高。

《一念無明》雖有著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弒母、離婚、父子親情等等,都是電影的張力所在。

但黃進卻以一種看似平穩,實則波濤洶湧的敘事手法,巧妙的編制著電影的情感。

而正是這些點滴的凝聚,令人所真切的感受到了電影對遊走於社會邊緣群體深切的人文關懷。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這是銀幕上最”耐看“的余文樂。

他飾演的精神病康復者阿東,一個充滿愛與痛的人物,揹負亡母的陰影,走不出思想的死角。

余文樂的演出,在後段漸入佳境,非常感人。

曾志偉演阿東的父親黃大海,亦是難得的精彩。

演活了那希望為前半生只懂逃避的失敗人生尋求救贖,照顧阿東是他唯一能補償的事。

兩個回不去的人在數十呎的板房內,爭取一點喘息的空間。

偏偏如房租客所言:香港,就是沒空間。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飾演阿東女友譚思慧的方皓玟,絕對是被忽略了的香港演員。

短短兩幕❨餐廳及教會❩,演得很細緻。

譚思慧藉著信仰找到心靈的釋放,學懂寬恕阿東,還一番善意帶阿東到教會,可惜那是不適用於阿東的方法。

這段很有李滄東《密陽》的感覺,拿捏不準很易出事,導演處理得恰如其分。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金燕玲說她是先接觸《一念無明》的劇本,覺得寫得很不錯,才去見的導演編劇。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創作如此嚴肅一個故事的兩人竟然如此年輕。

這也是我看了《一念無明》後腦海閃過的一個感受。

《一念無明》是部不討好,看後不會令人快樂的電影。

有點抑鬱還有點喪,原生家庭、躁鬱症、人性的疏離與冷漠,看似遙遠,但或許你就是這些元素的製造者。

但這是部值得支持,強烈推薦的電影,它能帶領我找到心底的平靜和安寧。

余文樂、曾志偉、老戲骨金燕玲看過劇本後都自願零片酬演出。

余文樂在接拍這部電影之時感嘆道:”遇到好劇本比賺錢難,做演員遇到挑戰一定好興奮又擔心。”

曾志偉稱:”這是十年一遇的好劇本。“

金燕玲說能出演《一念無明》,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從《一念無明》可以感受到黃進和編劇陳楚珩的善意,讓人找到心底的平靜和安寧。

表面上,它是關於情緒病康服者阿東重新投入社會的經歷,和失敗的父親大海修補關係,也是大海自我救贖的故事。

藉著兩人身處的數十呎的板房狹窄空間,折射香港社會的各種問題。

電影旁及的包括香港的居住問題、精神病康服者的社會支援、公共醫療、經濟不景裁員失業、單親新移民、媒體生態“超底”標籤文化等等。

相信陳楚珩做了不少資料蒐集,她沒有販賣悲情,反而謙卑地給故事的主人公留有希望,在充滿歧視及誤解的國度裡互相扶持。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從故事的鋪排能看到導演的心思,全篇在有條不紊地營造氣氛。

電影開始時,大海接剛從精神病院出來的兒子阿東同住。

大海對精神病不瞭解,枕頭下面放了錘子,以防兒子發癲病用以自衛。

導演將阿東的經歷慢慢重組

先不交代他為什麼要接受精神病治療,只知是法庭頒令他強制入院。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電影裡的每個人都不正常,都有“病”。

男主阿東的病是躁鬱症。

因為他有一個糟糕的家庭。

父親不知所蹤,弟弟遠走美國。

病重又暴躁的母親全靠他一個人照顧,借了朋友幾百萬炒股,虧掉了,人家追著他還債。

阿東生活和工作壓力山大。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後來觀眾們隱約知道,事情和阿東的母親(金燕玲飾)有關。

阿東因為照顧患病的她,精神受到困擾,最後殺死了母親。

這組鏡頭被拆碎,片段不時對應阿東的情緒起伏,鏡頭再回退到故事中,將這椿意外拼湊重現。

法院判定他是精神躁鬱症,無罪釋放進了精神病院。

愛人、名譽、錢財一夕之間全都沒了。

他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弒母”的事實讓他時刻籠罩在陰影之中。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件悲劇改寫了戲中各人的命運。

阿東的經歷,充滿愛與痛。

揹負亡母的陰影,走不出思想的死角,

導演確實有點壞,他把余文樂飾演的男主角,放在了一個非常極端的人生位置上。

余文樂在後段演出漸入佳境,堪稱是從影以來最好的。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個人成長的經歷會決定其一生的方向”。

世界最基本的圖像就是這時候來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如同複印機似的,一幅又一幅地複印在一個人的成長裡。

這就像《一念無明》余文樂飾演的主角阿東的狀況:

爸爸媽媽從小都偏愛更加優秀的弟弟,春遊時都去弟弟班上,心裡只記掛弟弟。

這造成了阿東長大後內斂敏感又渴望父母關愛的性格,想多賺錢去有一個家,渴望有朝一日出息了得到父母的疼愛。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可惜,事與願違。

飽受痛症折磨的媽媽在老公與小兒子都離她而去,只剩下阿東守護在身旁的時候,

還是口口聲聲說要打電話給小兒子,指責阿東沒有用。

現實就是這樣悲傷。

見過很多非獨生子女家庭,最受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是聰明伶俐,但由於從小被捧在手心,幾乎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戲中小兒子電話裡對曾志偉飾演的爸爸說:”錢你不用擔心,我有。把哥哥送回精神病院吧。你腳不好,看喜歡哪家老人院,費用我來。“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這種衝突關係到了《一念無明》就發展成一家四口更復雜的親情扭結。

都是血脈相連撕扯的痛。終於壓力爆煲釀成悲劇,阿東成為家庭問題的代罪羔羊。

這真的是一部很嚴肅又細膩得引人反思的電影。

它的情景是如此真實地發生在你身邊,用影像與故事逼你去反思你在家庭的付出,

反思與家人的關係,反思怎麼照顧別人,反思被人照顧等等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開始,我覺得《一念無明》和《海邊的曼徹斯特》有點像。

直到看到後半段,發現還是不同的。

這種不同往淺薄了說,就是連取景、鏡頭的明暗都不一樣,前者取景海邊小城,畫面開闊,鏡頭裡有冬日的明亮感,還是比較有顏值的。

而這部《一念無明》取景在嘈嘈雜雜、破敗蕭索的香港貧民地區,場景格局小,用光偏暗。

再看一遍真的會很難受。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母親精神失常,腿腳不便全靠阿東一個人照顧,他照顧的很好,很盡力,甚至辭掉工作,和女朋友翻臉。

但那個母親又永遠都在緬懷、憤懣,對眼前的這個兒子完全看不上,常常對他極盡辱罵之能事。

我們看到,苦難的第一個循環,由父親的缺失傳到了母親身上。

而第二個循環,則是滿心不忿的母親把悲劇傳到了兒子身上。

電影開始的時間節點在阿東因躁鬱症住院一年之後。

一個重新迴歸、什麼都不懂的笨拙的父親,

一個百孔千瘡、抵達過人生最低谷的兒子,重新組合。

他們面臨的生存環境是:一間十平米的出租屋,和一堆人擠在一個房子裡。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擠在一起的這一堆人都很不幸。尤其是徐師奶,一個被男人拋棄、沒有香港居住證、獨自帶孩子的女人。

父親要學著和討厭自己的兒子相處,兒子要試著重新步入社會。

這個過程必然有太多往事要被重提,太多的痛苦的摩擦,彼此都深感隔膜。

尤其是阿東,無法原諒父親給自己和母親造成的苦難。

苦難的第三次循環——由破碎的兒子傳遞到悔心的父親。

但阿東和父親還是在試著向對方靠近。父親撞傷腳後,阿東說,不要工作了,錢的事不要擔心。

他還試著找工作,企圖還原生活本來的樣子,至少是自己假想的那個樣子。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念無明》由精神病康復者阿東出院重投社會開始,那不是幸福的開端而是另一重苦難。

戲中一場,由曾志偉入院接他,曾志偉在醫院草坪等待,緩緩吐煙,看似有點焦慮,

但焦慮不是太明顯,似是更明顯地對眼前景物感迷惘。

很快,寂靜的環境被女護無情的對白打破,女護責罵曾志偉,。

看的時候,感覺這句對白很無謂,可有可無,或者無會更好,那個處境理應由沉默說話。

但看完電影之後,回想那場戲,發覺女護的對白,也有“無心之得”。

關於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矛盾暗湧,由精神醫院開始泛起,及後演成無休無止的衝突。

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他的好友結婚,他參加婚禮,賓客看他不順,他靜坐一旁,對涼薄無禮的賓客亦看不過眼。

他與父親的相視,是接近陌生者的對望。

在他回憶中,他被母親仇視,他與情人反目。

在現實生活中,他跟鄰居有時也視而不見。

所有人對一個精神病人並且弒母后出獄的害怕和嘲諷。

別人當他是瘋子,他反過來當別人是瘋子。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近年不少港片,都嘗試把香港議題納入故事中,借題發揮,借題抒發。

《一念無明》也不例外,焦點在於人性。

戲中出現在余文樂身邊的陌生人、賓客、家人、情人、鄰居和友人,全部都是香港人。

放大鏡放大的,其實是香港人,忽然之間,戲中所有香港人,好像都是精神病人。

香港就是一所瘋人院、精神病城。病態地拜金,病態地玩手機,病態地冷漠,病態地疏離...

《一念無明》對香港人的描寫,比涼薄更涼的。

單是作為路人甲乙丙的旁觀市民,系又拿著手機拍,又拿著手機拍人拍事的場面,也出現了好幾次。

鏡頭的刻意,跟戲中市民的刻意相映成趣。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黃進的短片《三月六日》已善用簡單而狹窄的場景來講故事,《一念無明》更是突顯港人充滿壓迫感的生存空間。

關係疏離的父子擠在侷促的唐樓板間房,除了碌架床和傢俱雜物,只剩兩步的活動範圍。

俯瞰鏡頭強調了斗室的擠迫,亦透過其中一名租客說出“就是沒空間”。

阿東曾跟女友有過小小的安樂窩,但廁所也要改成“廚房”才放得下洗衣機。

租房天台成了電影裡少有開揚之地。

阿東在天台跟隔壁的小男孩成為了朋友。

在阿東抑鬱的時候,小男孩就隔著板間房的牆給他講自編的小王子故事給他安慰。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電影更亦突顯了人的疏離與孤獨。

父親是中港貨車司機,長時間在車上,要以水樽小便,飯食也是囫圇解決。

腳傷後不能駕車,就獨自躲在狹小的租書店看《尋夢園》小說。

小男孩在天台向著心愛的盆栽重複母親那句“要生性要向上流動”。

悲劇發生前,阿東一直向女友隱瞞自己的財政狀況。

直到到阿東重遇女友,以及她帶阿東上教會,都表現了溝通失效與阿東的孤立,

阿東尋找女友是為了懺悔。但是女友去見阿東則是為了發洩內心的怨恨。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念無明》不只關注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更著眼於整個城市的悲涼現實。

反映的不單是唯利是圖的社會冷漠無情,不單是公眾對病患的歧視與排擠。

不單是住屋、醫療、社會保障與單親中港家庭等各樣問題,

更是年輕一代面對當前香港困境的焦灼與思慮。

上一代留下爛攤子,下一代就要承受苦果。

故事安排父親回頭,接兒子出院,由處處防備到嘗試修補破碎關係。

兩次提到的“不是什麼都可以外判給別人做的”的卻很值得推敲。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對於香港如今的社會而言,導演實有弦外之音。

是“自己的家自己救”的醒悟,也是對不同世代開始重新直面問題的良好願望。

電影用上黃衍仁的《逆瞄》與《裝睡的人》為插曲,亦是憑歌寄意,訴說現實的殘酷與反抗的必要。

對於社會加諸精神病患的傷害,以至城市本身的瘋狂。

比起李智良的文集《房間》,電影也許還未挖得夠深,亦不忍心殘酷到底。

然而比起過去觸及精神病患的港產商業片,無疑又跨出了一大步。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我們每一個當下都應該想清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很多人的相處,不是不愛對方,不是不希望對方好,但他們用錯了方法相處,思考的重點錯了,形成了很多傷害不是他們本身希望的。”

我很喜歡導演在採訪中說到的這段話,他揭穿了我們共同的“秘密”——我們都太習慣以“我是為你好”、“我其實是關心你的,但用錯方法”。

《一念無明》希望我們不再逃避,要去面對,要去解決,趁一切還可以回去。

也把精神病院、老人院的絕對妖魔化。

在明知“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情況下,把照顧老人、病人的重擔獨自承擔,而無法顧全自己的人生。

從而讓整個家庭失去未來和陷入困頓,並不是一種值得讚許的英雄行為。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一念無明》另外一點很值得思考的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隔閡、冷漠。

邁耶爾曾經說過:“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恐怖分子,有些拿著炸彈的,有些是拿著意識形態的。”

戲裡關於余文樂在超市吃巧克力的那場戲很觸動人心。

阿東受了現實重重打擊,壓力爆表,跑去超市狂吃巧克力,邊吃邊抽泣,最後坐在地上哭泣。

這種隔著屏幕也感受到的悲傷。

身邊的人居然拿手機拍下來擺上網,鄰居看到了不是上前慰問而是回去讓兒子遠離這個“瘋子”。

這真的諷刺又絕望的真實,處於絕境的人,身邊的人不是前去扶一把,反而是多踩幾腳。

更令人心痛的是,你明明知道這不是戲劇,是每天都發生的現實,而你仍要面對。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想到挪威易卜生的一段話,他說:“每個人對於他所屬的社會都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安藤桃子有一部探討臨終關懷的電影《0.5毫米》

他將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和關懷歸結於提升0.5毫米的高度。

如果每個人都在心靈的維度上高出平均水平0.5毫米,或許很多人倫的悲劇就不會再發生。

而這0.5毫米是普通人與超越凡俗的聖母的差別。

就像我們平常喜歡抱怨的“都是社會的錯”,其實社會多半是沒錯的。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但是慶幸的是,電影的後半段裡,我們看到了許多令人暖心的一幕:

阿東與鄰居小孩之間的一段對話,他們從枯死的植物開始聊起,談到了環境的不適宜...

孩子說:那我們把這裡改變後他們居住,將這裡變更好吧

黃大海在真心的對阿東懺悔:

”我活了大半生,什麼都逃避,避到追不回來。

懂得了後悔已經沒有用。

我六十幾歲了,如果再這樣活下去,我悔恨自己一輩子。

不是什麼都可以交給別人去做。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在電影的最後,黃大海和阿東坐在河邊。

兩人都沒有過多言語,但是氣氛卻平靜溫暖。

雖然最後的結局是父子倆搬出居民樓。

但是對於兩個人來說,一段新的關係慢慢產生。

以前是兒子承擔責任,現在則是父親承擔責任,他們不奢求太多,只求生活能夠歸於平凡。

這是父子情,也是最好的結局。

豆瓣8.2分,拿了3座金像獎,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個弒母的精神病人?

我不是個悟性高的人,無法深究詞中“一念無明”真正的奧義。

那不如記住電影的英文名“Mad World”吧。

在這瘋狂的世界,你我皆嗔癲。

電影需靜下心來觀看,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體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