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在德國,垃圾的分類非常嚴格,有機垃圾(蔬菜果皮)、包裝廢紙、玻璃製品都是要分開丟。如果分錯垃圾,“環境警察”會登門拜訪,準備掏錢罰款吧。在德國小區,樓下每一戶都有一個專門的垃圾桶,你會驚訝於大家怎麼把垃圾桶也上鎖,要是有人陷害怎麼辦?呵呵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在德國,一些機構辦事效率特別低。比如去銀行開戶,大概要一個月,先後收到4封郵件,銀行卡才能啟用。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在德國,最基本的食品價格很便宜,原因是德國政府進行了大量的補貼。這樣做的目的是,必須保證每個人的生存,讓民眾不會為基本的生活用品發愁。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德國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他們現在的生活要的不是更多的收入,而是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在德國,工人回家探親,路費由勞動局支付。假如工人不想兩地分居,要妻子搬過來,全家都搬過來,那麼,行李搬運的費用也由勞動局支付。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德國人很喜歡戶外有氧運動,在大街上經常會見到一家人進行跑步鍛鍊身體,或者一家人騎著自行車在戶外行走,一般孩子的自行車後插著國旗,這樣做是為了安全起見,讓別人注意避讓。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在德國,你會發現交易和交換二手圖書的場所極多,以慕尼黑為例,一到週末,市內和市郊,至少有十來個二手圖書交易市場開門營業,市民可把自家的二手圖書拿來參與交易。每個城鎮的政府部門,每年都會專門組織一兩次大規模的“二手圖書交易會”。許多居民帶著自己的二手書,或來交易,或來淘書,到處人頭湧湧。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在德國柏林街頭,因手機的普及而廢棄的電話亭被改裝成了微型的共享圖書館,人們可以免費拿走一本書,然後放進一自己的二手書。電話亭沒有鎖,也不用掃碼,當然你只拿書不放書也沒人管。聽說中國也有類似的模式,名叫松鼠送書,交易模式是免費贈送,只收郵費。你只領書不送出也沒有人管你,因為隨著物質的豐富,願意送出的會越來越多。

德國生活最深刻的八大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