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將軍扎堆,陳毅都只是團級幹部,這可能是當年最被低估的部隊

元帥將軍扎堆,陳毅都只是團級幹部,這可能是當年最被低估的部隊

(電影《建軍大業》)

第一個考驗通過了,第二個考驗又接踵而至。南征失敗後,朱德率餘部轉戰湘贛邊境。當部隊到達江西安遠縣的天心圩時,散夥的現象日益明顯,就連師團的高級幹部都紛紛離開,自尋出路。陳毅作為老黨員,如果選擇去北京、上海、四川也有出路,可他還是決心留下來帶隊到底:“我們都是共產黨員,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原七十三團參謀長王爾琢也決定留下來帶隊,至此,團以上領導幹部便只剩下了朱、陳、王三人。

兩次大考下來,便再沒有人對陳毅進行質疑了,他在部隊裡真正有了威信。粟裕原來不知道陳毅,也正是從這時候起,他認識了陳毅並對這位上級感到很是敬佩。

當時朱德雖然已經成為隊伍的領袖,但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在幹部幾乎已經走完的情況下,光靠他一個人維持非常困難。陳毅、王爾琢能夠留隊,對朱德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支持。

在陳毅的協助下,朱德對隊伍進行了初步整頓。這次整頓是起義軍餘部轉戰途中的一個轉折點,進行整頓後,陳毅又在行軍途中不斷對幹部戰士做思想工作,部隊的情緒終於有了轉變,開小差的人也減少了。

元帥將軍扎堆,陳毅都只是團級幹部,這可能是當年最被低估的部隊

(電影《建軍大業》)

隨著敵情逐漸緩和,身後沒有了追兵,朱德和陳毅把部隊開到信豐縣城進行休整。信豐有商店、酒樓、當鋪和錢莊,部隊剛一進城,少數人就鑽進酒樓酒館大吃大喝,吃完喝完一抹嘴便走。更有甚者,還有人闖進當鋪搶錢,他們把手榴彈往櫃檯上一放,故意把導火索掏出來:“老闆,稱稱有多重,當幾個錢零花。”

這時由於幹部走的太多,很多單位都存在無人管束、軍紀廢弛的問題。有的幹部雖然看到了,但因為害怕士兵在背後打自己黑槍,也採取了不予過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以致情況幾乎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朱德接到報告後讓陳毅先去進行緊急處理。陳毅當機立斷,讓號兵吹緊急集合號,同時叫傳令兵傳達發生敵情和緊急轉移的命令。部隊集合後,他帶著隊伍一口氣跑出信豐縣城約二十多里,來到一個山坳裡的平地上停下,朱德隨即也飛馬趕到。

陳毅站在山坡上,首先發出整隊口令。朱德應聲站到排頭兵位置,王爾琢跟上,站第二名,其他官兵見狀也全都迅速列隊。接著,朱德、王爾琢出列來到陳毅站立的山坡,三個人經過緊急研究,決定由陳毅宣佈處理決定。

元帥將軍扎堆,陳毅都只是團級幹部,這可能是當年最被低估的部隊

(電影《建軍大業》)

陳毅以當鋪哄搶事件為典型,氣憤地批評了發生在信豐城內的亂象:“這哪裡像革命軍隊,簡直像土匪一樣!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沒有紀律是不能生存的。”

隨後當場查明三個帶頭肇事者,並立即予以槍決。執行完紀律,參加哄搶的士兵都紛紛將搶到的東西交了出來。

朱德完全贊成他的處理決定,說如果他本人違反紀律,大家一樣可以拿他問罪。朱德同時鄭重宣佈,這支部隊今後將由他和陳毅兩人共同領導。

自信豐整頓紀律開始,一直到部隊開至贛粵邊境的大餘,朱德和陳毅對部隊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整頓、整編。原來士兵中一般沒有黨團員,在陳毅的主持下,部隊的黨團員進行了重新登記,一部分黨團員被分配到各個連隊,從而加強了部隊的凝聚力。

除了天心圩整頓、大餘整頓外,後來還有上堡整訓,主要是規定募款和繳獲的物資要全部歸公。這三次整頓被統稱為“贛南三整”,它和時間上相近的“三灣改編”做法類似,在中共建軍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主持“贛南三整”的陳毅也因此成為軍隊政治工作以及井岡山根據地的開拓者之一。

元帥將軍扎堆,陳毅都只是團級幹部,這可能是當年最被低估的部隊

(電影《建軍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