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人均债务12万?负债前行的年轻人如何C位出道?

90后人均债务12万?负债前行的年轻人如何C位出道?

前言:

债务是把双刃剑,既是助你上天堂的天使,也是逼你下地狱的魔鬼,合理、适度、高效的利用债务才能博出更多C位出道的机会。

90后人均债务12万?负债前行的年轻人如何C位出道?

负债前行

最近,年轻人高负债成为网络备受关注的热点。一项调查显示,90后负债额是其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其人均债务超12万。

于是,舆论惊呼“现在的年轻人真敢穷”!

年轻人负债高,除了跟其生长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而塑造的超前消费观有关外,还跟各种线上/线下的消费贷发展繁荣有关,自控力缺乏的年轻人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不规范网贷的圈套(如裸贷/现金贷等,这也是政府打击的重点),并由此身陷“贷款越还越多”(借新债还旧债,更高的利率和债务额)的“自杀式”消费死循环。

如果由此就得出债务毫无是处、年轻人要彻底远离债务的结论,那无异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年轻人负债是正常的,合情合理的负债、适度的加金融杠杆,不仅不会摧毁年轻人,反而能助其技能提升/事业发展/人生幸福/财富增长等一臂之力。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由人一生的收入现金流决定的。

90后人均债务12万?负债前行的年轻人如何C位出道?

青少年是学习成长的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全靠家长的经济资助,是纯粹的负现金流。毕业进入职场后,虽然有了收入,但相对于其消费支出(技能培训/职场花费/恋爱支出/休闲聚会等)仍杯水车薪,还是负现金流状态。等到中青年后,随着职场经验增多、人脉/财富资源积累等,收入会大幅上升,但仍不一定就收支平衡、甚至盈余,因为这个阶段买房置业、结婚生子、家庭教育、赡养父母等花费很多。只有等到中老年后,随着支出锐减(子女教育/赡养父母/职场花费/消费欲望),收支也才逐步平衡、充盈起来。

所以,从一生的长度来说,年轻人负债、中老年偿还是个人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决策,年轻时负债前行,是为了一辈子总体更幸福。

双面债务

这里就要提到债务的双面性:它既是助你增长财富、事业成功、获得幸福的天使,也是逼你债务破产、陷入泥潭、身心俱疲的魔鬼。关键是你得有能力掌控它,而这里就牵涉到合理适度、目的用途的问题了。

负债要有一个度。浅尝辄止不可取,因为效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过犹不及更是错,因为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能力、有失败的风险。这个度因人而异、因年龄段而异、因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而异。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理财知识技巧丰富的人、自控力执行力强的人、在景气上升行业/企业工作的人、工作收入高/预期收入高的人就可以负债高一些,否则债务就要低一些。

中青年时,因为人生时间还来日方长,所以就有更多赚钱的机会,所以要多负债。年轻时因为欲望高,身强体壮有消费的体力和动力(老年人则相反),所以就可以多负债。而到了风烛残年,就要少负债、或尽量不负债,要量当月的入而支出、量资产的多寡而支出。

在经济周期起升回暖时,要多贷款负债,而在经济周期触顶下行时,要少贷款负债。在政府鼓励负债加杠杆时,可适度多负债,在政府减债去杠杆时,要减少负债。

90后人均债务12万?负债前行的年轻人如何C位出道?

债务要多用于投资。现在舆论热议的年轻人债务高,多是因为这些贷款用来消费了、而不是用来投资,且消费支出远超过了自己可承担的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只是提升了个人的人生幸福感体验、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投资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

投资仅仅指用来赚钱么,如买股、买房、创业、做生意、搞实业等?赚钱当然是衡量投资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

有一种消费叫投资性消费。因工作需要买了最新的笔记本/手机等数码产品、为了提升职业形象方面拜见客户/商务谈判等而买了高品质的职业装、做了个大项目后短暂的旅行放松等看似消费,实则是投资。

理解债务的两面性,为我所用、而不是深陷其中才是关键。

90后人均债务12万?负债前行的年轻人如何C位出道?

如何破局?

年轻人如何掌控、利用债务,博出更多C位出道的机会呢?有哪些破局的建议呢?

低息长期的资金。贷款是有利息成本的,在贷款时要多考虑钱用的是否划算、贷款去做某事其收益是否能大于贷款利息,把资金成本的观念牢记在心里。另外,要尽量借长期的钱,一是方便资金长期规划,二是方便筹集低成本的归还资金。

多来投资少消费。上面也说了,要把债务多用来投资,在自己收入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适度的去借债消费、提高生活品质。当然更推崇的是消费性投资——看起来是消费,提高了人生体验,但实际上是一笔投资、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定量分析避主观。在贷款负债时,对其回报要尽力定量分析、少定性分析。这也是负债多用于投资的一个原因,因为投资是否赚钱、赚多少钱、利润高低是可以量化的。而消费呢,多是个人的主观感觉——有人觉得喝杯40元的星巴克幸福、可有人觉得冲杯速溶咖啡就很幸福。只有定量才好评价。

愿我们不为债务所累,理解它、掌握它、利用它,让人生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