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蓋天下,位極人臣,他憑什麼能經四朝不倒而得善終!

“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郭子儀的,他是我國曆代名將中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

​郭子儀,武舉人出身,55歲前,他生活在開元盛世裡,大唐朝立國百年,國泰民安,沒有戰事。他做為一個武官,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沒有唐玄宗當時的昏庸,他應該會安安穩穩的退休,可是歷史並沒有放過他。唐玄宗聽信讒言,斬了自己的大將高仙芝,更是逼得接任的大將哥舒翰投降了安祿山,自己則像喪家犬一樣逃亡蜀地。

功蓋天下,位極人臣,他憑什麼能經四朝不倒而得善終!

在唐玄宗逼迫哥舒翰主動出擊而不是固守的時候,他還算做了一件幸運的事,就是火速提拔了郭子儀,讓他領兵出擊。當時郭子儀並不出名,唐玄宗這也算是病急亂投醫了。郭子儀知道南下勤王,自己兵少不一定能正面戰勝安祿山,面對自己的第一戰,他憑藉自己天生的嗅覺和軍事才能,開闢了第二戰場,直接切斷了安祿山的退路。本來照此下去安祿山必敗無疑,他無法佔領哥舒翰堅守的潼關,後路又被郭子儀堵住了,安史之亂到這也就要結束了。可是,我們可愛的唐玄宗又幫了安祿山,非要哥舒翰出關攻擊安祿山。哥舒翰沒辦法啊,不出兵就要被唐玄宗砍了腦袋,出兵還有可能戰勝敵人活命。這下好了,哥舒翰兵敗之下,一怒投降了安祿山,潼關失守,唐玄宗狼狽而逃,大好局面被老唐玩壞了。本來要哭的安祿山又笑了,他順利的進入長安。

功蓋天下,位極人臣,他憑什麼能經四朝不倒而得善終!

安史之亂長達8年,最終郭子儀戰勝了部分叛軍,奪回了長安和洛陽,再塑了大唐帝國。天大的功勞也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郭子儀是聰明的,面對唐肅宗,一點也不提還在蜀地的唐玄宗,只是對唐肅宗表忠心,才沒有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公元758年,唐肅宗調動全國兵馬,準備徹底解決叛軍。但是他不放心把所有的軍隊都交給郭子儀,沒辦法,只好不設主帥,找了個太監魚朝恩總覽全局,行使主帥的權力。郭子儀也無所謂,他快60歲的人,早就看開了,只管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可惜唐軍缺乏統一指揮,又有天災,一場到手的勝利飛走了,這給了極度羨慕記恨郭子儀的魚朝恩一個機會,憑什麼你位極人臣,而我就是個太監。他向唐肅宗告狀,說郭子儀作戰不力,讓叛軍跑了。唐肅宗也很上道,立刻就免了郭子儀的職務,把他軟禁在長安,這是除了個心腹大患啊。而郭子儀心態老好了,該吃吃、該睡睡,一點都不覺得委屈。

功蓋天下,位極人臣,他憑什麼能經四朝不倒而得善終!

公元762年,唐代宗繼位,閒置了幾年的郭子儀被重新啟用,當了修宮殿的技術人員,喜滋滋的上任了,心態是真的好。但他手下有個大將卻不滿自己的待遇,就投了外族,糾結了兩支外族10萬軍隊,發兵攻打唐朝,一直打到離長安只有200里路。嚇的唐代宗趕緊把郭子儀請了出來,給了他一萬兵馬讓他帶兵退敵。郭子儀心裡明白不去,就是給想害他的人有了藉口,所以二話不說,騎馬出征了。其中一支外族是當年和郭子儀並肩作戰過的,他們只敬佩郭子儀而不認唐皇帝,郭子儀孤身前往,化干戈為玉帛。另一支外族一看,這還打個毛,趕緊跑吧,郭子儀和他們可沒交情,帶兵追殺,大獲全勝。

功蓋天下,位極人臣,他憑什麼能經四朝不倒而得善終!

回京後,郭子儀立刻向唐代宗辭職。小唐覺得郭子儀人是老了點,但是很厲害啊,又聽話又老實,不能放他走,堅決讓他留在軍隊裡。之後吐蕃來攻,郭子儀帶兵取勝。公元781年,郭子儀去世,他活了85年,歷經四朝,戰功通天,卻罕見的得到了善終,是為古今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