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前兩天,在新世相讀書會看到這麼一篇文章,我個人看了之後覺得很有感觸,也覺得特別有意思。我們都知道,劉同,他是百萬暢銷書的作者,他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等書,曾影響了一代年輕人的成長;他只用了 8 年,從一個職場新人成為光線影業副總裁,就實現職場的螺旋式上升;他還是人氣爆滿的面試官,《職來職往》《你好!面試官》等多檔求職節目的常駐嘉賓。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所以,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劉同在職場上給我們的故事分享,職場上的拿捏,可能我們都會有以下的情況與時期。

一個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對自己的專業不太感興趣,畢業後不知道幹什麼,很迷茫。

一個剛入職場的小白說,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又怕辭了職找不到更好的,很焦慮。

還有一個工作多年的“職場老鳥”說,周圍的人都做起了工作室,自己是否要選擇創業,很困惑。

是的,在這個職場的路上,這正是我們要一步步去經歷與學習的。那麼下面為大家分享在職場打拼了 8 年的劉同,他自己的職場經驗和思考,總結出了一套“職場3232”法則。他將每個職場人從新人菜鳥到取得一定成績的整個過程,劃分成了“關鍵十年”“四個階段”。

你知道有哪幾個階段嗎?你為自己總結過哪些職場法則嗎?而在這裡,職場上的迷茫、困惑和焦慮,劉同都給出了較好的建議。

  • 自我規劃期:十年後,你想要在哪個階段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過一個自我規劃期,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從事什麼行業,以及那個行業當中有什麼樣的人,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一個自己。

個人覺得,有些東西就應提前去規劃好,有事先的準備,我猶記得那個場景,在剛上大一的那會,思政老師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個課題:“同學們,現在老師給每個人都下發一張白紙,你們在下面的任務就是,想想十年後之後,你要做些什麼、達到哪個階段、你將會為這個十年後的目標設立哪些計劃或小目標、你要如何去把喜歡的事在這個時間段慢慢地成為自己的習慣......”你可以堅持下去嗎?如果十年後,你可以成為筆下的自己,你要怎樣規劃自己十年後的成果。等等歷歷在目,那時候的自己還真的是天真得可愛。可是,很感謝那時候的自己,可以知道自己要什麼,做什麼。就好像現在一樣,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做,對什麼感興趣,感動著自己去努力。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當然,那時候也有部分的同學不知道自己的十年後要去做些什麼。

就像現在,很多人工作十來年之後還是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麼,只是哪裡工資高就去做,永遠只是飄著。

而另一部分人,在進入職場之前,就做了前期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兒,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一部分人會成為行業的精英。

我們的生活好像是這樣的,很平衡的去發展,《實習生》這部電影,就講述了年近七十的本曾經是一位精明強幹,事業有成的商人,最終,他還是和大部分老年人一樣開始了平淡的退休生活。本對忙碌而又充實的過去無比懷念,孤獨與內心裡蠢蠢欲動的渴望讓他做出了重回職場的決定,成為了年輕的朱爾斯手下的一名小小員工,他從退休到重新去老年實習生,他每一步的生活、工作不會因為時間的快慢去改變精緻的標準,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天......

  • 適應調整期:如何成為行業裡的“自己人”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喜歡什麼行業之後,就應該開始半隻腳邁進去。

找一份實習的工作,去適應調整,看看自己究竟適合這個行業當中什麼類型的工作,哪個崗位的工作,力爭上游去做好自己能力之內的事、工作範圍的事、工作之外的瞭解。

“劉同,可能我們都不瞭解他的職場故事,但我覺得大家看到會被這個他打動的。一開始,為了積累經驗,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大一劉同就開始在電臺實習,大二拿著電臺實習的簡歷開始去報社實習,到了大三,劉同拿著自己的兩段實習報告,順利應聘上了湖南電視臺的實習生。

每次實習,劉同覺得,來一起實習的人真的很多,可是你問他們為什麼實習,很多人都會回答,為了拿實習報告的。但是對於他來說,不是這樣的,他是真的很想學東西。”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因為,實習是讓他花很長的時間去觀察這個行業的機密。

“當他在總編室實習時,需要給湖南衛視的各個製片人打電話,詢問最近的改版,要不要寫報告,所有節目的獎懲等等。

其實他最初的工作是複印,別人肯定會覺得很無聊,學不到東西。但他每次複印的時候,都是一邊複印,一邊看別人給他的報告。

哪個節目組收視率怎麼樣,又發了多少獎金等等。一瞬間他就把自己當成了臺長,“竊取”所有的機密。

這些都幫助他很好的瞭解了這個行業,行業中有什麼樣的角色,都要做些什麼工作,他們的工資是怎樣的,行業中有什麼規則等等。

很多人認為實習生是極其沒有存在價值的崗位,其實,實習的價值在於觀察這個行業。

不管是從熱飯也好,還是複印也好,你會發現,實習生這個崗位也是個很奇怪的崗位,大家都不把你當回事,所以他會讓你看到更多關於這個行業的機密,因為他覺得你不算什麼。

也恰恰是因為,這兩年的不算什麼,讓劉同知道了,原來這個行業當中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節目是怎樣的,他覺得這個非常的重要。

後來,通過社招,考入湖南電視臺,他問他的面試官為什麼要選他時,面試官當時說了一句話,因為,所有人裡面,只有你一個像是我們自己人。

自己人這三個字非常重要,意味著你的說話、邏輯、談吐都應該像這個行業裡的人,別人才會覺得跟你合作是不生疏而且高效的。”

是的,一個善於去觀察周邊的人,他洞識的東西是與眾不同的,他能看到細微的存在並提供不一樣的答案給你,讓你眼前一亮。

  • 職場煉獄期:初入職場要有竊取別人機會的實力

​“當我們真正工作後會發現,所有問題都開始為難你,老闆很壞,同事很陰險,工資很低,加班很長,你會開始懷疑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但是任何時候你都要告訴自己,是我下定決心的,不管發生任何問題,我都要咬牙堅持下去。

只有你咬牙堅持,三年之後從水面浮起來的時候才會發現,整個世界變得非常不一樣了,包括你自己。

進入職場後,有一個很考驗的事情,總有一些人不怎麼加班,按點上班下班,只有我一個人累得跟狗一樣。

突然有一天我的搭檔跟我說,你看,我們每天只有十條新聞,人家少做一條,你就要幫別人多做一條,你做一條新聞都會遇到一些問題,你每天做得越多也就意味著遇到的問題越多。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當你在你這個崗位上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且把它解決掉,就意味著你有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且你竊取了別人變得更好的機會。

是真的很想在這個行業做下去,幾年之後我想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別人是找到一份工作,輕輕鬆鬆,開開心心拿錢就好了。

我和別人不一樣。

我調整思路之後開始覺得,加班算什麼,反正又死不了。”

事實證明,三年之後,當劉同來北京北漂,他真的成為同齡人中最早當上全國性節目主編的人.

  • 職業上升期:承認不懂和正面剛都是必備秘籍

我個人的價值觀,在劉同說這番話時“當你在這個行業做了幾年之後,你大概知道,我想成為這個行業當中什麼樣的人,誰的生活是我喜歡的,誰是我的老師,我要跟他學習,我希望五年之後,這個行業當中會有我這個人的存在。

在我工作了幾年之後,我就有一種感覺,我不希望我的同事發現我身上的錯誤,我不想承認我自己不知道。”

後來我遇到了一個叫老張的領導,他總是喜歡在下屬面前承認自己的不知道。比方說審片時,他總喜歡問這個藝人是誰哦,你們怎麼聯繫到他的,真的好厲害哦。

總之會問一些很奇怪的問題。但是之後我就感覺到,我好喜歡給他審片,他讓我覺得很有存在感。

跟他熟悉了之後,我就跟他說,你不能顯得你什麼都不懂,別人會從心裡瞧不起你。

可他回答我,我本來就不懂啊,我懂怎麼管你們就好了。

聽到老張的回答後發現,每天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懂,好有魅力啊,一個完美的人,是從他開始承認自己不完美開始的。

後來我就不覺得承認自己的錯誤有什麼不妥的,開始變得輕鬆起來,而不是每天緊繃著。

於是,他學習了老張,他不懂的地方他去承認,他不跟別人較勁,不跟自己較勁,踏踏實實去做。

劉同與觀眾互動解答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成為職場人的這四個階段,你經歷了幾個呢

總的來說,小編覺得每一個人,在他的行業當中,都應該經歷這四個階段,才可以真正的完整的成為一個職場人,我認為一個人應該做到不可取代的價值,用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能力之事外,別忘記“繼續成長”。

我很喜歡劉同,也很喜歡這篇文章,所以分享給大家,如果你也喜歡,請給小編一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