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長大後做像我爸那樣庸俗的人

我的面前有兩條路

“立馬收拾收拾東西,明天滾回學校去,要麼今天就被我打死”。

老爸手上拿著那把陳舊的,帶手把的傘指著我,傘的幾根傘條已經脫落下來,它真的比我妹還親,常伴身側,與它發生肌膚之親,乃是家常便飯,好吧,其實就是我爸揍我的工具。

“爸,都說了這次不是逃學,只是請了幾天的假,老媽不是說你病了嗎,我就待三天,三天就走,我保證”。

看到我爸收起那把破傘,我嚥了一口唾沫,轉身伸著腦袋對我媽說,那把傘怎麼還沒丟掉,我都快20了。

老媽擰著我大腿,“你也知道害臊?還不怪你“前科”太多”。

我的夢想:長大後做像我爸那樣庸俗的人

看著餐桌上精心準備的家常菜,饞的我直流口水,想要嚐到我媽的廚藝,那可是要掏錢的。

爸媽當年是下崗工人,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在我的印象裡,吃到帶有小塊的豬肉片,已經是平日裡最好的一頓,所以我小的時候,曾一度營養不良。

起初他們是路邊小販,每天起早貪黑,飽受風餐露宿,遭受別人的擠兌。他們摸打滾爬了十來年,我才有今日這番的“重量”,強健的身軀。

日子漸轉以後,他們從外邊週轉了些錢,開了一家小飯館,生意很快的火爆起來。

“哎呀,多虧我媽的廚藝啊,要不然我們一家四口指不定在哪喝西北風呢?”

話音剛落,就吃了我爸一記爆慄,“你還敢嫌棄老子,老子東奔西跑,拼命闖蕩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呢”。

這些年,爸媽變了很多,我爸學會了很多廚藝方面的技巧,也會做不少拿手菜。他雖有些文采,但是個十足的粗漢子,那個暴脾氣,怎麼也改不了;我媽學著年輕人在網上購物,哪家折扣哪家優惠我媽都瞭如指掌,就是那個省吃儉用的習慣,依舊沒變。

他們還有一點變了,正在一點點地老去。

我的夢想:長大後做像我爸那樣庸俗的人

雖然飯店的生意不錯,可是做餐飲這行業的人都知道,日日夜夜、操心操肺的,沒那麼輕鬆。

現在他打我,我都不會閃躲,也不知是身體強健了,還是他力氣小了,打在身上一點都不痛。

我從小就不安分,也給他們帶來不少麻煩。四年級的一次語文課,我爬在後面的桌子上睡覺,迷迷糊糊聽到老師叫了我的名字,“韓東東,韓東東,你來回答一下自己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

“哦,反正是不會當老師嘍!我長大後想做像我爸那樣庸俗的人,賺很多很多的錢”。

老師告訴了我爸,結果就是挨我爸的一頓打,用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女主角,那把舊傘,只是當時還沒那麼舊。

“讓你目無師長,我讓你目無師長!我那個年代,先生如同父母,絕對不會也不能逾越那條線的,你倒好”。

我覺得自己委屈,倒不是委屈自己被打,而是被他打的理由給驚到了,難道不是因為我說他庸俗嗎?不是我庸俗揚言要賺很多錢嗎?班級其他同學的夢想可都是科學家、醫生、老師呀?

我爸收起那把傘,瞅著呆若木雞的我說,“瞧你那點出息!怎麼?你爸不庸俗,我能養活你嗎?”。

他曾經也和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一樣,意氣風發,朝氣蓬勃,誰沒有夢想?可能站在舞臺中央的又有幾個人?

歲月已去,夢被平淡的生活磨平,而家成為了他主舞的地方,他的文采,成為我們家生活情趣的調劑品。

看到老爸煮飯,老媽掌勺,他們井然有序地在後廚忙著,幸福不需要多大的房子,彼此都在,那便安好。

從小老爸就對我說,“我也不指望你能有多大出息?只要自己過得好就成”。

我被老爸的豁達深深的折服,越來越崇拜他,也打心眼裡的渴望他老後,能為自己選擇一次。

我的夢想:長大後做像我爸那樣庸俗的人

叔本華說,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可能我天生就是個庸俗的人吧!至少比起我們班某位同學來說。

他從來都是獨來獨往,書本從不離身,拿過很多獎,不喜歡參與班級任何的娛樂活動,他的夢想就是做一名醫學者,成為可以影響醫學界的人物。

而我中學時期,除了學習好一點,整日混在人群之中,與同班同學互相吹著牛皮,幫兄弟們泡妹子,與班級女同學講著葷段子,也逐漸學會了抽菸喝酒。

優秀的人註定要與孤獨為伍,但我的選擇是先臣服於現實。

上了大學,自己的圈子大了,優秀的人自然也多了起來,曾經那些有點自以為是的驕傲,似乎在一些人面前也不過是一個土老鱉。即使如此,我的內心十分的平靜,沒有羨慕與嫉妒,別人的人生,我沒有任何資格去指手畫腳,反之也是一樣。

大學裡我交了個女朋友,她對我說過最多的話不是“honey”,而是“你怎麼那麼俗啊”。因為我會和食堂阿姨因為少加了一份菜而斤斤計較,我會因為撿到10元錢而選擇上交,我會因為成績第一而沾沾自喜,我會因為失去機會而悔恨悲傷。

她說的對,我是一個俗人,但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俗人

我想要一個舒坦的生活,賺著更多的錢帶著父母四處享樂,娶一個媳婦,過著像我父母那樣,簡單幸福的日子,也沒想過要“建功立業”。

那也是我的理想生活狀態。

我現在這樣想著,而我也只想這樣,該在的人都在,有他們,就很安心,也許畢業以後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因為現實或生活的壓力,但沒有關係,只要能賺錢就沒什麼關係,畢竟賺錢過程的本身就沒那麼快樂。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像髮際線男孩“小吳”那樣火了起來,廣告作品應接不暇,我覺得沒什麼可羞恥的,我也從不鄙視,只要不是運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譁眾取寵,那都只不過為了生活而已。

我的夢想:長大後做像我爸那樣庸俗的人

柴米油鹽,就是形容人生百態的最好言語,人生如此,也不過爾爾

活到今天我才發現,想要成為一個庸俗,能夠體驗人生幸福的人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勉強活著的人,活得連狗都不如

因為他們還在仰仗著自己的父母,還在榨取著父母畢生的精力,還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與那些靠著自己雙手勞動換取收入的人相比,活得夠卑微。

也是他們讓我明白了,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卑賤的人格

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成年人,他們連庸俗的資格都沒有。

我不出挑,不是每個人都是聰明能幹、才華橫溢,那所謂靠“努力”就贏來的雞湯,從一開始就是個笑話,因為很多人都聽過無數的道理,依舊過著庸俗的人生,只是沒錢和有錢的區別罷了。

我也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努力方式,我想要自由,一種無束縛的人生。

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退休後開始圓自己的書法夢,前半生的她為了生活,隨波逐流,

後半生的她,做回了自己。

她的一生,半生庸俗,半生孤獨

我的前半生才剛開始,為了理想,為了以後的自由,我甘願庸俗。

而這庸俗的開始,一切就從賺錢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