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李文會,字端友,小岞人。建炎二年進士,拜殿中侍御史,歷中丞籤書、樞密院兼權參知政事,謫江州,復龍圖閣學士,四川制置使。歸鄉人築沙堤迎之。”《惠安縣誌》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小岞原是半島,與淨峰(錢山)隔海相望,來往者均需坐船搭渡。淨峰山前村有座古廟----渡頭宮,宮前有對文筆柱,被渡船用作拋錨的錨樁。宮有聯“渡通岞峽安登岸,頭舉桑田莫問津”。史傳李文會祖居小岞後內,朝政期間,策馬返鄉事親,目睹小岞孤島,狂風惡浪,舟楫險阻。故奏請皇上,准予移山填海,皇上以孝感,賜予硃筆,劈下鳳山半壁,填海七華里,謂之“七里湖”,可架通兩岸之陸。時約為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秋八月,宰相李文會返鄉省親,時府宅(七院)已初具規模,即賦詩曰:“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築沙堤宰相行。我貴我榮君莫羨,二十年前一書生。”感激鄉人築沙堤之艱辛,親題“沙堤傳芳”以勉勵。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清廩生劉文元(字適齡)讖七里湖詩:“曾聞滄海變桑田,七里湖中信有然。自昔秋盈千澗水,從今春到萬家煙。東西往來通車馬,南北紛紜起市廛。共築沙堤迎宰相,亦應遺蹟記前賢。”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劈山填海已成為歷史,鳳山半面妝也成為歷史文化遺產。鳳山得東南一側,長年不生草木,表面呈褐紅色,蘊藏著白善土和獨特的火山岩,如水齧狀,鐵紅鏽斑密佈,俗稱鳳山石,貌似風化石,但浸入水中卻彌久彌堅。此地古民居小築,多用此石砌體。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弘一法師1935年掛錫淨峰寺,曾有書給夏丐尊:“小山之石,玲瓏重疊,如書齋几上所供之珍品,惜在此荒僻之所,無人玩賞也。”給勝進居士信:“……山石玲瓏重疊,世所罕見。”

摘自《南宋宰相李文會誕辰921週年活動紀念冊》鳳山半面妝——◎陳炎興

「史海拾遺」鳳山半面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