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門票“看臉定價”,你怎麼看?

近日,大陸媒體爆出江西10家5A景區對外國人免費,對國人則仍需購票。消息一出,輿論炸開了鍋,公眾紛紛質疑江西有“崇洋媚外”之嫌,抨擊這是對國人的歧視。隨後,江西官方發佈聲明宣稱,報道事實。

按照江西官方的最新說法,景區並非對外國人免門票,而是對持身份證的省外遊客以及落地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一週內的機票(登機牌)持有者實施五折優惠。

這樣做,是為培育昌北機場的國際國內航線人氣,以及繁榮江西旅遊產業。

畢竟,遊客來到景點,就不僅僅是“遊覽”的問題,還會帶動該地餐飲、住宿、交通、購物等產業興盛。

不過,即便江西撇清了“崇洋媚外”的指責,但其景區門票採取“一票兩價”的做法,恐依舊難平物議,因為這種“看臉定價”的做法一直備受質疑。

江西不是中國景區門票“看臉定價”的開創者。

之前,中國很多地方就出想過類似的現象。通常的做法是,本地人的門票會比外地人更加優惠,甚至是免費的。景區所在地給出的解釋大多是,這是給當地居民的一種福利和回饋,畢竟景區建設過程中佔用了當地居民的資源。

另一種做法則是,對外地人給予門票優惠,理由是可以吸引到更多外地遊客,進而帶火本地旅遊產業。

但以上兩種解釋,一直未能讓所有人心理平衡。在很多人看來,這種“看臉定票價”的做法就是赤裸裸的不公和歧視。

無論是1999年中國官方發佈的旅遊門票管理辦法,還是2018年6月出臺的景區門票指導意見,都明確指出“不得區別本地外地遊客以及中外遊客設置兩種門票價格”。

這就是說,中國各地的景區,只要設置為“一票多價”都是欠妥的、違規的。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中國門票亂象就此出現。

這些景區是有特殊的依據嗎?如果有,景區方就應明白地向社會解釋清楚,解答公眾的疑問,而不是繼續拋出老一套的說辭,繼續讓“門票該不該看臉定價”的邊界模糊下去。

是景區所在地的監管部門不力嗎?如果是,監管方就應及時反思,負起責任,補上漏洞。

中國已是世界旅遊大國,但這個“大”不能僅侷限於“旅遊人數多”“海外爆買力”,同樣離不開旅遊市場的“規範”。門票便屬於先要規範的範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