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2000萬被賣,我的青春也像被偷了

11月14日,人人網被賣了。而在我的印象中,我的青春有一部分是屬於當時的校內網的。那裡承載了我的整個大學時光,那樣純粹無憂的記憶封存著,好像回過頭就能看的。

雖然早已預料到節節敗退的人人網,總有這一天,但乍聽到此消息,心裡還有說不出的失落。


人人網2000萬被賣,我的青春也像被偷了


成立於2005年的人人網,迄今已有13年曆史。而她成立之初,恰恰是我大學時光中最美好的一段。

那時候哪裡有什麼智能手機?筆記本?宿舍連個臺式機都是及其罕見的。於是,上校內網,成了週末回家必須舉行的儀式一般。即使是不同班的,同一個學校的,都可以在那裡找到他們的蹤跡。曾經喜歡過的女孩,曾經羨慕過的情侶,都可以一窺一二。

直至畢業後,依然時不時登上去,去看望他們,好像在看望自己的青春。


人人網2000萬被賣,我的青春也像被偷了


然而,不記得什麼時候,校內改了名字,換了頁面,熟悉的好友漸漸的,生活中失去蹤影,校內中也難覓其蹤。充斥著廣告、遊戲,卻少了我們最在意的青春氣息,滿滿的散發著一股商業銅臭的味道。

13年過去,伴隨著她生長的這一批80後,已經將夢想淹沒在人群中,而她也沒能守住那一片淨土。

然而她也曾輝煌過,鼎盛過,2010年底,人人網的註冊用戶已然超1.7億,活躍用戶也曾達到1億。特別是2012年,已經佔據了大學生市場的75%的份額,那一時間,風頭無兩。

這之後,到底是管理者的失策,還是時代的悲哀?從2013年開始,人人網就開始陷入沼澤之中不斷掙扎。尤其是微信興起之後,人人似乎一直在垂死掙扎,卻如杯水車薪。到了2016年,人人的用戶活躍量已跌至3000萬左右。這一數字,儼然是一種歷史性的倒退。

人人封存了我們的青春,人人也錯過了我們的成長。


人人網2000萬被賣,我的青春也像被偷了


在“知乎”有一個問題,問的是“人人網究竟做錯了什麼?”。

用戶王亞暉的回答獲得千人贊同。他為人人總結了四宗罪:

1、 產品團隊質量太差;

2、 運營團隊質量太差;

3、 轉型和定位失敗;

4、 移動化的徹底失敗。

按照這種原因分析,任何產品放到這樣的團隊裡,必然是失敗的結局。

在這個互聯網浪潮中,即使你拼命小跑,也一樣會被淘汰。因為用戶已經疲軟,同質化的團購嘗試、遊戲嘗試、直播嘗試,都只能帶來短期的效益,而留住忠心耿耿的用戶這一件重要的事,卻一直被忽略。

王亞暉還說:“從2012年到2014年,整個人人網幾乎沒做什麼積極的改動。作為用戶最大的感受,就像是整個人人網的技術團隊在這兩年間處於一種癱瘓的狀態中。”

想來對於用戶來說,不是不可以改變,而是要以用戶的需求來做改變,而不是以企業的需求做調整。

人人會消退,就像我們的青春一樣。

而那些我可能認識的人,也終於變成不可能。

人人網2000萬被賣,我的青春也像被偷了

但她還存在我們的記憶中,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微風拂過,依然會想起,在校內我曾喜歡過的他或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