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帶你玩轉大武漢,第三站,知音號


知音號,是現如今武漢市的標誌性景點之一,在整個抖音上,也是非常火爆的網紅景點,那麼,問題來了,知音號為啥如此引人入勝了?

《知音號》是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是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的重點創新文旅項目及武漢市長江主軸文化軸亮點項目。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著名導演、跨界藝術家樊躍共同打造。以知音文化為靈魂,以大漢口長江文化為背景的實景大劇,故事取材於上世紀20-30年代的大武漢。

導演團隊在武漢市兩江四岸核心區打造了一艘具有上世紀風格的蒸汽輪船和一座大漢口碼頭為漂移的劇場,並採取國際頂尖的藝術表達方式和獨創的觀演模式,活現大武漢當年文化。


《知音號》的故事發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觀看的過程,從上船之前就開始了。

這艘復古輪船連接了過去與今天,觀眾從登上碼頭的那一刻起,就走進了一段過往的時光,又開始了一段尋找自己的旅程。

與傳統劇場演出在觀眾席上正襟危坐的體驗不同,觀眾可以在船艙內部自由行動,體驗船內每個角落發生的故事。

這種交互式體驗,是彼此間通過行為藝術獲得感悟和達到真理的一條通道。借一次旅途,抵達的是自己的內心和記憶。這是一座活的博物館,船上每一個角落發生的故事都與觀眾每刻的呼吸與體驗緊密共生。

與劇同名的“知音號”,是長江上第一般以20世紀30年代風格打造的大型主題演藝輪船,分上下三層,長120米、寬22米、高15米,98個艙室,每個場景均按戲劇場景精心打造,船上中央大廳氣勢恢宏,由一層貫通到三樓。

“知音號”超過了目前長江上五星輪船的標準,設計與裝修風格完全仿造上世紀30年代的江上輪船,燈光、桌椅等100多種道具均是仿古造型,營造真實的時代效果和舞美效果,有“移動的博物館”之美稱。

“知音號除了具備演藝劇院功能外,“知音號”演藝船及碼頭將成為武漢最美親水休閒平臺,長江上最具特色的社交新空間,將是長江盛會、知音婚典、親子互動、婚紗攝影、體驗式生活藝術品購物展示、高端沙龍等公共生活的平臺。

4層甲板的城市記憶博物館,將長期展出武漢老物件全球徵集活動徵集而來的老物件、老故事,同時還可以提供藝術、博古、沙龍等文化空間以及咖啡和簡餐,全天候接受市民參觀遊覽。

輪船上提供的咖啡和簡餐也都採用傳統工藝製作,遊客登上“知音號後,將真切體會到百年前的武漢風情,親身體驗一場穿越”大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