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天平的兩端:有房者買買買,沒房者賺賺賺

中國的城市很擁擠,公交地鐵上永遠都是人擠人。但與此同時,中國還有不少鬼城。

摩天高樓、公園、人造湖泊、交通路網一應俱全,卻獨獨少了“人氣兒”。不見有人遷入,施工卻片刻不停。

沒人入住不代表房子沒賣出去。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這樣處於空置狀態的房屋,在中國已經超過了5000萬套。

樓市天平的兩端:有房者買買買,沒房者賺賺賺


一、中國的空城

2013年,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基於29個省、262個縣、1048個社區的抽樣調查形成的《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報告披露了一組數據:中國的住房空置率已經高達22.4%,估計全國約有4900萬套住房處於空置狀態。

除此之外,七成空置房屋集中分佈在經濟較發達的一至三線城市。在人們大量流向一二線城市的時候,人越來越少的三線城市住房空置率最高,達到23.2%。

其中,中國六大城市空置率分別為:重慶25.6%、上海18.5%、成都24.7%、武漢23.5%、天津22.5%、北京19.5%。

按照國際常見的標準,空置率10%以下為較合理區間,房屋供求基本平衡;10%-20%之間為危險區間;超過20%就是嚴重擠壓。

中國的房屋空置率說嚴重點,已經“嚴重擠壓”了,說輕點也是到了“危險區間”。

樓市天平的兩端:有房者買買買,沒房者賺賺賺


二、吃著碗裡的 盯著鍋裡的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中國人歷來對房產有著深深的依戀情結,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大量的空置房?

房屋空置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社會群體和收入階層有不同的住房空置理由,但對住房的投資性購買才是高空置率的關鍵因素。

《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數據顯示,40%的存在住房空置的家庭集中分佈在調查人群收入最高10%群體中,相反地,收入最低的25%家庭,住房空置的家庭比例僅為18.2%。

由於投資渠道匱乏,股市又極不穩定,買房就成了手裡有錢的中國人最好的投資途徑。截至今年三季度,房地產信貸規模達約38萬億元,佔整體信貸規模的28%。從趨勢來看,新增信貸中房地產佔比達約40%,表明資金還在大規模流入房地產。

用自己的錢買自己的房,本無問題。只是買房猶如分羹,身強力壯者胃口也最大,吃著碗裡的,盯著鍋裡的,哪怕已經飽腹,在合適的時機也會果斷下手搶食。


樓市天平的兩端:有房者買買買,沒房者賺賺賺


三、不斷加碼,惡性循環

有房者仍在“買買買”,沒房者還在為首套房子“賺賺賺”。住房空置的背後,逐漸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靠購置房產發家致富者繼續“錢生錢”、購買更多的房產。10年間,購買三套及三套以上房產的家庭比例從2008年的3.2%猛增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25%。

而對更年輕的、身家更單薄的後來者來說,擁有房產的門檻越來越高,漸漸被擠出市場,反映在數據上即首次購房比例銳減。

不過,大家也不必悲觀。

目前國家正在一步步用政策引導市場,增加公住房、公租房。或許只要房價的上漲預期改變,房子的金融屬性降低,總會有美好的明天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