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冬季皮膚幹癢,是潤膚品不夠好?還是洗澡出了錯?

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乾燥,寶寶嬌嫩的肌膚很容易出現乾燥、瘙癢、發紅等問題。有的寶媽會很困惑,我明明堅持給寶寶塗抹潤膚產品了,為什麼寶寶皮膚還是乾乾的。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其實塗抹潤膚品的確可以緩解寶寶肌膚乾燥,但是如果洗澡出“錯”了,往往就會徒勞無功。如果你以為有同樣的困擾,快來看看到底是哪兒做錯了~

寶寶冬季皮膚幹癢,是潤膚品不夠好?還是洗澡出了錯?

要洗澡,但不能過於頻繁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北方有暖氣,南方有空調,冬天洗澡不再是“瑟瑟發抖”的痛苦之事了,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每天給寶寶洗澡,但是洗澡次數過於頻繁,卻會讓寶寶的皮膚越來越乾燥,還可能引發皮膚瘙癢等問題。

通常來說,寶寶每週洗澡的頻率最好控制在2-3次,這樣既不會因為長期不洗澡造成不適,又不會引起皮膚乾燥。

小tips:對於小寶寶來說,在排便更換紙尿褲時,一定要記得用溫水清洗乾淨小屁屁,以免引起紅屁屁。

寶寶冬季皮膚幹癢,是潤膚品不夠好?還是洗澡出了錯?

洗澡時間不能長

寶寶小的時候一般會在盆子裡泡澡,其實小朋友冬天泡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增強抵抗力很有幫助,但是泡的時間太長會讓皮膚變得乾燥,因此寶寶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如果寶寶長溼疹了,時間可以再短一些。

當然寶寶天生愛玩水,可能不會乖乖配合,家長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事先和娃約定好時間,或是用玩具、講故事等對寶寶有吸引力的事物,讓他們主動從水中出來。

寶寶冬季皮膚幹癢,是潤膚品不夠好?還是洗澡出了錯?

室溫、水溫不宜過高

很多媽媽害怕寶寶著涼,往往會把空調溫度打的過高,其實過高的室溫會讓寶寶皮膚水分流失加快,加重皮膚乾燥的程度;而洗澡水溫過高,則會破壞寶寶的皮脂膜,同樣會造成乾燥、脫屑。

一般來說,室溫應該控制在26-28℃,洗澡的水溫在38℃左右,家長可以用自己的手腕去感受水溫,也可以選擇使用水溫計。

寶寶冬季皮膚幹癢,是潤膚品不夠好?還是洗澡出了錯?

沐浴產品很重要

給寶寶洗澡,無論什麼季節,都不建議每次都使用沐浴產品,冬天可一週或半個月使用一次,也不必全身都使用,可以選擇脖頸、腋下等容易出汗和積累汙垢的部位。

在沐浴產品的選擇上,一定不要給寶寶使用含有皂基的沐浴產品,否則就會破壞寶寶的皮膚屏障引發乾燥或瘙癢。寶寶的皮膚適合弱酸性、無香、低敏、溫和的洗浴產品。

寶寶冬季皮膚幹癢,是潤膚品不夠好?還是洗澡出了錯?

護膚品塗抹要及時

冬天洗完澡後,一定要在寶寶皮膚還溼潤時,及時,全身塗抹潤膚品,只有這樣才能把皮膚中的水分鎖住,不然等皮膚幹了再擦,保溼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冬季,全身的新陳代謝開始衰退,皮脂和汗腺分泌減少,肌膚乾燥。冬天的護膚重點是:深!層!滋!潤!所以一定要為寶寶選擇油分含量較高、保溼鎖水效果好、成分天然安全的霜或是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