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養狗,是在四五歲的時候。

在人事記憶都模糊不清的年歲,它從哪裡來,陪伴了我多久,發生過什麼趣事,這些細節都已經被時間侵蝕殆盡了,腦海裡只剩下一條直愣愣的主線——我養過一條狗,後來不知道被誰毒死了。

說起來對這條狗,我是談不上有什麼感情的,那個年紀也不懂這些記不清這些,但腦子裡就是有這麼一行字一件事——我養過一條狗,後來不知道被誰毒死了。

這行字一直麻木地躺在敏感神經觸及不到的記憶角落裡,直到這部電影的出現——《狗十三》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狗十三》海報: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十二歲的李玩與爺爺奶奶同住,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下了個男孩。為了讓李玩接受這個弟弟,李玩的父親為她買了只狗,熱愛物理的李玩將這隻狗取名為“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爺爺買菜時走丟了,李玩陷入了瘋狂的找狗中。

為了安撫李玩,也為了安撫這場風波,家人買來一隻幾乎一模一樣的狗,告訴李玩“愛因斯坦“找回來了,儘管李玩一再爭辯這不是”愛因斯坦“,卻得到全家一致的鎮壓:這就是”愛因斯坦“,你還要胡鬧到什麼時候……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你是個大孩子了,你要懂事”

影片裡有兩個字眼一直被李玩周圍的人掛在嘴邊——懂事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你是個大孩子,該懂事了

……

她大了,懂事了。

大人眼裡,懂事對於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品質,李玩對“愛因斯坦”的執念,就是不懂事,而家裡“想方設法”地哄他,哪怕告訴她,“愛因斯坦”回來了,她還執意爭辯,鬧得家裡不得安寧,就是更大的不懂事。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後媽和父親,一個紅臉,一個黑臉,爺爺奶奶緊鎖眉頭,就連帶自己喝酒泡吧的表姐,這一刻也在長輩的眼色支使之下,說出違心的“這就是愛因斯坦”。

所有的人都在指鹿為馬,所有的人都為了息事寧人掩蓋真相。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除了“懂事”還有一個詞高頻出現:

畜生

家人眼裡,“愛因斯坦”只是條畜生,畜生就不該養在家裡,更不值得為了條畜生折磨自己,折騰家人。他們始終不理解,“愛因斯坦”在李玩心裡的重要性。

為什麼李玩不能接受新“愛因斯坦”,《親愛的》裡,丟了孩子的韓德忠說:““我們堅決不能生二胎,我們失去的孩子是唯一的,他們不可取代。如果再要一個孩子,我們就等於背叛了丟失的那個孩子……”

別說什麼狗不能跟人比,有時候人對人,還不如人對狗,狗對人好。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親愛的》裡重新懷上孩子的母親

李玩深夜不歸,多年不出門的奶奶外出尋找,險些找不到回家的路,為此李玩被父親狠狠訓了一頓。

寧願按著頭讓孩子懂事讓孩子道歉,寧願用另一隻狗指鹿為馬編造謊話,寧願全家人聯手職責,也沒有人願意為弄丟狗道歉,為拿另一隻狗糊弄李玩道歉——好像這些事情從未發生,一切都是從李玩無中生有的胡鬧開始的。

一開始為弄丟狗心有愧疚的爺爺,也“隨大流”加入到對李玩的職責大軍裡,甚至吼得最大聲,罵得最難聽。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畢竟,大人是不會犯錯的,如果認為大人有錯,那就是孩子不懂事——這是很多人從小到大被灌輸的邏輯。

大人犯錯的解決方式就是按著孩子的頭懂事、體諒,讓孩子接受“我們都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了就知道我們是為誰好”,一旦去揭開事實,讓大人難堪,讓大人的權威和顏面受到挑戰,就會被道德綁架為“不懂事”

你要體諒你的父母,你要體諒你的爺爺奶奶,哪怕沒有人體諒你,沒有人理解你,因為你要懂事。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打是親罵是愛”的觀念一直都在

為了讓李玩接受有一個弟弟的現實,父親特意帶李玩去博物館看展覽,卻發現看岔了日期。

等展覽日期到了,李玩也接受了新的家庭關係,卻被父親拉到了應酬飯局上。

這種飯局在我的童年裡簡直太多太噁心,就像噩夢一樣揮之不去。

金星曾說,中國人的酒文化,已經被糟蹋爛了,以前認喝完酒幹什麼?賦詩一首。現在人喝完幹什麼?開始吹牛。

煙霧繚繞,酒香瀰漫間,談論的是看破酒色財氣,交到朋友最重要,資歷輩分稍長的則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人生真諦,宇宙萬象,嚐盡奉承。

李玩說要去看天文展覽,被酒桌上的大人嘲諷道:人的事還沒弄明白,還要往天上看。

被問到在看什麼書,李玩說《時間簡史》,那位備受敬重、滿嘴孔孟的智者長輩說,那是娃們看的書。

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那些酒過三巡的大人可能睡一覺就忘記自己頭一天說過的話,也根本不會想到這些話,對一個孩子心裡的刺痛有多深。

李玩終究沒能看成天文展覽,哪怕從酒桌上跑出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展覽館的燈光熄滅。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李玩平時不和爸爸住,雖然法理上,是判給了爸爸撫養。

2個小時的電影,李玩的爸爸也只在訓斥和酒桌上出現過,而在酒桌上,李玩的爸爸讓李玩給叔叔伯伯們敬酒,給李玩倒的是牛奶——李玩從小一喝牛奶就吐

你可以不知道孩子多喜歡一條狗,但你要知道孩子喝牛奶會吐,吃桃子過敏。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父親:你什麼時候不喝牛奶的?

李玩看《時間簡史》被嘲諷,李玩的弟弟背《三字經》引來全場掌聲;

弟弟的生日宴上,所有人都圍著弟弟又親又抱,李玩一個人坐在角落裡落寞;

弟弟在家拿晾衣架打鬧,磕破了奶奶的頭,非但沒被責罰,反而被全家哄著護著——他還是個娃,娃能懂啥?

那一刻,李玩自己也成了“愛因斯坦”。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大人的錯要小孩擔,人的錯要畜生擔。

活在寵溺裡的弟弟打完奶奶沒得到教訓,又去打狗,被“愛因斯坦”狠狠咬了一口,全家人對“愛因斯坦”的不滿在這一刻傾瀉而出,怨恨,咒罵,恨不得先殺之而後快。李玩拎著給新“愛因斯坦”買的豬肝——那是原先的“愛因斯坦”才享有的待遇——還沒進家門,便得到了要把愛因斯坦送到狗肉館去的消息。

那些咒罵的話,罵的彷彿不僅是狗,也在罵李玩,非要搞只狗到家裡來。

好不容易接受了新“愛因斯坦”的李玩,怎麼懇求,也沒能攔住“愛因斯坦”被送走。

於是,就像原先的“愛因斯坦”跑丟時一樣,李玩瘋狂地去狗肉館找,一無所獲。

得和失的輪迴,double kill。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電影裡,李玩爸爸唯一一次對李玩有過好臉,是李玩拿了物理競賽第一名之後。

原來子女在家長眼裡,就像上級對下屬,如何評判,只看KPI,孩子的KPI就是成績。

你的頑強執著,你的陽光笑容,你的溫柔善良,都不及一次成績優秀,能讓家長在酒桌上長臉。

KPI不達標,什麼詩和遠方,愛和理想,都是頑劣,胡鬧,不懂事。

表姐李堂成績優秀,是家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實際上,表姐早戀泡吧,喝酒蹦迪,甚至在視頻時,扒開衣服給男友看。

牆上海報裡的艾薇兒,陪著很多九零後在中學時代叛逆過,曾有人假託艾薇兒之名,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抽菸,喝酒,紋身,泡夜店,但我知道我是個好女孩

懂不懂事,是不是好女孩,有相對的標準,卻沒有截然的界限,為什麼有人質疑艾薇兒不是好女孩,可能就是有太多像李玩父親那樣,把一切判斷標準交給KPI的人。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難得的好臉,父親想滿足李玩一個要求。李玩說想知道“愛因斯坦”去哪了,原來“愛因斯坦”沒有被送到狗肉館,而是被送到了流浪狗收容中心,只不過結局都是一樣。

回到車上,父親說,咱們再買一隻,一樣的。

依舊那麼雲淡風輕,彷彿動動手指,什麼事情都能撫平,像沒發生過一樣。

不就是條狗,不就是場展覽,不就是……嗎?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大不了,再給你買一隻。

這種無關痛癢的彌補,真的不是個幼稚的笑話嗎?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李玩成績好了,競賽得獎了,出息了,能在酒桌上滿足父親的虛榮心了,能在酒桌上面不改色地嚥下那塊狗肉了,也終於聽到了父親那句:長大了,懂事了。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後來有一天,李玩在路上碰到了真正的”愛因斯坦“,表姐讓她叫叫”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肯定會回應的,可是李玩跟狗主人道了個歉,轉身就離開。

李玩說:“我剛剛真的好害怕愛因斯坦認出我,然後朝我撲過來”,然後自己一個人在巷子裡哭成狗,巷子的牆上,當初的尋狗啟示,在風裡殘缺不堪。

“愛因斯坦”丟的時候,李玩大吼道:“你們以為我要的真的就是一條狗嗎?”

狗能找回來,心裡的東西被輕視被踐踏,是彌補不了的。

李玩拒絕了父親再買一隻狗的補償,也沒有和“愛因斯坦”相認,在她心裡,“愛因斯坦”丟了,死了,找不回來了。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作為狗的“愛因斯坦”的故事結束了,作為人的“愛因斯坦”的故事還在繼續。

新“愛因斯坦”——弟弟,也不愛喝牛奶,不愛滑冰,在滑冰場,哭著,鬧著,而大人在觀眾席上拍手叫好。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從李玩,到李玩的弟弟,周圍的家人愛他們嗎?愛啊。

爺爺會為李玩買愛吃的螃蟹,奶奶在李玩夜不歸宿的時候一個人出去找,周圍的人都愛她,可是唯獨沒有人願意跟她溝通,願意去理解她,就像治水的鯀,想的是怎麼堵住嘴,把這件事壓下去,從沒有人看到這件事真正的癥結在哪裡,該怎麼疏通。

愛是沒有錯的,錯的是粗暴、獨裁、強權、盲目、自以為是,錯的是一味要求孩子長大,懂事,懂事太難,代價太大,變得懂事,那道破繭的傷疤,太過血腥。

我很羨慕那些看完電影毫無感觸的人,他們要麼忘記了變懂事的疼痛,要麼從未被要求過懂事。

小時候我有一屋子玩具,每次家裡來客人帶著小孩,都會被明明白白地安排到我房間裡,時不時要帶走幾件,或者摔壞幾件。

我也抗爭過,把門鎖起來,把玩具藏起來,可是父母總說,你要懂事,人家比你小,又是客人……

被家長權威壓抑的家,就像李玩房間的鐵窗一樣,囚禁起來,改造著李玩的思想和意志,而外面的世界,也沒自由乾淨到那裡去——樓上時時傳來的鳥叫聲,不過是一個精神病人的學舌。

樓上的精神病人被五花大綁送進了精神病院,《鳥人》裡幻想成為一隻鳥的伯迪從陽臺上像鳥一樣飛了下去。

《狗十三》:我懂事了,你們滿意了吧?

這個世界對“懂事”的標準太過刻板,而對“不懂事”的容忍度幾乎為零,在鐵窗裡不學著懂事,走出家門早晚也會被逼著懂事的。

《武林外傳》裡,面對“變成熟變穩重”的郭芙蓉,郭薔薇說那是“畏首畏尾,膽小怕事”,是“把一匹狼馴成了一隻狗,又聽話又能看家”;白展堂也說,在同福客棧的幾個月,對郭芙蓉來說又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雖然知道了民間疾苦,但是勇氣和衝勁,卻漸漸被磨沒了。


從父母家人,到學校的老師,再到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所有人都在說:你要懂事,你這麼做就是不懂事,二十幾歲的人了還這麼不懂事……

於是那些不懂事的小孩變得越來越沉默,

越來越妥協,

越來越委曲求全。

你們看,現在我懂事了,你們也該滿意了吧?

這狗13的世界。

星空與酒,2018,12,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